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去,潼关城内风平浪静,昨夜并没有发生任何异常情况。而李倚昨晚心情愉悦,多饮了几杯酒,虽然酒精度数不高,但还是让他多睡了一会儿。
“承恩,承恩!快给本王打盆水来洗漱!”李倚的呼喊声在房间里回荡。
没过多久,王承恩便端着一盆水快步走了进来。他小心翼翼地将水盆放在桌上,然后伺候李倚更衣、洗漱。
待一切收拾妥当后,王承恩这才轻声说道:“大王,高将军已经在外等候多时了。”
李倚点了点头,然后迈步走出房间。
高仁厚站在门外,一见李倚出来,连忙躬身行礼,道:“末将高仁厚,见过大王!”
李倚摆了摆手,示意高仁厚免礼,然后随口问道:“昨晚潼关守军可有什么异动?”
高仁厚摇了摇头,回答道:“回大王,昨晚潼关守军并无异动,他们都很老实。”
李倚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那你去收拾一下,我们即刻出关。”
高仁厚领命后,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转身快步离去,前往营地下达命令。
与此同时,在客餐厅里,崔舣正满脸笑容地迎接着李振。他早已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了李振的身份——王府的咨议参军,而且深得李倚的信任。
若是在平时,以崔舣的性格,对于李振这样的寒门学子,他通常都是不屑一顾的,可如今情况却大不相同。
首先,李振深得手握兵权的睦王信任,这一点让崔舣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其次,昨晚李振不仅替他说了不少好话,使得他少出了一半的物资,这可让他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最后,李振还独具慧眼,发现了他崔公子的“大才”,这种识人的本事,怎能不让崔舣对他高看一眼呢?
“李参军,昨晚歇息得可好啊?”崔舣满脸堆笑地问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谄媚。
李振心中虽然对这些世家子弟并无太多好感,但毕竟崔舣刚刚才给睦王送了一份厚礼,于情于理都应该对他稍微客气一些。
于是,李振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回应道:“有劳崔别驾了,昨晚我确实睡得非常好。”
崔舣见状,更加热情起来,连忙说道:“李参军,昨晚可真是多亏了你的美言啊!若不是你,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呢。”
李振嘴角微扬,微笑着说道:“我也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崔别驾不必如此在意。”
崔舣却显得十分亲昵,接着说道:“不管怎样,李参军你这次可真是帮了我一个大忙啊!
只是眼下条件有限,等回到京城之后,我定会设下盛宴,好好地感激你一番,你看如何?”
李振又岂能不明白崔舣的这番心思呢?无非就是他见睦王如今手握重兵,便想趁机抱紧睦王这根大腿。
而他想必是从别处打听到了自己深受睦王的信任,所以才会想通过自己来与睦王搭上关系。
李振并没有直接拒绝崔舣的邀请,也没有爽快地答应下来,而是模棱两可地说道:“等回到京城之后再说吧。”
但崔舣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李振话中的含糊之意,反而显得十分高兴,他愉快地回应道:“李参军,既然如此,那就这样说定了!”
就在这时,李倚吩咐完高仁厚后,走进了客餐厅。他一眼便看到了崔舣脸上洋溢着的喜悦,以及李振那一脸的无奈。
李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然后迈步走到两人身旁,好奇地问道:“崔别驾,何事令你如此开心呀?不妨说出来,让本王也一同乐一乐。”
崔舣和李振见状,赶忙起身向李倚行礼。
行完礼后,崔舣面带微笑地回答道:“回禀王爷,刚刚我正在邀请李参军回京之后到我府上做客,李参军已经答应我了呢。”
李振听到崔舣的这番话,顿时感到有些无语。
而李倚则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看着李振那副无奈的样子,瞬间就明白了李振实际上并没有答应崔舣的邀请,恐怕是崔舣误解了李振的意思。
他嘴角微扬,眼神闪烁,似笑非笑地看向李振,然后轻声说道:“哈哈,崔别驾如此热情好客,兴绪你可不能辜负这番美意呀!去崔府拜访一下,见识见识,倒也不失为一件趣事呢!”
李振注意到他的眼色,瞬间心领神会,明白大王可能又看上崔府什么东西了。
嘴角也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随声附和道:“也对,能有此机会去崔府叨扰,实在是难得。到时候,还望崔别驾不要嫌我烦扰才好啊!”
崔舣对两人之间的默契毫无察觉,依旧笑容满面地回应道:“哈哈,哪里哪里,李参军能光临府上,那可是我的荣幸!”
早餐过后,高仁厚一声令下,大军和随军家属们迅速行动起来。
一辆辆装满辎重的马车在士兵们的严密看守下,缓缓地穿过潼关城内的街道,向着关外驶去。车轮滚滚,马蹄声响,整个场面显得有些匆忙而有序。
潼关城内的守军和留在这里的百姓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吸引住了目光。
他们好奇地看着这支队伍,见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任务在身。
这支军队就这样在人们的注视下,快速地穿过了潼关城。
潼关的两位守将站在城楼上,远远地望着那一车车的辎重,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之色。
不过他们并非愚笨之人,心中十分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首先,他们的顶头上司韩建并未下达抢夺这些辎重的命令。在军队中,违抗军令可是大罪,他们可不敢轻易冒险。
其次,这些负责押运辎重的士兵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他们队列整齐,行动迅速,警惕性极高,浑身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
这样的对手,绝对不是好惹的,稍有不慎,恐怕就会引火烧身。
于是,尽管心中痒痒,潼关的两位守将也只能强忍着欲望,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
与此同时,李倚率领着他的亲卫队已经先行一步出关。
他站在高坡之上,目光如炬,凝视着潼关的方向。关上的守军们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们出关,并没有过多的举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所有的士兵都顺利地通过了潼关。随着最后一名士兵踏出关门,潼关的守军们毫不犹豫地关闭了那扇厚重的大门。
李倚深深地看了一眼守关的士兵,确定他们没有任何异常的举动后,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随即带领着亲卫队快步向前,同时不忘叮嘱殿后的士兵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
出了潼关,李倚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知道,自己距离京城长安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