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头大汉的死亡,原本激烈的战斗瞬间安静下来,战场上,敌军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而己方却没有一个人受伤。
就连一开始对李振心存疑虑的孟珍珠,此刻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站在一旁的李倚更是对李振赞不绝口。李倚满脸钦佩地说道:“真没想到先生只是略施小计,就能如此轻易地战胜对手,这等智谋和手段,实在是令我佩服不已啊!”
李振微微一笑,谦虚地回应道:“睦王过奖了,对方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值一提。”
说罢,他将目光转向曹大猛,夸赞道:“不过,这位将军才是真正的勇猛之士啊!鄙人可是亲眼见过那光头壮汉的厉害,他力大无穷,骁勇善战,曾经带着上百人就冲垮了义成军的军阵,义成军的人很少有能在他手上撑过三个回合的。”
曹大猛听到李振如此夸赞自己,心中不禁有些得意,看向李振的眼神也变得和善了许多。他咧嘴笑道:“哈哈,先生谬赞了,那光头虽然厉害,但在我曹大猛面前,也不过是个狗鼠辈罢了!”
李倚见状,更是大笑起来:“大猛在我们军中可是第一勇士,那光头能死在他的手上,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哈哈!”
稍作停顿之后,李倚转头看向曹大猛等人,吩咐道:“你们把这战场清理一下。”
待曹大猛等人领命而去,李倚才转过头来,对着李振微笑着说道:“先生,我看此地太过嘈杂,不如我们移步到客餐厅,静下心来好好畅谈一番如何?我正好有些问题想向先生请教呢。”
李振见李倚如此谦逊有礼,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感,当下也笑着点头应道:“如此甚好,此处确实不是个适合畅谈的地方。”
其实李振对这位突然出现在这里的睦王也颇感兴趣,很想了解一下他的情况,所以听到李倚的提议,他自然是欣然应允。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一同朝着客餐厅走去。到了客餐厅后,两人也不拘泥于礼数,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便开始交谈起来。
此时的李倚,心中所想的便是如何能将这位有才华的李振留下来。然而,他对李振为何会出现在此地,以及他为何会与这些逃兵混在一起,也感到十分好奇。
毕竟,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李振在僖宗昭宗时期的经历并不多,只知道他在未去台州之前,一直在朝廷中担任金吾将军一职。而后来在赴任台州的途中,由于董昌称帝,道路受阻,他未能成行,最终只得投靠了朱温。
想到这里,李倚好奇的道:“先生不是在朝廷担任金吾将军了,为何会出现在此地,还与这些逃兵混在了一起?”
李振苦笑道:“不知睦王可否知道前些时日朝廷所发生之事?”
李倚点点头,他当然知道,王重荣抓了文武百官后砍了一大批官员,剩下的又送给了僖宗,在杜让能的劝说下,剩下的这些文武百官才没有全部被杀,只杀了几个为首之人。
见李倚点头,李振接着道:“鄙人当时随伪帝等人一起逃到护国镇,谁知道王重荣突然翻脸,还好我见机不妙,提前逃了出来,才躲过一劫。
之后便一路逃到了洛阳,本来准备前往宣武,却不曾想被河阳的孙儒俘获,凭借着口才幸免于难,后面秦宗权战败后,我又被逃兵裹挟着往西而撤,后面的事睦王你便知道了。”
李倚内心暗喜,这孙儒真是给他送来一份大礼,但表面不动声色道:“原来如此,不曾想先生竟如此坎坷,先生若没有去处,不如留下来可好?我在永宁也小有势力。”
李振听完这话有些犹豫,他确实现在不知道去哪里,不过也并没有马上答应,反而说道:“鄙人有几个疑问想要向睦王请教,如果睦王回答能让我满意,我便会留下来。”
李倚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你尽管问吧!”
李振略微沉思了一下,便开口问道:“我实在好奇,不知睦王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个地方呢?”
李倚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缓声道:“我正在探寻另一条拯救我大唐的道路,所以才会来到此地。”
听到李倚这样的回答,李振顿时感到十分新奇,他急忙追问道:“睦王所说的另一条救大唐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李倚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认真地回答道:“如今我大唐皇室势力日渐衰微,究其根源,便是因为缺乏兵权。既然如此,那我便决定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成为一方强大的藩镇,以此来为我李唐王朝扫清障碍,重现昔日的盛世辉煌!”
李振完全被李倚的这番话震惊到了,他愣在原地,久久无法回过神来。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睦王竟然有着如此远大的抱负和雄心壮志。
过了好一会儿,李振才终于回过神来,他不禁感叹道:“睦王真乃大才啊,实在令在下佩服!”
稍稍停顿了一下,李振似乎还有些犹豫,思索良久后,才小心翼翼地问道:“鄙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不知睦王对我大唐科考制度有何看法?”
李倚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早已料到他会如此发问。毕竟,眼前之人可是经历了足足二十次科考落榜的惨痛经历,对于大唐的士族门阀、科考腐败以及官僚体系,想必是恨之入骨。
“科考制度的初衷本是极好的,它打破了门阀士族的长期垄断,使得更多出身寒门的才子有机会入朝为官。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制度却已全然变味。士族门阀再度掌控了科考,导致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寒门子弟的晋升之路反倒被重重阻碍。”李倚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待到我实力足够强大之时,定会向圣上谏言,重新审视并改革这科考制度。唯有如此,方能让更多的寒门人才能有机会一展抱负,为国尽忠!”
李振闻听此言,心中激动难平,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他当即不再迟疑,双膝跪地,恳切地说道:“李振愿为睦王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