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
这简直是青峰县最肥的油水衙门!
郭长河太清楚这潭水有多深了。从道路规划招标,到施工队选定,再到层层转包、验收拨款……每一个环节都淌着滚烫的油!
他经营县政府多年,手指头多少也沾过这潭里的油腥。
郑仪把这个位置的人选问题抛给他,是什么意思?
试探?
看他是否还留恋过去的利益网络?
敲打?
提醒他如今的位置是谁给的?
还是……真的想听听他这个“懂行”的常务副县长的意见?
无数念头在郭长河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
他微微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的声音保持绝对的平稳,甚至带上几分思索的慎重:
“郑书记,交通局这个位置,确实非常关键。”
他抬眼,迎向郑仪那双深不见底、毫无情绪波动的眼睛。
“一方面,关系到未来几年县里交通网络的布局,特别是当前扶贫道路硬化和连接工程,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产业落地和百姓出行。”
“另一方面……”
他略一停顿,似乎在斟酌词句,但语气却异常坦诚:
“交通口资金流量大,项目环节多,以往……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次马红军栽进去,就是教训。所以这个人选,能力固然重要,但政治过硬、经得起考验,更是首要条件!”
郑仪手指在光洁的桌面上无意识地敲了一下。
笃。
声音极轻,却像重锤砸在郭长河心上。
“具体说说。”
郭长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报谁的名字,就是交投名状,就是彻底斩断某些关系!
他脑海中飞快掠过几个名字:
一个是交通局现任排名靠前的副局长,专业还行,但资历浅、压不住场子,而且隐隐听说和市里某位领导沾点远亲;另一个是规划科科长,技术能力拔尖,但性子太直太硬,不懂变通,恐怕难以协调复杂关系……
这两个,报上去勉强算稳妥,但恐怕难以入郑书记的法眼。
最合适的……是那个人。
刘永胜!
现任交通局副局长,分管项目建设和招投标,熟悉所有流程门道,在局里根基深,人脉广,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周阳虽已失势,但树大根深!
如果能……
郭长河猛地掐断了这个极其危险的念头!
报刘永胜?
那等于公开宣告自己还和周阳旧部藕断丝连!等于在郑仪亲手点燃的反腐烈火上浇油!
自己找死!
他瞬间做出了决断。
“郑书记。”
郭长河的声音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清晰。
“我个人认为,局里现有的几位副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要真正扛起交通局这块重担,特别是落实好当前扶贫道路硬化和县委的发展意图,恐怕需要一位既有丰富基层经验,熟悉工程建设管理,又具备较强协调能力,能压得住阵脚的同志。”
他顿了顿,几乎是咬着牙报出了那个名字:
“比如……县公路管理段的段长,王长根同志。”
“王长根?”
郑仪微微扬眉,似乎对这个名字有些意外,但也并非完全陌生。
“这个人……”
“王长根同志在公路段干了近二十年,从技术员一步步干到段长。”
郭长河语速平稳,但语意极其清晰。
“他熟悉全县每一寸公路的情况,对路桥建设、养护维修都有扎实经验。最关键的是,这个同志风评很好,非常务实,常年带着队伍在下面跑,工程上从未出过大纰漏。为人也正直,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反映。”
郑仪的目光在郭长河脸上停留了足有三秒钟。
那三秒钟,郭长河感觉像过了三个世纪。
“嗯。”
郑仪终于发出一个音节。
“公路段王长根……”
他似乎在沉吟。
就在郭长河紧张的情绪中,郑仪开口了:
“另外,交通局内部的刘永胜,也有人推荐了。”
刘永胜!
果然有人推了他!
是周阳的残部?还是某些想搅浑水的人?
他几乎立刻要开口解释或撇清,但话到嘴边,硬生生被他咽了回去。
郑书记的话还没完。
“你怎么看这个刘永胜?”
郑仪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
考验!
赤裸裸的考验!
郭长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维高速运转。
刘永胜的能力……确实有!否则也坐不到那个位置。
但关键是他的立场!他是周阳一手提拔的嫡系!他在交通局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这样的人,哪怕他有通天的本事,郑书记也绝不可能用!
他必须旗帜鲜明!
“郑书记。”
郭长河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凝重。
“刘永胜同志……业务能力是有的。”
这是先扬后抑的伏笔。
“但是!”
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斩钉截铁:
“作为交通局项目建设的分管领导,在马红军出问题的多个项目中,他要么是具体负责人,要么是签字审核者!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失职责任!”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考虑由他接任局长……”
郭长河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痛心的决然。
“不但干部群众会有强烈质疑,恐怕……也难以真正整顿交通局的风气,更难以保障未来扶贫道路项目的廉洁高效!”
他没有提周阳一个字,但每一句话都在切割,都在表态!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沉寂。
郭长河感觉自己后背的冷汗已经冰凉一片。
郑仪的目光从他脸上移开,投向窗外那片初春略显灰白的天空。
“公路段王长根……”
郑仪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似乎在权衡。
“熟悉基层,懂技术……风评也不错。”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
“交通局这块骨头要啃下来,光懂技术恐怕不够。”
“马红军留下的烂摊子,错综复杂,利益盘根错节。新局长坐上去,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修路架桥的技术活。”
郑仪的目光重新回到郭长河脸上,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
“更要面对盘踞多年的、已经习惯‘规矩’的局里局外一群人!”
“要打开局面,要推动改革,要保证扶贫道路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
郑仪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平淡却重如千钧:
“这个人,必须得有股子敢啃硬骨头、敢得罪人的硬气!必须要有足够的基层群众基础,能顶得住压力!”
“群众基础……”
郭长河咀嚼着这四个字,心头雪亮。
郑书记这是明确表态了!
他要的不是一个技术官僚,更不是周阳旧部的人!他要的是一把能搅动交通局这潭死水、能真正贯彻县委意志、能获得底层认可的“铁榔头”!
而王长根……似乎还差了点意思?
郭长河脑中飞速旋转。
“郑书记。”
郭长河的语气变得更加恭敬,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
“您的指示非常深刻!王长根同志基层经验丰富,群众基础也比较好,但若要论在复杂局面下破局、敢于动真碰硬的锐气……”
他略作停顿,抛出了真正的底牌:
“其实,还有一位同志,我觉得或许更契合您的要求。”
郑仪目光微微一闪:
“哦?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