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新生报道的老师为难地说道,“按照学校要求新生统一需要住校,这事我真做不了主,你找主任说说”。
带着孩子来到生物制药办公楼,在三楼找到主任办公室,主任姓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段时间忙碌新生的事情,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颜希敲门的时候,他还在看新生的资料。
这是时隔十年之后招的第一批大学生,大伙还是很期待的,就想着好好培养,让他们尽快能给祖国做贡献。
尤其是他们专业,不属于强势专业,各省录取的尖子生选择的都是那些经济、计算机等专业,所以报考学生更要多磨炼,要让大伙知道他们院也不差。
听到她的名字,钱主任马上想起她的基本情况,因为她是学院收到的唯一一个省状元,因为她自己院也是扬眉吐气了,谁说他们招不到好苗子。
一脸和气地听完她的情况,钱主任思考好一会,咬牙同意,接着道,“我可以答应你,但是你要保证不能因为这耽误学习”。
等她走了,钱主任叹了口气,多好的一颗苗,要被耽误了。他觉得颜希一个人照顾两个小孩子,血学业上肯定会受影响,本来院里讨论要重点培养她,看来是泡汤了。
家里有小孩子的都懂,晚上你不能不回家吧,但他们专业是要进实验室的,这样的工作注定没法按时回家,通宵更是家常便饭。这不是说克服就能克服的。
钱主任那略带可惜的眼神,颜希也看到了,现在解释是无力的,还是用事实说话。
新生报道三天的时间,颜希是第一天报道的,第二天来到华大附属小学,找到校长办公室,出示自己的新生证,说道,“校长,我是今年的新生,这是我两个孩子,在我们那读三年级,这次跟着我来首都,希望能在贵学校读书”。
校长扶了扶眼镜,“按照规定,是可以在我们学校就读的,这两个孩子才几岁,就读四年级,要实事求是,别孩子跟不上进度,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种质疑的目光也不是第一次了,颜希直接没吭声,把舞台交给小路,就见小路熟练地把自己的成绩单、发表期刊等材料递过去,“校长,我叫姜路,今年七岁,这是我妹妹,姜华,五岁,您手上是我们两个成绩单还有发表的文章”。
“另外,我们还会两门外语,三门乐器,而且已经自学完小学课程,您要是有顾虑,可以当场考我们,咱们用实力说话”。
还是那就话,校长在工作岗位上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这学生说的是不是真话,水平怎么样,一眼就能判断出来。
虽然按照上级要求,华大学生的孩子他们必须要接收,但优秀的和普通的,得到的待遇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校长还是拿来一套四年级的试卷,等阅完卷看到都是一百分,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
小路介绍的时候提到的两门外语,校长也安排老师过来测试,已经是入门级别了。
老师们看着小路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慈爱,尤其是花花,长得可可爱爱,跟个洋娃娃似的。
英语老师是个没结婚的姑娘,眼睛里冒着光,这不就是自己梦中孩子的样子,突然有了结婚的冲动。
校长更是满意,这两个孩子是从小地方来的,但这水平秒杀学校大部分的学生,那智商低不了,后面双方高高兴兴的办好入学手续。
吃完早饭,颜希骑着自行车去学校上课,小路他们也背好书包去学校,到了生物制药一班,教室里已经有不少学生了,颜希找了个角落坐下,这是开学第一天,辅导员一会过来开会。
她坐下后从包里拿出书看着,不知道的是她进门的时候,就吸引了班级的所有人的目光,为什么呢,实在是太漂亮了。
穿着打扮一看家里就差不了,不少男同学蠢蠢欲动,但碍于刚见面,还有点不好意思。
等人到齐了,辅导员笑呵呵走了进来,“同学们,欢迎报考华大,欢迎来到生物制药学院,我叫张涛,是你们的辅导员,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这样,大伙先来个自我介绍吧,彼此熟悉一下”。
能考上华大的说是天之骄子也不为过,大伙大大方方地起来做自我介绍,陌生感开始消除,气氛也变得热烈起来。
她们班级一共三十人,二十个男生,十个女生,年龄在大的都三十岁了,最小的十七岁,通过穿着打扮和脸色就能初步判断各自的情况。颜希被归到家境好没受过苦的娇小姐那类。
她这段时间还是很忙的,虽然她掌握的知识和信息远超当代,但之前研究所让她明白,现在和后世有很大的知识差。
最近她除了上课,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了,就是想了解现在知识到底处于什么水平,也好开始自己的研究,科研不是凭空想象的,需要无数知识的支撑。
想象一下,种子还在土里没发芽,你就研究怎么采摘果实,这中间出芽长高的护理过程要是不清楚,摘取果实就是空中楼阁。
要问她从后世来,这些知识定理不是都知道吗,直接拿出来用不就行了。
这是真实的世界,国家有很多天才和大拿,你要是在一个领域有所突破,那是天才领路人,但你在相关多领域连连突破,别人用一辈子研究出的理论你张嘴就来,大伙不是傻子,你想想会不会怀疑你。
科研这项工作,就是靠着天才们一年又一年不懈的研究,才慢慢推动的,根本不可能遍地开花。
她不住宿舍,每天独来独往的,不知道关于她的谣言已经满天飞了。这还要从开学那天说起,颜希出场抢尽了风头,班里有一个穿着长相一般的女生张凤英,当时心里就骂了一句狐狸精。但不知道她具体什么背景所以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