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王宅,睦王府。
踏进王府的那一刻,李倚恍如隔世一般,这里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熟悉而又陌生。
往日雕梁画栋,朱门绮户的王府,如今也是朱漆剥落,门扉半掩。虽然原身也曾在前段时间派人回来修缮过王府,但想恢复成往日的模样也是不太现实了。
沿着记忆中的小径缓缓前行,庭院里面枯草摇曳,冷冷清清。
李倚来到曾经居住的楼阁前,轻轻推开那扇半掩的木门,吱呀一声,仿佛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旧时光。屋内的陈设,早已变了模样,案几上落了薄薄一层灰。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庭院,往昔欢笑打闹的场景历历在目。明明他没有经历过这些,但却在他脑子里格外清晰。
这时,两名内侍走来,“大王,奴婢二人已收拾出了一个房间,同时准备了些吃食,今晚还请大王将就一下,明日奴婢自会去找十六宅使申领物资和奴仆再把王府好好整理一下。”
李倚点了点头,便回到房间,简单用过吃食后,躺在床上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
如果是玩游戏,他应该是困难模式,虽然出身皇室宗亲,却没有任何实权,只是一个皇家吉祥物,每日被定时定点投喂,如同被圈养的家禽。
而且自从上次得罪田令孜后,一下子成了重点关注对象,往后想做些什么肯定逃不过他的眼线,这样别说拯救大唐了,连自己都救不了,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让田令孜放松对自己的戒备,这样的话那两个内侍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同时结合现在局势来看,光凭一张嘴想改变历史简直不切实际,还得要有自己的势力,但要想建立自己的势力,又必须远离京师,且还不能太远,随时还要能了解到朝廷局势,等势力建立成长起来以后,才有机会改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田令孜和王重荣开战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只等二人开战,田令孜到时候肯定会败,自顾不暇之下会放松对宗室的监视,到时候就可以想办法逃出京师,届时寻得一处藩镇,隐姓埋名前往投军,利用自身对历史事件的熟知,替他们出谋划策,等到羽翼渐丰就可自立。
只是如此长安又要遭受兵燓了,这一次遭受的破坏跟黄巢入京所造成的破坏不相上下,但他也无能为力。
自打回京以后,田令孜完全掌握了朝政,僖宗后面虽有心改革,但为时已晚。所以现在就算去面见僖宗,除了更加招致田令孜的嫉恨以外也别无他用。
想到这里,李倚决定养足精神,只待明天实行自己的计划。
翌日一早,李倚在王承恩的服侍下洗漱完毕,便突然问道:“王内侍,刘内侍去哪了?”
王承恩低眉回道:“大王,刘内侍前去找陈宅使申领物资了。”
李倚点了点头,似是随意的说道:“刘内侍,人比较机灵,办事可靠,想必深受田公器重。”
王承恩一愣,眼底闪过一丝嫉妒。
李倚看见他的眼神,明白自己的猜测没错,在回来途中即是如此,王承恩是时刻跟在他身旁,而刘禄安晚上会有离去片刻的时候,想必就是跟田令孜汇报去了。
“确实如此,奴婢较为愚笨,所以不如刘内侍被田公器重。”
“王内侍进宫多久了?”
“奴婢是乾符五年进的宫,至今已八年有余。”
“刘内侍呢?”
“他是中和二年在蜀地入的宫。”
“嗯。也都算宫中老人了。不过我真是小看了刘内侍,才进宫短短三年,并已深得田公看重,想必飞黄腾达也是指日可待啊。”
李倚装作感慨的说道,同时又看了他一眼,果然王承恩眼中的不忿更深了。
“哼,溜须拍马之人!田公真是…”
王承恩突然住嘴,然后害怕的看了眼周围,不再说话。
“哦?”李倚故作疑惑道。但见王承恩已恢复低头模样,便话锋一转,“王内侍,自蜀地归来,你一直服侍在我身前,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若真心对我,我也不会亏待你。”
李倚停顿了一下,又意味深长的说道:“田令孜当时也不过是小马坊使。”
憨厚的王承恩先是一愣,然后马上跪倒在地,感激涕零道:“想不到大王竟如此看重奴婢,从今天开始,奴婢必定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倚明白王承恩听懂自己所说的话了,虽然此人看起来憨厚,但也是一个有野心之人。而李倚之所以选择他,也是看出他对现状多有不满,且跟田令孜牵扯没有那么深。
唐朝末年的亲王除了是被圈养在十六王宅做吉祥物,还有一个功能就好比是彩票,照顾他们的宦官就好比买彩票的人,谁也不知道哪一天某个亲王就被抓出来当天子了,到时候如果能买对彩票的那个宦官就如同中了大奖一般,自此可以一步登天。
而李倚所说的田令孜当过小马坊使,是指田令孜最开始是在内侍省任小马坊使,之后被调去服侍还是普王的僖宗,后面僖宗继位,这才成为权倾朝野的权宦。李倚故意说的模糊,也是在给王承恩一种暗示。
李倚扶起王承恩,装作忧心的样子,“承恩呐,现如今朝堂这个局势,你想赴汤蹈火我也是无能为力,我连出门都出不了。”
王承恩站起身来,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凑近来小声的说道:“大王,如今朝堂之上田令孜一手遮天,连圣人都不放在眼里。朝中大臣多有不满,前枢密使杨公,被田贬为飞龙使。同平章事萧相公,也被田打压,一直不肯屈从,二人在朝中和军中素有影响力,如大王想与二人联手,奴婢可以代为联络,届时定可以事半功倍。”
李倚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宦官也有此等见解,看来常年宫廷的耳濡目染之下还是有些好处。不过知晓后续事件的他明白,这两人并非好的选择。
杨复恭虽然曾在镇压庞勋中任河阳监军,但对于在军中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如果是他的堂弟弘农郡公杨复光还差不多,要不然也不至于杨复光一病逝,杨复恭马上就让田令孜给贬成弼马温了。
至于萧遘,只能说是个好人,但好心办了坏事,正是此人和裴澈联名引来邠宁节度使朱玫勤王,结果让朱玫立了个伪帝,还差点把僖宗的皇帝宝座给弄掉。最终萧遘自己也被赐死。
所以李倚摇了摇头,“杨公和萧公虽都为正义之士,但如今禁军在田令孜手中,就算联络上二人,也是徒劳无功。”李倚看向王承恩,“不过你能如此积极献策为国尽忠,也让我甚是欣慰。现今之计,唯有按兵不动,等待转机出现。”
虽然拒绝了王承恩的提议,不过李倚还是要对他给予肯定,不能打击手下人的自信心。
“是奴婢眼浅了,还是大王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王承恩不动声色的拍了一个马屁。
李倚哈哈大笑,主仆二人呈现出一番其乐融融的场景。
李倚明白虽然现在看起来说是收服了王承恩,但他的忠诚性还有待观察,如果他真对自己忠心耿耿,作为自己第一个小弟,那他也不介意未来给他荣华富贵。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李倚内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