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倒计时归零,终端刚跳出“反向追踪已激活”的提示,下一秒,警报红光骤然闪烁。
林晚瞳孔一缩,手指迅速划过界面。一条紧急推送弹出:项目b区环境监测系统报警,检测到硫化氢浓度超标,自动触发疏散协议。
她立刻拨通苏悦。“不是真实泄漏。”苏悦的声音紧绷,“是逻辑注入,攻击源伪装成内部传感器信号,但我们查不到初始入口。”
“人群呢?”
“已经聚集了,至少六十人,有人带头喊话,说我们在做高危实验。”
林晚抓起外套就往外走。主控室的灯光映在她脸上,冷白一片。她没再看屏幕,也没多问一句。
车在半路被堵住。前方道路已被临时封锁,警戒线拉起,但人群并未散开,反而越聚越多。隔着车窗,她看见几个穿深色夹克的人站在围栏外高声质问,手里举着打印的A4纸,上面写着“还我安全家园”。
她推开车门,逆着风走进人群。
现场嘈杂,扩音器的声音反复播放着断章取义的录音片段:“……无法排除长期辐射影响……数据未公开评估……”围观者中有老人、抱着孩子的妇女,还有下班路过被吸引的年轻人。安保人员试图劝离,却被指责为“掩盖真相”。
林晚没有靠近警戒线,而是绕到侧面,借着路灯和施工塔吊的光影遮掩,悄然靠近一名正在煽动情绪的男子。那人正挥着手臂大喊“他们想拿我们当小白鼠”,脖子青筋暴起,看起来愤怒至极。
她凝视他的眼睛。
精神一沉,“心灵洞察之镜”开启。
画面闪现——对方脑海中浮现的不是担忧或恐惧,而是一段重复指令:“持续十五分钟,重点刺激家庭群体,收到撤离信号后立即离开。”还有时间倒计时,悬浮在意识深处,像闹钟设定。
职业闹事者。
能力关闭,太阳穴微微抽痛。这是今天第三次使用,不能再有第四次。
她退后两步,掏出随身记录仪,打开投影功能,将一段实时数据投在围栏的金属板上:空气成分、pm2.5、电磁辐射值、水质检测结果,全部滚动刷新。
没人注意到她。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清晰:“现在显示的是过去十分钟的环境数据,每一项都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人群安静了一瞬。
她往前走了几步,站到灯光下。“我是林晚,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如果真有危险,我不会站在这里说话,更不会让我的团队每天待在工地。”
一个中年女人抱着孩子走出来,声音发抖:“你们以前也说过没问题,可后来那家化工厂……”
林晚点头:“你说得对。过去有人骗过你们,所以你们不该轻易相信任何人。”
她调出另一组画面——项目每日巡检记录、第三方机构检测报告、员工健康档案摘要。“这些数据从开工第一天起就在更新,任何人都能申请查阅。如果你担心,我可以现在带你进去看监测设备。”
女人愣住,没再说话。
林晚的目光扫过人群,落在角落一位蹲在地上安抚小孩的母亲身上。孩子咳嗽了几声,她眉头紧锁。
她走过去,蹲下,与那位母亲平视。
凝视她的眼睛。
“心灵洞察之镜”再次启动。
一瞬间,她看到的不是愤怒,而是深夜里翻来覆去的焦虑:“孩子去年肺炎住院三次……是不是住得太近了?可搬家要花多少钱……没人告诉我们实情……”
画面褪去。
林晚从包里拿出一张卡片,递过去:“这是我们二十四小时应急热线,也是我的个人号码。如果你的孩子再不舒服,打这个电话,我会安排医生上门检查,费用由项目承担。”
女人迟疑地接过。
“我不需要你相信我。”林晚说,“你只需要知道,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会来。”
人群开始松动。有人低头查看手机里的数据截图,有人小声议论,还有人默默收起了横幅。
苏悦的消息在这时传来:“伪造信号源切断了,但社交平台上‘毒气泄漏’的话题热度正在上升,转发量三分钟翻倍。”
林晚站起身,走到围栏前,面对剩余仍未离开的人。
“我知道你们怕的不是数据,是后果。”她说,“怕孩子生病,怕房价跌,怕有一天醒来,发现生活已经被改变,而没人征求过你的意见。”
她顿了顿,“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设立了社区联络组,每两周召开一次居民说明会。上个月的会议记录,现在就能查到。如果你没收到通知,那是我们的错。”
人群中有人点头。
“今天的事,我们会彻查。是谁伪造了警报,是谁组织了这场混乱,都会公布。”
她抬起手,指向身后高耸的施工塔楼:“这栋楼里将来要建的是城市生态数据中心,不是实验室。它的第一个服务项目,就是为周边五个社区提供免费空气质量预警和儿童呼吸健康监测。”
风忽然停了。
远处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离街角。
林晚没有追,也没有下令拦截。她只是盯着那辆车消失的方向,握紧了手中的终端。
苏悦又发来一条消息:“技术组刚发现,这次攻击利用的是上周版本更新时遗留的日志接口。本该封禁,但负责模块交接的工程师漏了这一项。”
林晚闭了闭眼。
漏洞不是意外。
是有人故意留下的。
她转身看向仍未完全散去的人群,几名保安正协助一位老人登记联系方式。那位抱孩子的母亲还站在原地,低头看着手中的号码卡。
林晚走回警戒线内侧,打开内部通讯频道。
“通知所有现场人员,接下来十二小时实行双人核查制,任何对外发布的数据必须经两名以上负责人确认。”
“调取过去七十二小时所有进出工地的人员记录,重点排查外包技术支持名单。”
“联系法务组,准备对发布虚假信息的账号提起诉讼。”
命令下达完毕,她靠在围栏柱上,仰头看了眼施工塔楼顶端的探照灯。
光束扫过夜空,像在切割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她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终端边缘。刚才那个撤离的黑车,车牌被泥污遮盖,但右前灯有一道裂痕——她在陈启明团队上周提交的车辆备案表里见过同样的损伤记录。
还没等她进一步思考,前方人群突然一阵骚动。
一名年轻男子冲破外围,举起手机大声质问:“你们说数据公开,那为什么昨天凌晨三点,你们的服务器还在向境外传输加密文件?!”
他身后几个人立刻响应,举起拍下的截图。
林晚目光一凛。
那张图,是伪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