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之后,史浩霖立马就把自己的考试的答题内容默写下来拿给王信看。
王信看完,还是比较满意自己的教学效果,笑着看着忐忑不安的史浩霖说道:“管你这试卷,三甲可保,二甲可期。”
史浩霖大喜:“姐夫,真,真的吗?哇,都是姐夫教导的好,要不是姐夫,弟弟我早就止步于乡试了,连个举人都难。”
王信笑:“成功都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是你自己勤勉。”
“不不不,都是姐夫的功劳,弟弟这辈子就跟着姐夫走,以后姐夫让我如何我就如何。”史浩霖泪眼汪汪,拍着胸脯诉忠心。
一旁等着的史浩杰这个气啊,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他上前一步,非常诚恳地对王信说:“姐夫,你也看看我的答案。小弟也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愧对姐夫的教导。”
王信脸上笑意更甚,接过他默写答案的纸张认真的看起来。
看过之后,才对着史浩杰夸奖道:“不错,小弟这次二甲可保。”
史浩杰得意的瞥一眼史浩霖,又对着王信恭敬的问道:“姐夫,小弟可不可以也去工部任职?”
王信摇头:“我看你对于工部的业务并不感兴趣,没有必要因为我的缘故强作选择。不如去自己真心喜爱的部门。”
史浩杰眼神有一瞬间的黯淡,这才试探的问道:“小弟我最爱律法,当初姐夫写的律法故事我也是真心的喜爱,只是不知道圣上会不会把我分到刑部去。”
王信笑:“圣上爱才,想必会考虑你们的特长。”
其实圣上日理万机,哪里有功夫挨个去考虑三百多考生的专长。
不过是因为朝中官员都有一些亲朋子弟科考,大家也会尽量的走动安置一下,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王信把自己的亲友安排一下也无伤大雅。
他也不是找什么很重要的职位,进士选官,选一个合适的部门而已。
王信又想起来史家那史浩煦,考试前也经常和史浩杰一起搭伴前来。
他便问:“可知道浩煦考的如何?”
史浩杰便说:“弟弟昨日看望他,他感冒着,也没有好意思问他考得如何?”
王信惊讶,这孩子也太倒霉了,居然把自己考感冒了,要是上榜了殿试可别耽误了。
“一会你帮我带些药材去看望他,让他好好将养,别多思多想。”
史浩杰欣然同意。
不过他心中也知道,看煦大哥那个样子,估计是考得不太好。
他比较点背,不知道是不是考前太用功,身体锻炼没有跟上,第三场考试就感冒了。
考场中坚持了三天,出场的时候都快烧糊涂了。
这次能够捡回一条命,已经算是万幸。
把姐夫的药材给他拿过去,好好安慰他,就说姐夫想着他呢,让他好歹也振作起来,三年后再来呗。
史浩杰想的特别好,做好了劝解自己哥哥的准备。
结果他去了一说姐夫给他送了药材,别的话还没有说,史浩煦就双眼放光,自己把自己安慰好了。
“弟弟放心,哥哥我有姐夫的安慰,我想得开,这次不成,三年后再来就是。那时候找姐夫多指导一二,必不会如同这次一般。弟弟转告姐夫,我也会努力锻炼身体,这次只是意外,可不是我身体娇弱。”
史浩杰:“哥哥你想通了就好,姐夫也说了让你好好将养着,不要胡思乱想。”
史浩煦连连点头:“我好多了,多谢姐夫和弟弟念着我。这次实在也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也是我大意了,险些儿把命搭进去。姐夫的药材多么珍贵,估计都是宫里赏下来的,给我拿来了,姐夫可够吃?”
史浩杰笑:“哥哥可别想这么多,我看姐夫家药材多得很,既是肯给你这些,必然是够够的,你只管养的壮壮的,可别辜负了姐夫的心意。”
史浩煦又感动不已。
史浩杰怕影响他休息,说了两句就告辞出来。
春闱的结果在二月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众人激动的前去看榜。
很快王信就得知了消息,果然如同他所料,史浩杰名次在一百名,而史浩霖就惨一点,名次在二百八十名,估计是三甲的命了。
就算是这样,也让王信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每年辅导的考生如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几乎是都能上榜。
这样的良师难得。
且大家也听说,王信还是宫中皇子和诸位王爷的公子们的老师。
这更加让王信名师的名头更响亮。
朝中大臣们都心动了,颇想把自己家中那个不成器的送到王信的府上去。
可惜王信公务繁忙,除去亲朋,很少有时间教导弟子。
且他也放出话来,没有收徒的心思。
否则,他们家的门槛都得换好几条。
既然春闱已过,马上就是殿试,王信一边写书,一边辅导史浩杰和史浩煦。
讲解一些殿试的禁忌,即便是到时候写不来花团锦簇的文章,至少也不至于犯了朝中的忌讳。
说起来,这史轻莹的娘家确实是聪明人多,这是王信的感慨。
就在金殿唱名的时候,王信他们自然也来参加这三年一次的盛况。
看着这些新进士们志得意满,王信忽然就有种自己已经很苍老的感觉。
他今年三十八岁,已经入朝二十年,我的天啊,做牛做马二十年了。
时间都去哪了,怎么就过得这么快啊,他都老了。
要是这现场的新进士们有能听到王信心声的,肯定会大声骂他。
你听听,你说的这是人话吗?
三十八就老了,那四十岁的新进士岂不是无颜见人。那五十岁的新进士岂不是就得拉出去等死?
在看看满座的文武大臣,如同你这般年龄的又有几人?这般的感叹,是炫耀吧,肯定是炫耀。
热热闹闹的琼林宴也开始了。
圣上也是一个促狭的,他居然玩笑一般的说道:“二十年前,诚意你也是大名鼎鼎的探花郎。今日不如就由你给一甲三人簪花吧,也让他们激动一番,向你这位老前辈看齐。”
这话一出,前边三人真的激动了。
王大人啊,活生生的王大人啊,他们的偶像啊。
尽管他们的年龄和这位大人不相上下,可是丝毫不影响他们是读着王大人的书长大的,是王大人的忠实书粉。
圣上有令,王信也只能是起身,分别给状元、榜眼和探花别上一朵花。
其余的进士们这个羡慕妒忌啊,这样子的好事,他们怎么就赶不上啊。
王信是谁?那是家喻户晓的谪仙人,是堂堂从二品大员,是十八岁就夺得探花郎的少年得志之人。
这三人考得头名一甲他们不羡慕,可是得王大人亲手簪花着实的让人羡慕妒忌。
真恨不得以身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