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炽热的阳光早早穿透薄雾,给青河乡镀上了一层金色。然而,这份朝气并没能驱散王晓东心头的阴霾。自特色农业项目步入正轨,他便将目光投向了全乡基础设施建设,而首当其冲的,便是修路。青河乡的道路状况极差,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运输,也阻碍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王晓东深知,要想实现青河乡的长远发展,改善交通是关键。
在乡政府会议上,王晓东正式提出修路计划。他站在投影仪前,指着规划图,语气坚定:“各位,目前青河乡的道路坑洼不平,每逢雨季,车辆难以通行,农产品无法及时运出,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收入。修路不仅能解决交通难题,还能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带动全乡经济发展。”
话音刚落,张大山便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王乡长,修路可不是小事,得花大笔资金。咱们青河乡财政本就紧张,拿什么修路?再说,就算有钱,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万一出了岔子,谁来负责?”其他几位副乡长也随声附和,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王晓东早料到会遭遇反对,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份报告:“张副乡长,我已经对修路所需资金进行了详细核算,并向上级申请了专项扶持资金。同时,我联系了几家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他们愿意以合理的价格承接工程。至于施工管理,我会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尽管王晓东准备充分,但张大山仍不死心。散会后,他私下找到王晓东,皮笑肉不笑地说:“王乡长,你年轻有冲劲,我理解。可有些事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青河乡的水很深,你别因为一时冲动,坏了自己的前程。”王晓东听出张大山话里有话,却不为所动:“张副乡长,我来青河乡就是为了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修路是民心所向,我绝不会退缩。”
修路工程很快启动。然而,开工不久,便麻烦不断。先是部分村民以土地被占用为由,阻挠施工。王晓东得知后,立刻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承诺给予合理补偿,并为他们规划了新的增收途径。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逐渐理解并支持修路计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施工队在修路过程中,遭遇了当地乡霸刘三的骚扰。刘三纠集一群混混,以施工影响其生意为由,多次到工地闹事,甚至打伤了几名工人。工地被迫停工,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王晓东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当即决定去找刘三理论。李丽玔担心他的安危,劝道:“晓东,刘三是出了名的混混,心狠手辣,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要不报警吧?”王晓东摇摇头:“报警只能解决一时问题,要想彻底解决修路难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我去会会他,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王晓东独自一人来到刘三的地盘。刘三见到王晓东,先是一愣,随即露出狰狞的笑容:“王乡长,你胆子不小啊,竟敢一个人来找我。”王晓东毫不畏惧,直视刘三的眼睛:“刘三,你多次阻挠修路,打伤工人,这是违法犯罪行为。我劝你立刻停止,否则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刘三不以为然,冷笑道:“王乡长,别拿法律吓唬我。在青河乡,我刘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们修路占了我的地盘,影响了我的生意,总得给我个说法吧。”王晓东心中明白,刘三是想趁机敲诈勒索。他镇定自若地说:“刘三,修路是为了青河乡的发展,也是为了大家的利益。如果你有合理诉求,可以提出来,但要是一味胡搅蛮缠,我绝不会姑息。”
经过一番交锋,刘三见王晓东软硬不吃,态度有所松动。他提出,希望能参与修路工程,从中分一杯羹。王晓东思考片刻后,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前提是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刘三见王晓东给出了台阶,便顺势答应不再闹事。
解决了刘三的问题,修路工程得以继续推进。然而,张大山却并未善罢甘休。他暗中勾结一些心怀不满的村民,四处散布谣言,说王晓东与刘三勾结,从中谋取私利。这些谣言很快在青河乡传开,引起了村民们的质疑和不满。
李丽玔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她利用自己在宣传部的工作优势,深入青河乡调查真相,并通过媒体发布了一篇详细报道,澄清了谣言,还原了事实真相。在李丽玔的努力下,村民们对王晓东的误解逐渐消除,修路工程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随着工程的顺利进行,青河乡的道路逐渐焕然一新。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取代了昔日坑洼不平的土路,农产品能够及时运出,游客也纷至沓来。看到青河乡的变化,村民们对王晓东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怀疑到如今的认可和拥护。
然而,就在王晓东为修路工程的成功感到欣慰时,林雅县长突然来到青河乡视察。在听取了王晓东的工作汇报后,林雅对他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晓东,修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你要继续发挥才能,推动青河乡的全面发展。记住,组织上对你寄予厚望,可不要让大家失望。”
面对林雅的期望,王晓东深感责任重大。他知道,自己在青河乡的改革之路还很长,未来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而此时,李丽玔在县城的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她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重用。尽管两人聚少离多,但他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
就在青河乡逐渐走上正轨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平静。暴雨引发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给青河乡的基础设施带来了严重破坏,刚刚修好的道路也多处受损。王晓东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组织抢险救灾。而李丽玔则在县城策划救灾宣传,为青河乡争取更多的支持和援助。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王晓东和李丽玔再次携手,共同应对挑战。他们的爱情,在这场改革与救灾的浪潮中,愈发坚不可摧。而王晓东在权力与理想的道路上,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