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百姓面临着要被冻死的危机,但是城里的贵族们,还有大把的钱来买些胭脂水粉这类没什么大用的东西。
古落越想越气,最后冷笑道,“看来以后得生意,都要走‘高端’路线了。”
宝玉和丫鬟们这些日子在古落这里听过不少词,也都是能理解她的意思,只是不清楚,这和她前面说的那句话有什么关联。
古落自己气了会,也知道生气没用,更重要的是,哪怕外面尸横遍野,她也做不到太多的事情,更不用说现在她脱离不了贾府,行动也要受贾府所限。
她蹙眉想了会,朝廷肯定是会救灾的,她虽不是很了解古代救灾的流程,但是现代日本美国等这些“资本主义封建社会”了解一些的,定是各方势力朝堂上在扯皮。
不过毕竟是天子脚下,新帝也是个有些魄力的,很快便会开启救灾模式,国库有没有银子她不清楚,不过,但凡少银子,她们这些大家贵族都免不得要出些钱出些力的。
更不要说后宫的妃嫔和各家的诰命,多多少少都信神拜佛的,大部分也乐意拿点小钱出来做个好事,为自己积德。
大的事情她做不到,那就只能在这方面尽量出些力了。
“你且先回去吧,对了,你去找一下你林妹妹,让她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且能驱寒的药来。”古落打起精神对宝玉道,说到这,她又想了想道,“还有冻疮药之类的,要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不用特别好,最重要的是便宜。”
宝玉问道,“弄这些做什么?”
古落叹了口气,“你且先去让颦儿准备吧,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宝玉心里隐隐有答案,只是不能确定,答应一声,便披了斗篷去找黛玉说话。
古落皱眉想了会,对彩霞道,“你去凤丫头那,把咱们府里的账本拿过来我看看。”
又转头对金钏儿道,“咱们房里的银子,你去数一数,看看能拿出多少现银来。”
最后对玉钏儿道,“你去找一下郑华家的,让她去铺子里一趟,能用的现银,让她们留了成本,剩下的都给我送过来,然后再让郑家人去城外看一看,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虽说古落可以让自家府里的下人去城外看看,但是对于府里的下人,她是不太敢信的。
倒不是说不说实话的问题,而是他们很大概率是站在一个高位俯看那些灾民,最后传回来的话,不一定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程家毕竟就是灾民,也许会夸大灾情,但是她宁愿要被夸大的灾情。
几个一等丫鬟相互对视了一眼,不太明白古落这是什么意思,但是见古落面色凝重,也不敢多问,各自去做事情了。
外面的雪还在下着,古落摸摸身下的热炕,闭上了眼睛叹了口气,这个年看来是过不好了。
凤姐听到古落要府里的账本,心里一惊,笑着问彩霞道,“太太怎么突然要账本,我这里还没整理好呢,等过几日整理好了,再给太太送过去可好?”
彩霞知道这才古落是真的想要这账本,忙道,“二奶奶,太太这次要的急,您且先别管有没有整理好,先送过去的好。”
凤姐有些无奈地道,“咱们府里的账本也不是一两本,且多着呢,都拿过去太太也看不完,不如就问问我,太太想要那些账,我挑了送过去。”
彩霞迟疑了一下,道,“我也不瞒着二奶奶,我看太太想知道的,大概是咱们府里能用的现银有多少。”
凤姐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了一下,立刻又笑盈盈地道,“这可以随意用的现银,总是有几千两的,只是年关将近,要买的东西也多,真的能用的,倒是不多的。”
彩霞道,“二奶奶给个确切的数字,我也好回去给太太回话。”
凤姐犹豫再三,最后下定决心般道,“挤一挤的话,能拿出一千两的银子吧。”
彩霞应了声,便急匆匆地赶了回去。
平儿见彩霞走了,这才凑过来,有些担心地道,“太太怎么突然问这些?咱们那利钱银子,还有些没有收回来呢,要是一对账,可是对不上的。咱们放贷的事情,可是要瞒不住了。”
凤姐皱眉,“老太太和太太心里大概是知道我在做什么的,只是赚了钱她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但是她们想要用钱,咱们拿不出来,便是咱们得过错了。
平儿,你和彩霞她们熟,一会去找她们问问,看看太太到底是要做什么,咱们总是要心里有些数的。”
平儿答应了一声,将手里的事情处理好,拿了几样刚得的花样子,便冒雪去了古落院子里。
古落此时已经将自己能用的现银都算了算,也不过两千五百两的银子,其中能自己完全支配的,也不过一千五百两,至于府里的那一千两,还得和贾母等人商量后才能决定能不能用。
她坐在炕上,拿着笔仔细思索救灾应该要用到哪些物资。
“柴米油盐酱醋茶。”她喃喃着,写下这几个字,“还有衣食住行。”
房子就先不考虑了,她再大的脸也不敢直接盖房子,万一被皇帝以为贾府很富,当成冤大头了可不好办。
这些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柴了,能生火取暖,也能做饭烧热水,但是最难得到的,也就是柴了。
到了冬天,上哪去砍柴啊,虽说现在煤炭也已经在社会上流通了,但是煤炭相对于柴来说还是偏贵的,而且现在无论是采集还是脱硫等工业技术还是比较落后一些的,大批量的买然后发给灾民不是特别的现实。
那想要保暖,就是从衣食上考虑。
古落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写了下来,但是就一个贾府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她放下笔,看着自己写的计划,心里想着。
到时候先看看其他府里怎么做的,要是都敷衍了事,那么自己就得想个法子,让其他府里都被迫认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