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晔的心情愈发沉重,他不禁对孙揆产生了不满和愤怒:“这个孙揆到底在干什么?为何这些坊中空无一人?比起当日的王修奉,他可真是差得太远了!”
虽然李晔对孙揆并无好感,但李倚还是站出来替他解释了几句:“阿兄,这其实不能怪孙揆,造成这种局面的是杨复恭的神策军。”
李晔闻言,心中的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哦?这是怎么回事?”
李倚接着说道:“杨复恭的义子杨守信被我赶出皇城后,他的玉山军竟然一连屠了十几个坊。”
李晔听后,震惊得合不拢嘴:“什么?!这杨守信他怎么敢如此胆大妄为?那这些玉山军现在在哪里呢?”
李倚的语气依然很平淡,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被我全部杀掉了。”
李晔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他死死地盯着李倚,看着他那云淡风轻的模样,就好像是第一次见到自己这个弟弟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李晔才回过神来,嘴里喃喃地说道:“杀得好……杀得好啊……这些人确实该死!”
李倚微微一笑,说道:“不过,我留下了他的义子杨守信的性命。”
李晔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追问道:“哦?这是为何?”
李倚笑着道:“阿兄,之后你自然就会知道了。”
李晔心中有些不快,他觉得李倚似乎对他有所隐瞒,但他并没有直接表露出来。
而李倚也并不是有意隐瞒,只是李晔身边的随从他不确定有没有杨复恭的人,所以他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
但李倚并不知道,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他和李晔之间已经产生了一些隔阂。当然,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件事,更多的可能是李晔内心的不平衡。
李晔本身也是个有想法、有抱负的人,只是由于各种形势所迫,他只能无奈地做一个闲散亲王。
如今,他看到以前同样是闲散亲王的弟弟,如今却已经手握重兵,连权倾朝野的杨复恭都对他忌惮三分,心中自然不是滋味。
“嗯,想必八郎这样做肯定有你的道理。”
接下来的一路,两人都各有心事,没有在聊天,于是便加快了赶路的速度,转眼间,便已经到了睦王府。
睦王府门前,王承恩早已恭候多时,他站得笔直,脸上带着恭敬的微笑,目光不时地扫向远方,似乎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
终于,他看到了远处缓缓而来的李倚和李晔,心中一喜,连忙迎上前去。
“大王,宴席已经备好。”王承恩先是对着李倚躬身说道,语气谦卑而又恭敬。
李倚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然后他转头看向李晔,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王承恩见状,也立刻将目光转向李晔,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他快步走到李晔面前,行礼道:“奴婢见过寿王!”
李晔看着眼前的王承恩,总觉得有些面熟,但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他不禁心生疑惑,皱起眉头问道:“本王是不是曾见过你?”
王承恩笑着回答道:“回寿王的话,奴婢当时负责照顾睦王。”
李晔听了王承恩的解释,就在他思考的时候,一旁的李倚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阿兄,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这就是当时田令孜派来的王内侍啊!”李倚大笑着说道。
李晔闻言,恍然大悟,他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笑道:“哦,原来是你啊!本王说怎么看着你这么眼熟呢。”
李晔对王承恩的印象顿时清晰了起来,他想起了当初田令孜派王承恩来监视李倚的事情。
不过,现在看来,王承恩显然已经被李倚收服了,否则也不会如此恭敬地对待他们。
想到这里,李晔不禁对李倚的手段感到钦佩,他笑着说道:“八郎,你真是好手段啊,连田令孜派来监视你的人都能收服,难怪当日你能从他的手下逃脱呢。”
李倚听了李晔的夸奖,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谦虚地说道:“阿兄过奖了,这都是些小手段而已。”
说罢,李倚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了府中的家仆,然后对李晔说道:“阿兄,我们还是进去说话吧,站在门口多有不便。”
李晔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笑着说道:“你可得一五一十地跟为兄讲讲你这几年的经历啊,尤其是你如今能拥有如此势力,这可真是让我好奇得很呐!”
李倚连忙点头应是,站在原地等待着李晔下马。
待李晔翻身下马后,李倚这才上前一步,引领着他朝府中走去。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聊,好不热闹。而李晔随行的那些人,则由王承恩负责安顿。
穿过府中曲径通幽的小径,李倚带着李晔来到了一处僻静的房间前。他伸手推开房门,然后侧身让李晔先进去。李晔也不推辞,迈步走进屋内。
这房间布置得颇为雅致,虽然没有过多的奢华装饰,但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房间里除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外,再无其他多余的摆设。不过,桌上倒是摆放着几盘精致的酒菜,显然是李倚特意为李晔准备的。
“阿兄,请上座吧。”李倚微笑着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李晔在主位上就座。李晔也不客气,大剌剌地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待李倚也在他对面坐下后,李晔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连忙开口问道:“八郎啊,现在总可以跟为兄讲讲你这几年的经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