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心神慌乱,他实在不敢想象高阳城遭受贼军蹂躏的场景。
陈郡蔚惊呼道:“请曹将军立即发兵支援!”
曹操颓废道:“怕是来不及了,贼军既然决定好了出兵。
就不会让我军安全穿越其防线,我料武临军正在朝我军袭来。”
果然如曹操所猜测的那样,武临率领大军正朝汉军扑来。
一名斥候紧急来报:“启禀将军,黄巾军正浩浩荡荡的往我军发兵。”
诸将闻言大惊失色,惊呼黄巾军果然胆大妄为,居然敢出城与汉军正面对抗。
曹仁建议道:
“将军,我们有骁勇的西凉骑兵,城外广阔的平原就是叛军的葬身之处。”
众将齐齐望向董卓,却听其叹息道:
“贼军拥有穿透骑兵的利器。
骑兵怕是未抵达前军中时,依然损人大半,怕是辜负诸位的期待了。”
曹操自然知晓这是对方的托词,提议道:
“董刺史可利用骑兵的灵活机动,往北方绕路救援夏侯渊部队。
到时候,两位合兵一处趁机攻城。”
董卓心中微动,认为此计策实为可取。
李儒见事情发展方向不对,咳嗽一声出言阻止道:
“诸位将军稍安勿躁,在下有一策可解眼下之忧。
叛军派遣出一支骑兵对付落单的夏侯渊将军,其意图不过是驱赶我军返回。
届时双方大战时,去除后顾之忧而已。
即便黑山军抢占渡口过了黄河,高阳城高池深留守有数千守军。
岂非是残军败将在朝夕间攻破,就算大军突破了阻碍及时赶往渡口。
这数万部队还能剩下多少人,况且军中并为准备足够的渡河船只。”
曹操虚心的请教道:
“李先生认为我军该如何应对敌军的进攻?”
李儒不语,面露歉意的说道:
“在下不过董刺史帐下一主簿,哪有本事提出良策。
各位将军皆是统领数万大军、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刚刚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曹操深知对方的推辞,也不再继续勉强。
经过李儒的提醒,他平复了心情顿时有了主意。
向诸将下达了命令,“请董刺史派遣一支骑兵,前往接应夏侯渊的部下。
其余人随我领兵前去看住贼军,避免其挥师回援围剿流落在外的孤军。
陈郡蔚带本部兵马从左侧出兵,曹仁领五千兵往右侧包围。
我自与董刺史亲率中军拖住其主力。”
说完后还对朝帐内将领激励道:
“叛军不过万余人,期待各位全力以赴共为朝廷分忧。”
武临此举算是全军出动,让牧马、胡达、马久留下来看守城池。
其他部队跟随他一同出城作战。
除了骑兵是去牵制夏侯渊,此地聚集了近一万五千兵马。
曹操的中军有两万人,陈郡蔚的两万兵经历白天一战,可占的士兵剩下不足三千军了。
武临安排的几千斥候遍布方圆几十里,在曹操派出左右军企图包围他时。
迅速下令全军调头后撤,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
两军一前一后的在原野上行军,曹操也清楚黄巾军是拖延时间。
奈何汉军的一举一动仿佛都在对方监视之下,他的谋划始终有效的施行。
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兵,武临军中有对付骑兵的大杀器。
曹操军中有精锐的西凉骑兵,两军就这样僵持着。
你追我赶的对峙了半天,突然两支骑兵如山石崩裂般撕破黑夜。
正是前去接应夏侯渊的董卓军,以及阻挡汉军的黄巾军骑兵。
半个时辰后,在场的部队皆是人困马乏。
夏侯渊也是匆忙领军返回,他脸色虽风尘仆仆兵马却完好无损。
武临掐着时间计算,预测徐晃、方校尉已经拿下了渡口了。
自徐晃到达指定位置与黑山军汇合后,一支潜伏在黄河下游等待命令。
接到进攻的军令,他连忙通知方校尉率兵出击。
方校尉一直记恨武临对他的羞辱,对待徐晃的态度颇为敷衍。
他心中埋藏着怨恨,眼下被迫合作只得压抑住其他心思。
夜黑风高,清澈的河水滚滚朝向东方流逝。
一万多兵马摸黑接近,驻扎有千余名世家军的渡口。
原本昏昏欲睡,军纪散漫的岗哨正谈论着战争的残酷。
突然,上万支火把照亮漆黑的河面,天际间浮现出一抹跃动的火苗。
困倦中的世家兵惊发有贼军袭击,立刻朝军营中呼喊敌军袭营。
还未说出半句话,便被暗中飞出的一箭,射中胸口跌落下了望塔。
万余兵马举起火把喊杀着冲入军营,沉睡中的汉军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死在了床铺上。
方校尉下令全部斩杀不留活口,徐晃则是收集渡船抓紧时间过河。
半个时辰的屠杀,千余名汉军无一人逃脱。
营中储存的三千多担粮食,遭到黑山军洗劫一空。
两人安排士兵抓紧时间过河,高阳的世家还沉迷于曹操大胜的美梦中。
殊不知一支兵马谋划着攻取城池,徐晃谦让着给方校尉先过河的机会。
他望着一脸真挚的徐晃,连忙夸奖其不同武临那般目无尊卑。
徐晃讪讪一笑,表情讨好的诉说自己在军中遭遇排斥的不幸。
对方并非完全相信他的话,但也在心中跳出策反的心思。
两人平安无事的过了淮海,经过之前的谈话,方校尉打消了阻挡徐晃的兵马过河的计划。
大军全速前进,一个时辰后抵达高阳城下。
可惜,他们秘密行军的谋划,被聚拢于城外的难民发现了。
方校尉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只呼道:
“这些该死的贱民坏我大事啊!”
眼见偷袭的事情暴露,只得下令笔直的冲向城墙。
城上的汉军听闻流民高喊黄巾军攻城,又远远的瞧见无数火把快速朝城池奔来。
守城的士兵连忙跑上鼓楼,沉重的警示钟声传遍全城。
无数被惊醒的人家点燃灯火,全城顿时宛如元宵节日般明亮。
城内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迅速爬起来匆忙换上衣裳,带领数位家丁往府衙赶去。
城中留守的三千士兵紧随其后,登上城墙准备抵抗贼军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