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屏幕上的波形样本刚被同步至分析组,林晚的手指还悬在回车键上方。下一秒,三块副屏同时弹出红色预警框——东城、南郊、北新区,三个项目推广点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报异常。
她没有起身,只是将座椅向前推了半尺,视线扫过每一条实时更新的消息流。合同中止、场地清退、合作方失联,事件彼此孤立,但发生间隔不超过十七分钟。这种节奏不像巧合。
她调出时间轴图谱,把昨晚东区变电站b3通道的信号记录拖入同一界面。两组数据叠加后,清晰呈现出一个规律:每一次异常通讯结束后,十二小时内必有外部动作跟进。而这一次,信号再现才过去十一小时四十三分。
林晚按下内线通话键:“苏悦,我要赵铭接下来两小时的公开行程。”
“他半小时后有一场行业闭门会,线上直播,只开放视频入口。”苏悦的声音很快传来,“权限审核严格,普通媒体进不去。”
“准备接入设备。”林晚说,“找人混进去,带高清摄像终端,角度必须能捕捉面部细节。”
电话挂断后,她切换到市场数据库,输入七家涉事单位的注册编号。系统自动关联资金流向时,她注意到其中五家在过去半年内都接受过同一家咨询公司的专项补贴。那家公司名义上独立运营,实则由赵铭早年扶持的一名旧部代持。
这还不是全部。她在地图上标出七家单位的位置,连线后形成一个不规则环形,恰好包围联盟目前主推项目的三个核心试点区域。这不是随机干扰,是精准卡位。
直播接入用了十三分钟。画面稳定后,赵铭出现在右侧三分之二处,穿着深灰西装,语气平稳地谈论行业协作的重要性。林晚戴上降噪耳机,把镜头拉近到眼部区域,手指轻轻搭在太阳穴位置,开始集中注意力。
当赵铭说完一段话停顿的瞬间,她启动了“心灵洞察之镜”。
视野骤然变化。对方的瞳孔仿佛成了窗口,信息如潮水般涌入:一张名单浮现在脑海中央,标注着七个名字和对应的行动指令;下方是一段未发送的文字草稿,写着“切断资源链,逼其内耗”;再往下,是一个加密频道的登录界面,倒计时显示下次信息交换将在六小时后进行。
六十秒时限转瞬即逝。能力关闭的刹那,林晚感到一阵轻微眩晕,但她已经看清了结构——赵铭并未亲自出面,而是通过一个隐蔽通讯网协调多方势力,形成非直接对抗但持续施压的局面。这些人不是主力,却是最擅长制造麻烦的边缘角色。
她立即调取法律档案库,确认其中三家单位曾因违规竞争被行政处罚,另两家则涉及虚假宣传纠纷。这些人选不是随意拼凑的,而是专门挑出有过前科又未被彻底清算的角色,既能行动,又不会立刻引发监管注意。
此时,社交媒体开始出现新动向。一段短视频在本地生活平台上迅速扩散,标题为《某科技项目深夜测试致居民失眠》,画面里是几栋老旧住宅楼,窗户晃动,有人站在阳台上喊叫。视频无时间戳,也未标明具体地点,但评论区已被统一话术引导:“早就说这项目有问题!”
林晚点开上传账号,发现注册时间不足二十四小时,绑定手机号为空号。典型的水军操作手法。
她打开指挥系统,下达三条指令。第一条转发给法务组:“对当前传播的‘居民投诉’视频启动侵权核查,追溯上传路径,申请平台冻结相关账号集群。”第二条发往市场团队:“启用备用合作清单,优先联络城西与开发区的社区服务中心,绕开封锁区域开展小范围技术演示。”第三条直达科研组:“加快漏洞修复进度,争取七十二小时内发布升级公告,附第三方检测报告。”
做完这些,她靠向椅背,目光仍停留在主屏幕上。赵铭的动作比预想中更快,而且不再局限于隐藏行踪或设置陷阱,转而利用现有规则缝隙发动多线围堵。这种方式不留直接证据,却能不断消耗联盟的推进效率。
更关键的是,他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手,说明已经察觉到某些异常。或许是对东区信号泄露有所警觉,又或许是监测到了调查组的活动痕迹。无论哪种,都意味着对方正在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压制。
她拿起平板,重新查看刚才截取的心理片段。那份名单里的第七个名字被特别加粗,备注栏只有一个词:“关键支点”。这个人尚未暴露身份,但显然是整个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林晚正准备标记该目标为重点追踪对象,副屏突然跳出一条系统提示:第七家单位的实际控制人刚刚拨通了一个境外号码,通话时长四十九秒,基站定位位于市中心商务楼顶层。
她立刻调取该楼宇近期访客记录,发现过去一周内,有两名身份不明人员多次出入设备间,均以“网络维护”为由登记。而该楼正是联盟原定下周签约的合作办公场地之一。
林晚站起身,走到战术沙盘前。她将新增情报逐一标注,七家单位的分布图逐渐显现出新的含义——它们不只是障碍,更像是试探。每一次施压都在观察联盟的反应模式,记录应对顺序与资源调配方向。
这才是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阻止项目落地,而是为了摸清决策机制。
她走回座位,重新连接苏悦。“通知外勤组,不要接触那栋商务楼的任何人员,也不要追踪通话记录后续流向。”她的声音很轻,“让他们保持正常出入,我们只做记录,不做干预。”
“为什么?”苏悦问。
“因为现在收手,反而会引起怀疑。”林晚盯着屏幕上仍在跳动的数据流,“他们想看我们会怎么反击。如果我们按常规处理,就会落入他们的观察框架。但如果什么都不做……他们才会真正紧张。”
她说完,关掉直播窗口,顺手将赵铭的影像截图存入加密文件夹。这张脸平静无波,可就在几分钟前,她已看穿其背后运转的整张网络。
终端震动了一下。技术组回传消息:初步比对完成,b3通道捕获的信号波形与前世t7-319协议残段匹配度达百分之八十九。虽有加密方式迭代,但底层编码逻辑一致。
林晚指尖在桌面上敲了三下。
节奏依旧稳定。
她打开通讯列表,找到那位提出“影子追踪”的技术员,发送一条简短指令:
“调取全市过去十二小时内所有商业楼宇的电力负荷异常记录,重点筛查与信号出现时段重合、且具备高频数据传输条件的节点。”
发送完毕,她摘下眼镜,用指腹按压眉心。连续使用“心灵洞察之镜”带来的疲惫感开始浮现,但她不能停。
屏幕右下角,一条新的舆情警报悄然弹出:
某地方论坛出现匿名帖,声称掌握“联盟项目资金挪用证据”,并附有一份模糊的转账截图。
林晚重新戴上眼镜,目光落在那个尚未揭晓身份的“关键支点”上。
她知道,对方正在等着她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