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带着益州府衙官员衙役们今天出席了第一届的益州养猪大赛。
来的人很多,此时还是个文娱缺乏的时代,此时益州的百姓们对于由益州养猪大赛无疑充满了兴趣。
贫苦百姓只当是好玩了,不忙的话,无论如何也抽出时间来。
养猪好啊,既可以得到此肥料,嗯,此时已经有了肥料的概念,百姓们强调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
此时益州城郊,李恪立于高台。
“益州的父老乡亲,今日这养猪大赛,比的不仅比是谁家猪崽膘肥体壮,而是比谁能让猪粪变黄金,让田土生金粟!”
人群当中有人笑出声来了,但也是一脸热忱看着如山的发酵肥桶。
有些人却是点点头,刺史说的没错,毕竟这些庄稼都是他们看着的。
这些人主要是那些种粟米的人,
“诸位可知,一头猪每日所排粪尿,可抵十斤粟米?
昔日你们嫌猪圈臭气熏天,只知掩鼻而逃;今日我李恪偏要教你们——以臭为香,化污为宝!”
台下聚集数百上千名农户与参赛猪;猪舍旁堆满发酵肥桶,空气中飘散酒曲与草木清香。李恪手持竹制扩音筒,声若洪钟:
李恪要的就是推动这一理念在益州的普及。
台下哗然,李恪命侍从掀开肥桶,舀出发酵后的暗褐色液体,泼洒于中。试验田稻穗沉甸甸低垂,与邻田稀疏稻苗对比鲜明。
“此物名‘酒曲速酵尿肥’,乃本王与益州老农同试三月所得。
制法极简:只须一收万户尿,二拌枯叶糠,三撒酒曲封坛三日,开坛兑水灌田,肥力胜粪十倍!
李恪举起陶罐,酒曲气味随风散开
“养猪大赛本王另有一约——
凡参赛者,须立誓将猪粪尿尽数交予官办肥坊,违者罚没猪群!
为何?因这猪尿肥田,田丰则猪食足;猪食足则粪尿多,粪尿多则田更丰——此乃生生不息的益州‘肥环’大计!”
人群沸腾,有老农高呼:“殿下,这尿肥当真不烧苗?”
李恪大笑,掷陶罐于地,碎片飞溅:“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本王已命人在城南辟出千亩‘尿肥官田’,稻种同播,水渠同灌,独肥不同。
秋收时,若尿肥田亩产不足寻常田一倍,本王自掏俸禄补足差额!
若是我胜,尔等需广传此法,叫天下人知我益州猪非俗畜,乃是‘踏云屙金’的神兽!
欢呼声中,李恪最后扬了扬了袖,作指天状:
“养猪大赛夺魁者,赏百斤酒曲、十头良种猪崽!:
人群沸腾,有老农高呼:“殿下,这尿肥当真不烧苗?”李恪大笑,掷陶罐于地,碎片飞溅。
“本王不多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王已命人在城南辟出千亩‘尿肥官田’,稻种同播,水渠同灌,独肥不同。
秋收时,若尿肥田亩产不足寻常田一倍,本王自掏俸禄补足差额!
若胜——尔等需广传此法,叫天下人知我益州猪非俗畜,乃是‘踏云屙金’的神兽!”
看到李恪神采飞扬的样子,不光是百姓们高兴凑热闹,各参赛队伍也觉得有面子,
看看,益州的水稻之所以高产,还不是用了俺们这脏豕,不,以后就叫“踏云屙金”神兽。
神兽啊,以后可要叮嘱家里的小子不能脏的脏豕、脏豕叫了,各参赛队队员想道,聪明点的已经益州、也就是李恪的想法了。
彭州、汉州,以及利州等十八州的人哑然。
武媚赶紧问猪倌们说道:“殿下说的可有可能?”
猪倌们大小姐回话:“大小姐,完全有些可能的,只是可能的,只是以往我们制作的肥料效率不是很高。”
武媚顿时握紧拳头。
开赛结果:不仅体重第一的夺魁者,赏了百斤酒曲和不少铜钱;就是其它,包括运输、散养、饲料、养猪户健康等也得到不少奖赏。
养猪户们顿时乐呵呵的,脸上全是笑容。
李恪就是狂发钱啊。
而在长安。
李二开放了部分弘文馆藏书,李元轨此时却是憋闷的找了不少读书人然后誊抄。
李恪此时却在热热闹闹的比赛结束后上了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