暮春的横店之夜,杀青宴的热闹声透过雕花窗棂,在廊下投下斑驳的人影。苏明远靠在朱漆廊柱上,手中的酒杯里还剩半盏杨梅酒,酒液映着天边的新月,像极了古代文人笔下的 “浮光跃金”。他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宴席,忽然觉得那些觥筹交错的场景,与庆朝状元府的谢恩宴并无不同,只是少了些诗词唱和,多了些手机的闪光。
“苏先生,再来一杯!” 饰演将军的老周端着酒杯走来,满脸红光,“谢谢你这几个月教我们礼仪,我家闺女现在都能背《三字经》了!”
“不敢当。” 苏明远强撑着起身,却因醉酒脚下一个踉跄,宽大的衣袖扫过石桌上的酒杯,“啪嗒” 一声,酒杯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的酒液在月光下像撒了一把碎金。
众人哄笑起来,林婉儿连忙从人群中挤过来,扶住他的胳膊:“明远,你喝太多了。” 她闻到他身上混着杨梅酒与墨香的气息,想起他平日在片场教大家读《史记》的模样,不禁有些心疼。
“没醉!” 苏明远倔强地挺直腰板,却看见眼前的人影都变成了双粉。他望着天边的新月,忽然想起屈原在《离骚》中写的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起初只是轻声吟诵,却越唱越高,楚辞特有的 “兮” 字拖腔在夜空中回荡,像一支古老的歌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抬手甩袖,却因用力过猛差点摔倒,衣摆扫过石桌上的茶壶,壶盖 “当啷” 落地,惊起一只沉睡的猫儿。
“苏明远这是要开个人演唱会啊!” 制片人笑着举起手机录像,镜头里苏明远醉眼朦胧,却依然站得笔直,像棵在风雨中摇曳却不倒的竹。
“当年屈原行吟泽畔,抱石沉江,乃为‘虽九死其犹未悔’;” 苏明远忽然握住林婉儿的手,眼中泛起泪光,“今吾虽困于现代,却能以歌声传古韵,此心亦如屈原 ——” 他忽然打了个酒嗝,脸上泛起红晕,“咳咳,不说了,再说该背《天问》了。”
林婉儿被他握得生疼,却没有抽回手。她看着他眼中的执着与迷茫,想起他曾说过 “现代人的热闹里,总少了些古人的真诚”,心中忽然有些酸涩。“好,我们不说《天问》,” 她轻声道,“你先坐下休息会儿,好不好?”
“姑娘可知,” 苏明远忽然松开手,对着月亮作了个揖,“屈子投江前,曾与渔父问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他的声音渐渐低沉,“如今吾亦如屈子,独醒于这热闹人间。”
不知何时,宴席上的众人都围了过来,连一向严肃的导演都掏出手机录像。苏明远望着眼前模糊的面孔,忽然想起在古代时,他给寒门学子讲课,学生们也是这样专注地望着他。“愿与诸君共守,这千年文脉。” 他忽然对着镜头认真作揖,宽大的衣袖垂到地面,像展开一幅古老的画卷。
次日清晨,# 苏明远 醉酒 离骚# 果然登上热搜。视频里,他背诵《离骚》时字正腔圆,作揖时庄重肃穆,最后那句 “共守千年文脉” 被网友截成表情包,配文 “别人醉酒发疯,他醉酒上课,不愧是状元郎”。
经纪人李芳看着热搜,又好气又好笑:“下次得给你准备个醒酒茶,不然哪天把《汉书》背出来,还不得把网友累坏?”
苏明远揉着太阳穴,看着手机里的视频,耳尖微微发烫:“吾昨日…… 没出丑吧?”
“何止没出丑,” 林婉儿的消息适时弹来,附带一张截图,“你现在是‘最有文化醉酒艺人’榜首,连故宫都转发你的视频,说‘屈子遗风,今夕得见’。”
他望着窗外的晨光,忽然轻笑出声。原来即便是在这钢筋水泥的现代,依然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听一听千年前的诗吟。或许正如屈原在《离骚》中写的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有些东西,是时光也无法磨灭的。
杀青宴的余韵还在发酵,苏明远却已经开始筹备下一个项目。他摸着腰间的玉佩,想起林婉儿在视频下的评论:“你背《离骚》的样子,像极了我心中的‘千古风流’。”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注解 —— 所谓千古风流,从来不是浮于表面的热闹,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坚持与传承。
当夜幕再次降临时,苏明远站在片场的古戏台上,望着满天星斗。他轻轻吟诵起《离骚》的末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声音里少了几分醉意,多了几分坚定。他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听,他就会一直吟诵下去,让这跨越千年的文脉,在现代的星空下,继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