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之际,方见真情。
幼子不顾危险亲身试药,为了留下他,又甘愿以命相随,康熙怎么能不感动?
面对帝位的诱惑,嫡子仍最挂念他这个汗阿玛,没被那些权势迷了眼,康熙怎么能不动容?
一场大病,让康熙元气大伤,可是,又让他那逐渐布满猜疑的心清明些许。
或许太子并没有觊觎皇位,或许太子还是那个保成。
胤祚呢?康熙只觉得安心,一如既往,这么爱他这个阿玛。
其他儿子,康熙当时病的厉害,没那些心思去瞧。
可他看着,老大他们也是很难过的。
人啊,病上这么一场,就会想很多乱七八糟的事。
有的没的,康熙都忍不住想。
太皇太后,何尝不是他的精神支柱?
玛嬷不在了……以后的路更要他自己走。
可是这次,想着胤祚那句儿子也需要他,康熙又坚定了一个想法。
孩子们需要他!
他不能倒下!
康熙感动的不能自已,胤祚劝他保重身体,一定要养好了再操心政务,康熙更是像泡在蜜罐里似的,还夹杂了一点酸。
他难得没那么勤政,稍稍放权,大多让太子去处理了。
康熙自己就待在乾清宫,慢慢的吃药,看书,享受天伦之乐。
胤祚也没有去上朝和办差了,就陪在康熙身边,还有孙子孙女们,太小的就没有抱来,可大些的,胤禔的两个女儿,胤禛的两个女儿,胤礽的女儿,胤祉的儿子……孩子们都来陪着康熙这个玛法说话。
康熙瞧着这些孩子,心中也有慰藉。
美中不足的就是孩子们很多都是恭敬有余亲近不足,胆子都太小了。
就布尼雅胆大,敢说话,康熙还赏了他不少东西,也夸了胤禔好几句会教孩子。
胤禔有点莫名其妙,这还用着说?
比你会教,汗阿玛。
他教的,胤祚,布尼雅,伊兰,多么好!
康熙觉得胤禔许久没得他夸奖,所以觉得诧异,还罕见的多说了几句好话。
这种日子过了大约一个多月,康熙都觉得很惬意,孩子们又争气又贴心,让他心中那个舒坦。
但康熙不知道的是——胤禔和胤礽大吵一架。
胤禔骂胤礽傻子,妇人之仁,错失良机!
胤礽说胤禔冷血冷肺,不顾父子之情,是欺君罔上,大逆不道!
俩人谁也不服谁,气急的红了眼。
胤禔是真的要气昏过去,太子?还不如换他来做,这时候父子亲情了,你算计的时候也没念着啊,等你汗阿玛下手就晚了。
胤礽也寸步不让,老大真傻还是假傻,有他如此作为的吗?汗阿玛是有过错,可当年的爱护也是真的。
胤禔戳胤礽心窝子,胤礽就戳他肺管子。
俩人这么骂了一通,才好好坐下来说话。
气都发干净了,就能谈正事了。
“你不能下手就让我来,你只要当不知道,我也当不知道,去……”
胤礽没好气的打断,“你去拦着六弟?”
就算他俩都能狠下心来,六弟可狠不下心来。
何况,到这一步,父子没有什么不可挽回的裂痕,胤礽真的下不去手。
他和老大不一样。
胤禔被打了一闷棍,这才不说话了。
他肯定不会去拦胤祚,这不是撬动他们兄弟关系吗?太子真阴险狡诈。
烦躁的搓着脑袋,胤禔恶声恶气。
“好了,都这样了,再说也无用,想着接下来咋办吧。”
其实,就算是胤禔满腹怨言,等康熙真的好转的时候,他还是有那么一点庆幸……汗阿玛活过来了。
胤禔真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真贱啊,胤禔,贱皮子还为他着想呢,人家也不为你想想。
俩人何尝不是当时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胤禔和胤礽相对无言。
“还按之前想的,太皇太后劝你,也劝我……老人家不容易。”
胤禔肩背一松。
“临了临了,也没法告诉她,不能让她安心的走。”
胤礽也别过脸去,“嗯……”
他心里也难受,疼爱他的乌库玛嬷,最后也不能让她安心。
但这件事,他和胤禔都向对方保证过……关乎两人的身家性命,自然不可大意。
“行了,多去看看汗阿玛吧,六弟天天陪着,人都累瘦了。”
胤礽也心疼,他有点不敢想象,要是这次汗阿玛没挺过来,六弟会怎么样?
“别让六弟夹在中间难做,咱们都是当哥哥的,别让我瞧不起你!”
胤禔站起身来,“谁也别想利用他。”
胤礽面色不改,“只有你是这样吗?当自己是个巴图鲁,逞什么英雄?”
“你最好顾好自己,别让六弟为你操心。”
胤禔冷哼一声,提步而去,脚下生风。
胤礽站在那,不理胤禔的疯话,活动活动手腕,继续坐下批奏折。
世上没有人比他更爱六弟了。
康熙心情好,病好的就快,日日乐呵着,听胤祚说那些八卦。
兴致上来了,康熙也说,说自己二哥福全,说自己五弟常宁,还能说说大臣家里边。
爱纳也陪在身边,侍奉的最是尽心,康熙很是感动。
汤药都是爱纳侍奉的,天天陪着,辛苦劳累。
胤祚和爱纳一唱一和,俩人让康熙那颗心,再轻松不过。
康熙也不提让女儿回巴林了,病慢慢的好了,还是留在身边。
就连康熙去上朝,从太子手中收权(胤禔又再次数落胤礽一遍,瞧瞧,感动不过三天),也没让爱纳回去。
这么一连在宫中住了小半年,爱纳在钟粹宫陪着荣妃,也不急。
最后,迎来的是晋升固伦公主的圣旨。
胤祚呢?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封赏的,康熙只能在还没影的孙子孙女上下手。
儿子有亲王位承袭,若是有女儿,那就封为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