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北京城破的硝烟尚未飘至南京。媚香楼的雕花窗棂外,秦淮河水泛着胭脂与火把交融的暗红色。李香君指尖蘸着凉透的茶汤,在案几上反复画着桃花——昨夜她刚用这把湘妃竹骨折扇,砸破了阮大铖家奴的额角。扇面溅了血,几点猩红晕在绢质桃花瓣上,像未干的泪。
“侯郎回不来了。”她突然攥紧扇骨,指甲掐进竹篾的裂缝,“北边传讯说,他跟着史阁部困在扬州……”
角落里传来一声嗤笑。钱谦益的皂靴碾过满地撕碎的《复社文编》,羊脂玉佩在昏光里晃荡:“史可法?他正用扬州八十万百姓的性命,向幽冥当铺换守城三日呢!”
子时打更声未落,李香君抱着染血的桃花扇跳进画舫。船头灯笼陡然转绿,火光映出水面浮动的柏木柜台——当铺竟藏在秦淮河的倒影里。
“典当物:复社百年文脉。”她将扇子按上柜面,绢面血迹突然游动如活虫,“求什么?”柜台后传来冰冷的询问。
“求侯方域活着走出扬州!”
夏代龙玺“咔”地盖在甲骨文当票上,扇面桃花瓣簌簌剥落。钱谦益的阴嗓门却从岸上追来:“蠢货!史可法典当扬州市井魂时,早把侯朝宗填进‘三不收’的将死名录了——”
扬州城头,侯方域的儒衫被火药熏成焦布。他眼看着史可法将一瓮骨灰撒向夜空,那是用全城孩童乳牙炼的“人牲灰”,正换取守城火炮自动填弹。
“阁部!西城有地道可……”话音未落,史可法反手将匕首扎进他肩胛。血滴进祭坛凹槽,城头火炮竟调转炮口对准明军!
“对不住,侯公子。”史可法眼底爬满青纹,“当铺要收‘忠臣血肉’抵债……”
剧痛中,侯方域怀里的桃花扇突然发烫。扇面血桃疯长成藤蔓捆住史可法,扬州城所有火炮瞬间炸膛!
南京仪凤门前,李香君抓着焦黑的扇骨呕血。钱谦益拽她上马车:“清军破城了!快随我去降……”
车帘忽被利刃劈开。
阮大铖的辫子悬着七颗复社文士头颅,染血的戏袍在风中翻飞:“钱牧斋!你向当铺告密侯方域行踪时,可想到今日?”弯刀砍向钱谦益脖颈的刹那,整辆马车突然离地飞起——
秦淮河竟漫过城墙!
浊浪间浮出白骨巨舰,桅杆挂着“郑”字蟒旗。甲板上走下一个瞳孔湛蓝的少年,腰间倭刀挑着幽冥当铺的灯笼:“李姑娘,您典当的文脉化作了泉州船厂的龙骨。”他踢开脚边清军浮尸,“郑森奉家父之命,接应血契之人。”
骨舰冲破长江浓雾时,李香君蜷在船船舱给侯方域包扎。他肩胛伤口里嵌着半片扇骨,细看竟是微雕的《留都防乱公揭》。
“史阁部临死前塞给我的。”侯方域苦笑,“他说当铺掌柜早看透阮大铖——那奸贼用《燕子笺》戏本典当,换复社成员的生辰八字!”
船身猛震。郑森踹门而入,倭刀指向海面——浓雾散处,阮大铖竟站在清军楼船龙头像上,手中《燕子笺》稿纸化作万千火鸦扑来!
“让他烧。”李香君突然将残扇掷进火盆。
扇骨燃尽的刹那,整片海域响起复社文士的诵读声。火鸦哀鸣着坠海,阮大铖的辫子陡然勒紧自己脖颈,眼珠凸出如金鱼:“你们……竟用百年文脉……换一次顺风……”
【幽冥档案·卷五·第一百一十九契】
当票编号: 崇祯甲申·桃字拾玖
典当物: 复社百年清议文脉(载体:桃花扇)
所求: 侯方域生离扬州
代价: 复社成员集体失忆;郑氏海船获文魂龙骨
星应: 文昌星黯,主华章断绝
违约罚则: 血桃缚主,文脉反噬
骨舰泊靠厦门时,朝霞染红了海水。李香君望着海滩上操练的郑家军,忽然问:“那些文章……当真全忘了?”
侯方域迷茫地眨眼:“姑娘说的文章是?”
她笑着摇头,将最后半截焦黑扇骨抛进海浪。咸风卷来几句零碎戏文,像是《牡丹亭》的调子——那是昨夜幽冥当铺取走文脉时,漏进她耳中的残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都付与……断井颓垣……”
郑森腰间倭刀突然嗡鸣。少年望向深海,那里浮起柏木柜台的虚影,柜面烙着新契的甲骨文:
“弘光元年,收南明文魄抵清军三屠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