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京城的宫墙染成暗红。楚君逸在书房内反复研读密报,烛火摇曳间,纸上\"亲王谋逆,里应外合\"的字迹刺得他双眼生疼。苏锦璃端着汤药进来,见丈夫紧锁的眉头,轻声道:\"先喝口汤,囡囡在后院调试新做的机关弩,这次加了连发装置。\"
话音未落,念安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发间还沾着木屑:\"父亲!我把诸葛连弩改良了,一次能射出十二支箭!\"她将弩机放在桌上,兴奋地演示,\"而且换了更轻便的材质,女兵也能轻松使用!\"楚君逸摸了摸女儿的头,眼中满是欣慰,却也难掩忧虑:\"如今朝中亲王勾结外敌,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次日早朝,朝堂气氛凝重如铅。亲王站在班列之首,言辞咄咄逼人:\"楚将军拥兵自重,在边关屡屡挑起战事,分明是意图谋反!\"他呈上伪造的书信,\"这是楚将军与西域可汗的密信,铁证如山!\"新皇看着书信,脸色阴晴不定。
楚君逸出列,神色镇定:\"陛下,此乃奸人伪造。臣在边关缴获的西域密信中,倒是发现了与朝中某位大人的往来信件。\"他示意暗卫呈上证据,信件中清晰记录着亲王与西域可汗密谋篡位的计划。亲王脸色骤变,却仍强词夺理:\"这...这分明是楚家的栽赃!\"
就在此时,苏锦璃带着念安闯入朝堂。念安捧着个木匣,里面是从西域战船上缴获的秘药与密信。\"陛下,这些证物足以证明亲王的狼子野心!\"苏锦璃声音清亮,字字铿锵。新皇看过密信,勃然大怒,下令将亲王拿下。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亲王一党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他们暗中煽动御史弹劾楚家,称其\"挟功自重,干预朝政\"。街头巷尾再次流传起谣言,说楚家意图谋朝篡位,百姓人心惶惶。
楚府内,一家三口围坐在书房。苏锦璃将收集到的谣言纸条铺在桌上,分析道:\"这些谣言都出自城东的几家茶楼,幕后之人定是想扰乱民心。\"念安咬着笔头,突然眼睛一亮:\"母亲,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我在茶楼里布置机关,等那些传谣的人一来,就...\"她狡黠地笑了笑,比划着机关的运作方式。
楚君逸点头:\"此计可行。但我们还需稳住军中人心。西域联军随时可能再次进犯,而朝中暗流涌动,我们必须内外兼顾。\"他看向妻女,\"璃儿负责朝堂周旋,囡囡协助你;我明日便返回边关,加固防线。\"
深夜,苏锦璃为楚君逸收拾行囊,将新制的解毒丸和提神香囊放进他的包袱:\"边关凶险,万事小心。\"楚君逸握住她的手:\"你和囡囡在京城也要注意安全。那伙人不会善罢甘休。\"两人相视而笑,眼神中满是信任与牵挂。
次日,楚君逸启程边关。苏锦璃和念安则开始实施计划。她们乔装成普通妇人,潜入城东茶楼。念安悄悄在桌椅、梁柱间布置机关,苏锦璃则与茶楼老板攀谈,套取情报。果然,没过多久,几个鬼鬼祟祟的人进了茶楼,开始散布谣言。
\"你们听说了吗?楚将军要谋反啦!\"其中一人故意大声说道。话音未落,念安触发机关,天花板上突然洒下荧光粉,将几人照得清清楚楚。茶楼内顿时一片哗然,百姓们认出这几人是生面孔,纷纷指责。苏锦璃趁机站出来,揭露了他们的阴谋。
然而,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暗卫传来急报,西域联军趁着楚君逸刚到边关,发起猛烈进攻。与此同时,京城内亲王余党蠢蠢欲动,企图在城中制造混乱,接应外敌。
楚君逸在边关指挥作战,苏锦璃和念安则在京城组织百姓和暗卫,防范内乱。念安将改良的机关弩分发给守城士兵,亲自指导他们使用。苏锦璃则穿梭于各衙门之间,稳定朝局,调配粮草支援边关。
战场上,楚君逸发现西域联军的布阵暗藏玄机。他们采用了一种奇特的阵法,能相互呼应,攻守兼备。楚君逸仔细观察,终于发现阵法的破绽在东南角。他立即调整战术,集中兵力攻打此处。
与此同时,苏锦璃在京城识破了亲王余党的暴动计划。她带领暗卫提前埋伏,将叛军一网打尽。念安则带着一队士兵,用机关弩击退了试图趁乱攻城的小股敌军。
经过一番苦战,楚家军终于在边关取得胜利,西域联军败退。京城的危机也顺利解除。当楚君逸凯旋而归时,看到妻女平安,心中满是欢喜与骄傲。
楚府内,苏锦璃为楚君逸接风洗尘,念安兴奋地讲述着自己在京城的\"战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温馨而和睦。然而,楚君逸知道,这场斗争远未结束。暗卫送来的新密报显示,西域可汗仍在集结兵力,而朝中也还有残余势力蠢蠢欲动。窗外,夜色渐深,新的挑战,正在黑暗中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