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倒回一些,在另一边的城外树林里,李倚在原地休息,在探马派出去后,他便在原地等待着消息的传来,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心中也还是有些焦急。终于,在午时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名探马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李倚一见到探马,立刻站起身来,快步迎上前去。他急切地开口问道:“情况如何?有没有发现敌军的踪迹?”
探马急忙下马,向李倚行了个礼,然后喘着气回答道:“回禀都头,我等接到命令后,便迅速赶到城外,各自找好地方隐藏起来。就在临近午时的时候,我们发现一支大约有百余人的队伍,正朝着城下行军。按照他们的速度,估计现在应该已经到达城下了!”
李倚听完探马的汇报,心中一紧,他知道不能再拖延了。他当机立断,下达命令道:“立刻出发!”
在休息的时候,李倚并没有让士兵们卸下装备,而是让他们全副武装地休息。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如果遇到敌情,可以迅速迎战,不至于手忙脚乱;二是可以随时出发,不浪费时间。
所以,当李倚一声令下后,众人立刻起身,动作迅速地集结完毕。随后在李倚的带领下,急行军往永宁县城赶去。
永宁城内的曹延,在另外两处城门的援军赶到后,便命令他们埋伏在城门附近。
曹延的性格一向谨慎,为了防止城内还有漏网之鱼,他并没有把所有的士兵都调过来,除了各自城墙上的守卫,另外两处城门还留了十名伏兵。
尽管如此加上他这处城门原有的士兵和伏兵也有着一百五十余人,人数还是优于对方,同时这些人可都是城中的精锐,曹延知道虽然对方的士兵肯定也不可小觑,但己方这边也不弱,而且又是伏击战,占据地利,他有信心把这些人全部消灭掉。
因此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便下令让几名刚刚战斗过的士兵打开城门,随着城门的缓缓打开,这几名身上还带着血迹的士兵便远远的向着城外的敌军招手,示意他们已经成功拿下城门。
高大男子身边的牙将见状,心中涌起一股狂喜,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忙高声喊道:“大帅,我们的人成功了!”
然而,高大男子却并未回应他的话语,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城门处,似乎想要看清楚里面的真实情况。
然而距离过远,尽管他视力俱佳,却仍然看不清楚向他招手之人是否真的是他派出去的内应。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旁边的牙将越发焦急,声音中也透露出一丝焦虑:“大帅,趁着对方还没发现城下的动静,我们赶快进城吧,不然晚了时间可就来不及了!”
高大男子眉头微皱,他知道时间紧迫,但他更明白谨慎行事的重要性。经过一番考虑后,他终于做出了决定。他转头对牙将道:“你先带领二十人进去看看,如果确实是我们的人,你们便一起控制住城门,如果不是就马上撤出来!”
这名牙将虽然对高大男子的决定有些疑惑,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随即,他点了二十余骑兵,朝着城门疾驰而去。
城墙上的曹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心中暗自思忖:“这高大男子果然谨慎,如此一来,想把对方大部队诱使进来是不太可能了,看来只能等到都头回来后前后夹击了。”
于是他果断下令道:“敌军一进来,马上关闭城门!”
这名牙将身先士卒,率领着一群人冲进了城门。然而,进城的喜悦转瞬即逝,因为他突然发现身后的城门在他们进入的瞬间就已关上,将他们与外界隔绝开来。
更糟糕的是,前方不远处竟然摆放着一排排拒马,这些尖锐的木刺犹如死亡的陷阱,让人望而生畏。由于他们冲锋的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勒住狂奔的马匹,于是众人纷纷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从马背上坠落下来。
还未等他们从地上爬起来,就已经被团团围住。
牙将的目光扫过周围,只见寒光闪闪的刀枪已经架在了自己和同伴们的脖子上。面对如此绝境,他心知肚明,抵抗只是徒劳,于是果断地下达了投降的命令。
与此同时,在城外的高大男子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牙将带领着骑兵冲入城门,然而,敌军却在眨眼之间就果断地关闭了城门,将他们困在了城内。
他的心中既惊又喜,喜的是他的谨慎果然没有白费,敌人果然在城内设下了埋伏;惊的是他的这些手下恐怕难逃一劫,性命堪忧。想到这里,他意识到今天的计划已经彻底失败,再继续逗留下去,等到对方派出的大部队返回,他们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念及此处,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全体注意,保持秩序,不要慌乱!立刻撤退!”
等李倚急行军赶到之后,他看到的场景让他有些惊讶。敌军竟然已经调转方向开始撤退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不禁眉头一皱,心中暗自思忖着对方的意图。
然而,双方的指挥官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反应速度。他们几乎同时下达命令,让各自的士兵们立刻做好迎战的准备。一时间,战场上气氛紧张起来,士兵们都严阵以待起来。
李倚凝视着迎面而来的敌军,心中暗自估量着双方的实力对比。他注意到对方的人数虽然不及自己,但他们的军容严整,尽管是撤退也保持着队形。而领头的高大男子,只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就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而高大男子这边,他同样也在观察着李倚的军队。他发现李倚的士兵们虽然穿着铠甲,外表看起来颇为威武,但从他们的行动和队列来看,显然大部分都不是精锐士兵,这才明白原来对方来了一招偷梁换柱。只是对方人数远胜于己方,要想冲破防线一时半会也难以做到。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李倚突然望见城门已经缓缓打开。他心中一喜,知道这是曹延和陈二牛带着士兵准备出城夹击敌人了。有了这支援军的加入,这场战斗的胜算无疑又增加了几分。
李倚见状,心中稍安,他决定先稳住阵脚,等待援军的到来。于是,他学着古人的口吻,高声喊道:“来将速速通报姓名,免得做了无名之鬼!”
那高大男子听到李倚的喊声,眼神微微一凝。身旁士兵也提醒到城中敌人也已出击。
高大男子闻言,脸色一沉,他知道这一战恐怕难以善了。他咬了咬牙,抽出了自己的武器,准备带领士兵冲出重围,见李倚如此问话,冷哼一声后,还是高声道:“东川高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