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阿蒙。
达坂城的风还在耳畔低鸣,天山的雪线在晨曦中缓缓拉近。离开风口古镇,我搭乘动车,穿越广阔的天山北麓,进入新疆的心脏地带。车窗外,戈壁、草原、盐湖与高楼新城交错闪现,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在青山绿水与荒原之间拔地而起。那,就是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的牧场”,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这里是天山北麓的明珠,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中心节点,也是多民族聚居、文明交融、创新活力喷薄的西部都会。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31章,乌鲁木齐。
天山雪域,万族之城,
这是丝路绿洲与现代都市的心跳。”
一、天山北麓:雪山与都市的交响
乌鲁木齐三面环山,一面向平原。天山山脉如屏风般横亘在城市南部,博格达峰终年雪白,夏季在阳光下闪耀银光。清晨,阳光从雪峰洒下,照亮高楼林立的市区。
我站在红山公园的高处俯瞰整座城市,红山塔巍然矗立,都市的天际线延展至远方。市中心繁华街道车水马龙,地铁穿梭如龙,写字楼、商场、住宅区次第排开。老城区的砖墙巷弄与新城区的摩登楼宇和谐交织,仿佛古今同框。
每当傍晚,雪山与城市共沐余晖,远处高耸的天山与近处高楼灯火交相辉映,让人感叹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壮美融合。
我写下:
“天山是城市的背景,也是心灵的依托。
雪山守望下,都市的梦延展成新的丝路。”
二、民族交融:多元共生的烟火新疆
乌鲁木齐是多民族的都会。维吾尔、汉、回、哈萨克、蒙古、锡伯、俄罗斯、塔塔尔、柯尔克孜等四十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街头巷尾,异彩纷呈的服饰、语言、风俗、饮食,把这里装点得斑斓多姿。
我走进国际大巴扎,仿佛进入一座“中亚之门”。巴扎里拱券高耸,雕花门窗流光溢彩。摊位上地毯、珠宝、刀具、铜壶、干果、葡萄酒、香料琳琅满目。维吾尔商贩高声吆喝,哈萨克姑娘展示绣花,俄罗斯大妈推着甜点车,汉族大叔卖着烤包子和酸奶。
巴扎外的美食街烟火缭绕。烤羊肉串、抓饭、馕、拌面、烤包子、拉条子、烤全羊、羊杂汤、杏皮茶香气四溢。傍晚广场上,麦西来普和锅庄舞轮番上演,各族男女老少共同起舞,游客与本地人一起感受丝路的热烈与包容。
我写下:
“乌鲁木齐的市井,是多民族的乐章。
每一首歌、每一道菜、每一声问候,
都见证着包容的力量。”
三、现代都市:高原上的创新与梦想
今日乌鲁木齐,是新疆政治、经济、科技、交通、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高铁、高速路、航空港、国际陆港让这里成为连接中亚、西亚与内地的纽带。
我参观乌鲁木齐高新区。科技园区楼宇现代,智能制造、云计算、新能源、数字贸易等企业林立。年轻工程师和企业家谈笑风生,许多大学毕业生和外地人才汇聚于此,追逐创新梦想。
大学城里,天山大学、医科大学、民族大学、农业大学各具风采。青年学子讨论前沿科学,也热议民族风情。咖啡馆、图书馆、创客空间成为城市的灵感发生地。
夜晚,南湖广场和友好商圈灯火璀璨。地铁载着下班的人群穿梭于地底,街头涌动着青春的气息,霓虹灯下,各族青年畅谈未来、共绘梦想。
我写下:
“乌鲁木齐,是大地上的创新引擎。
现代与传统共生,梦想与现实并行。”
四、天池传奇:雪山湖泊与神话
乌鲁木齐向南,便是天山天池。那是雪山之巅镶嵌的一颗明珠。湖水碧蓝,四周雪山倒映。传说中西王母曾在此宴请八方仙人,留下许多神话故事。
我跟随一队驴友登上海拔近两千米的天池。盛夏时分,湖畔青松翠柏,野花烂漫。哈萨克牧民赶着牛羊在湖边放牧,毡房点缀草地,少女在湖边梳理长发,少年骑马疾驰而过。
天池边的石碑上刻着古代诗人的题咏,岸边还有古驿站遗址。夜幕降临,天池水面如镜,星空倒映,偶有牧羊犬远吠,与雪山的静谧融为一体。
我写下:
“天池,是天山的心,
湖水倒映着雪峰与神话,
每一滴波光都藏着边疆的温柔。”
五、信仰与文化:丝路的精神纽带
乌鲁木齐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清真寺、教堂、汉庙、道观、佛寺比邻而立。城市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星罗棋布。音乐、舞蹈、电影、相声、诗歌在这里生根发芽。
我在新疆博物馆参观“楼兰美女”木乃伊,欣赏高昌、龟兹、吐鲁番、天山等历史文物。馆内展品见证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融合。讲解员自豪地说:“新疆是东西方文化的十字路口,乌鲁木齐就是这条十字路上的灯塔。”
傍晚,我参加一场多民族音乐会。维吾尔族的热瓦甫、哈萨克的冬不拉、蒙古族的马头琴、汉族的琵琶与现代乐队同台合奏。观众席上掌声如潮。这里的信仰和艺术,不是对立,而是共生与欣赏。
我写下: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在乌鲁木齐,信仰和艺术彼此点亮。”
六、夜色乌鲁木齐:星光、歌声与万家灯火
夜幕降临,乌鲁木齐化为一片流光溢彩。天山的雪光在城市上空轻轻晕染,市区灯火璀璨。大巴扎、友好路、南湖、红山公园、地窝堡机场,流动着人群的欢声笑语。远处的高楼霓虹闪烁,近处的烧烤摊烟火正旺。
我独自漫步在友好路,街头艺人在弹唱,孩子们在广场追逐,老人围坐下棋。远望雪山,仿佛能听见古道上驼铃未远。天山与都市、民族与世界、历史与未来,在此刻完美交融。
我在《地球交响曲》的地图上郑重落笔:
“第331章,乌鲁木齐,记。
天山脚下,万族之城,
这是现代丝路与家国梦想的交响乐章。”
下一站,昌吉。
我要顺着天山北麓继续西行,走进昌吉回族自治州,去看农田绿洲与天山牧野的生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