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就过去了半年,马上就要到年底。
去勘探水利的官员们都陆续的回归。
这些人辛辛苦苦,做成了这件大事,让朝中赞叹不已。
圣上龙心大悦,给他们都升了品级。
这些人很是激动,果然郑大人说得对,跟着王大人用心做事,升官不是难事。
他们还一起把这次勘探的事情写了一本水利着述。
圣上看过之后,还让人给他们印刷出书。原来的书稿他还命人藏进了皇家藏书阁。
这个新年,这本书就是最为火爆的东西。
很多人家都买了一本,这可是圣上亲自鉴定过的,是他老人家都收藏的东西。
他们为了出门聊天的时候有个话题,也要跟风买上一本,仔细的看一看。
这样出门交际聊天的时候,也能够接上别人的话题,不至于被人嘲笑。
王信没有买,郑大人送了他一本,这可是他们几人的心血作品,他很是不好意思的让王大人斧正。
他仔细的看了很久,虽然很多东西不是很明白,可是无可厚非,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和水经注有共同之处。
王信非常不吝啬的表扬了郑大人他们。
众人都美滋滋,他们被王大人表扬了。
天下很多人都看过王大人的书,他们也是王大人的书迷啊。
此时能够得到自己偶像的肯定,和出书一般让人高兴。
这本书后来成为了大盛朝水利工程的指导书籍之一,郑大人他们也真的用这种方式名垂千古。
过年的时候,王信也给工部的工匠们放假,还特别给他们发了很多福利物品。
最近玻璃制品制作进展很快。
王信觉得这些东西要想卖得好,必须要有代言人,玻璃窗和玻璃镜的代言就是圣上和皇后。
这一事不烦二主,正好还是让圣上一家子继续代言就好。
正好年礼他就送玻璃制品。
什么玻璃杯,玻璃水壶,玻璃小玩意等等,都送,既省钱又有特色,完美。
于是新年献礼的时候,圣上收到了来自王信送的玻璃杯具一套,玻璃十二生肖一套,以及玻璃的炕桌两扇。
圣上惊喜不惊喜不知道,反正户部张尚书大大的惊喜了,这是玻璃厂焕发了新机。
他本来还发愁这玻璃窗不好卖了,没想到年轻人脑子转的快,这就有新鲜花样子了。
其实也不是王信脑子转的快,以往这些工匠们生活没有奔头,上头让怎么做就怎么做。
大家不愿意打开思路,反正这银子赚到了也到不了他们兜里。
如今有脱离贱籍,后代子孙也能成为良民的可能性,他们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不少。
不光是王信提出的那些设想,就连王信想不到的地方,他们也能开发出来。
有一个工匠别开生面的烧制了一台玻璃的琴。王信让人给这琴上弦试音,然后送给了皇后娘娘。
还有一个工匠烧制了一套玻璃的棋子和棋盘,王信送给了太子殿下。
反正他们一家三口都是这些东西的代言人。
为此王信还特意给几个大工匠请功,让他们脱离匠籍,成为雇佣匠人。
圣上很是痛快的批准了。
这下子,这工匠改革第一炮真的打响了。
所有的匠人们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那内卷的程度,王信都害怕。
年礼之后,也有几个表现出色的匠人被放了籍。
王信觉得这个开端真心不错,这哪里是开了一个小口子,这分明是一股逐渐壮大的水流。
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所有的工匠们都有自己的一条互通消息的通道。这样的结果绝对是众多的工匠们都想要的好日子。
所以这也带动了各种农具的改造和武器的改造。
王信在玻璃制品厂能不断创新之后,就开始紧盯军工的制作,若要强国,军工必须要领先于世界。
王信要的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更好的改进,尤其是土枪土炮的制造。
这个投入多,还不一定就会有合理的产出。
就在王信对于农业和军工紧盯的时候,土水泥终于在年后开春的时候,试验成功。
试验场地就是工部的一条路,被工匠们用水泥铺好了。
路两边还有水泥砌成的花坛,都雕刻了精美的花纹,反正比现代的那种光秃秃的花坛子要好看太多。
王信心中赞叹,这工匠们真是审美在线,这古代的建筑真的精美。
路既然是铺好了,自然是要请圣上来验收。
工部尚书亲自来勘探过之后,就主动去请圣上去了。
王信带着这次的功劳大的官员和匠人们等待圣驾降临。
当然了,他们不光是请了圣上,还有六部的高官。
圣上到达的时候,王信已经备好马车,这样的路必须要体会一番才能知道它的好赖。
圣上看着这平滑的路面,刚开始还以为是用石头铺的,等仔细看过了,才发现不是石头。
他顿时明白,这应该就是王信新鼓捣出来的好东西。
他笑呵呵的对王信说:“这就是你弄出来的水泥做的?”
王信忙回答:“正是,圣上和太子殿下可以亲自实验一番。”
圣上点头,和太子坐进车内,有两个侍卫给他们驾车。
果然是平滑的几乎没有任何的颠簸。
王信自然不是只实验马车,他还让圣上实验了三轮车。
同样前行的平稳快速。
圣上很满意。
“诸位爱卿,随着朕看一看这水泥是如何铺路的。”
王信早就留着一处地方,让圣上和诸位大人们亲眼看了如何铺就道路。
圣上大喜:“不错,这东西若是全国使用,这道路岂不是都能平坦,以后去哪里岂不是要省却很多时间。”
王信点头回禀道:“圣上,这东西虽然是好,可是实在是污染很大,这个工厂必须要建造在人少的地方。且所有的工匠要戴口罩。以免被粉尘伤害肺部。”
圣上痛快的答应:“可以,选址交给你就是。利润你打算如何?”
王信恭敬回答:“圣上,这利益自然是由您来分配。只是工部研制的东西多,需要的资金也多,臣请求能够得到三分利润用于工部的发展。”
圣上心情很好,可是他也没有准备真的给工部三分利。
他笑道:“这样吧,二分利润归工部发展,一分给朕的私库,七分归国库。”
户部张尚书此时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东西能有多少利润,都是土,能卖多少钱。
还需要修路,这都是要掏户部的钱。
工部要留下二分利润,他没吭声,以后工部再来要钱他就以这个推拒。
后来他差点要穿越回来掐死此时的自己。
这么大的利润,二分啊,都给了工部,可是心疼的他直抽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