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贵嫔夺宠,被甄嬛视作耻辱,而丽贵嫔收留了她宫中出走的康禄海师徒,更是引来了甄嬛的不满,甄嬛将小允子提拔做了总管太监,小允子便自以为和康禄海一样平起平坐了。
这月十五,皇帝宿在凤仪宫,皇后用梅妃杨贵妃事试探皇帝的心意,“梅妃,又是梅妃!甄氏她配和梅妃相比吗?她不过和柔则有几分相似,也配你们一再提及吗?”
皇帝恼火,遂离开了凤仪宫,在仪元殿独宿,皇后心惊胆战了一夜,确认皇帝只是在仪元殿歇息了,没有去任何地方,才放下心来,只要皇帝初一十五没有去别人宫里就好,就算保全了她皇后的颜面。
不过莞嫔还是得宠了,四月初是莞嫔的生辰,莞嫔还没侍寝,不用拜见皇后,宫中交好之人不多,便请了惠嫔沈眉庄,还有偏殿的史移芸和方淳意来庆祝,自从甄嬛痊愈,史移芸和方淳意就搬回了棠梨宫,本来甄嬛独住的棠梨宫就瞬间变得拥挤起来。
甄嬛虽然还没得宠,但到底比史移芸和方淳意位份高,两人自然不会错过交好的机会,沈眉庄还安排了乐人演奏,歌声传唱到皇帝耳中,皇帝感叹,可惜了,见识过陵容的嗓音,这些就不能入耳了。
皇帝为过生辰的莞嫔送了赏赐,但却召幸了嘉嫔安陵容。
众人开始迷惑起来,许是皇帝智商在线了,想试探甄嬛一番,甄嬛究竟知不知道自己皇帝的身份,是知道了在欺君,还是真的以嫔妃的身份,倾慕自己这个“清河王”。
皇帝的心思,也离不开宫中的议论,议论甄嬛好手段,装疯卖傻吸引了皇帝,自然没有想找死的,说甄嬛是红杏出墙了,加之令娴几次茶言茶语,说起甄嬛女中诸葛的名声,皇帝不由得动摇,甄嬛究竟是自己偶然得到的纯元替身,还是精心布置好,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工于心计之人呢?
皇帝转而宠幸丽贵嫔和陵容,发现太后和皇后对此有些心急了,难不成是她们为自己安排的?
“令娴你最是聪慧,朕有一事,还要问问你的看法。”
“臣妾并非聪慧,只是博览古今,也略学得前人的一些智慧罢了,陛下请讲。”
“朕,从前有一心爱之物,是朕好不容易得来,挂在仪元殿内多年的千里江山图,只是可惜,一朝失火,千里江山图毁于一旦,后又能工巧匠,为朕做出了一幅一模一样的千里江山图来,可是朕知道,真正的千里江山图,早已回不来了。”
皇帝用了一个比喻,其实真正的千里江山图,前朝的时候已经不复存在了,皇帝的指向很是明确,就是纯元皇后和莞嫔。
“陛下早已知道,烧毁的东西,再也不能回来,即便挂上一模一样的东西,也只是赝品罢了,只是将心比心,臣妾也有用了多年却被打碎的物品,后来偶然得到一模一样的,就欺骗自己珍宝失而复得,臣妾便会好好珍藏起来,用能工巧匠,铸造一个盒子,存放起来,免得再出现意外,被外力所改变了。”
令娴知道,皇帝这是把甄嬛当替身了,但是谁又能保证,甄嬛以后会不会逐渐取代纯元的位置呢?所以令娴给了两个方案,一个就是在强调,甄嬛只是个赝品,仅此而已。
另一个则是在说,好好守着你的替身过一辈子去吧,不是,是在说,甄嬛总是和纯元皇后不一样的,她是嫔妃,她若是因为样貌得了盛宠,注定会野心勃勃,和皇帝心中的柔则形象偏离起来。
“被外力所改变?”皇帝不解。
“臣妾说的,是猫啊,幼时曾得过一个乖巧可爱的狸奴,可惜后来长大,狸奴老去病死,后来又得了一狸奴,可惜虽然样貌相似,却生性乖僻,挠花了臣妾弟弟妹妹们的脸,臣妾也只得将其送走,连带着原本还心心念念的狸奴也不怀念了。”
皇帝沉默不语,如果过于宠爱甄嬛,会不会破坏他心目中纯元的形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