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的失利和丹皮尔的赛季报销,让达拉斯的前景瞬间从一片光明变得黯淡无光。
媒体的风向再次转变。
“丹皮尔的受伤是毁灭性的。我看不出小牛队有任何办法能在客场赢下抢七。”
“没有了内线屏障,斯塔德迈尔在G7会打出野兽级别的数据。小牛队完了。”
国内球迷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眼看就要赢了,结果主力中锋伤了!”
“下一场是客场抢七,内线还被打爆了,这怎么打?”
“现在只能靠进攻了!德克和苏哲必须打出超神的表现,用进攻去弥补防守的窟窿!”
从达拉斯飞往菲尼克斯的包机上,气氛异常沉重。球员们脸上写满了疲惫和沮m茫。
埃弗里·约翰逊教练把苏哲叫到了身边。
“苏,”教练的声音有些沙哑,但眼神依旧锐利,“情况你很清楚。下一场,我们没有了埃里克。这意味着我们的防守体系,必须做出巨大的改变。”
他顿了顿,看着苏哲,一字一句地说道:“我需要你做更多。我不仅需要你在防守端继续去限制纳什,我还需要你在进攻端,承担起更多的组织责任。杰森(特里)需要更专注于得分,德克会被疯狂包夹。我需要你,成为我们球队的第二引擎。”
临危受命!
苏哲的心头一震。他明白教练这番话的分量。这不仅仅是要求他多得分,而是要求他像一个真正的核心后卫一样,去阅读比赛,去梳理进攻,去在诺维茨基被限制时,扛起球队。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我明白,教练。”苏哲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交给我。”
抵达菲尼克斯后的最后一次战术训练课上,约翰逊教练公布了G7的全新战术。
小牛队将改打一套“小个阵容”。诺维茨基将被顶到五号位,与斯塔德迈尔对位。基斯·范霍恩进入首发,出任四号位,利用他的投射能力拉开空间。
这是一个极度冒险的阵容。它牺牲了内线防守和篮板,将宝全部压在了进攻上。小牛队准备用自己并不擅长的对攻,去和联盟最强的进攻球队决一死战。
而这套小个阵容的战术核心,除了诺维茨基这个主攻点外,另一个关键的轴心,就是苏哲。
约翰逊教练给了苏哲极大的战术自由度。他被允许在进攻中更多地持球,更多地发起挡拆,更多地在关键时刻自己决定进攻方式。
压力,如同潮水般向苏哲涌来。他知道,G7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就压在了他和诺维茨基的肩上。
时间:2005年5月23日,系列赛G7,美西球馆
抢七大战,一触即发。
美西球馆座无虚席,橙色的海洋掀起震耳欲聋的声浪,他们等待着见证自己的球队杀入西部决赛。
小牛队排出了他们全新的小个阵容。当诺维茨基站上中圈准备和斯塔德迈尔跳球时,所有人都知道,小牛队要拼命了。
比赛开始,太阳队果然抓住小牛内线空虚的弱点,疯狂攻击。斯塔德迈尔在诺维茨基面前,利用速度和爆发力连续取分。
然而,小牛队的进攻也打得异常坚决。诺维茨基在五号位,利用自己的身高和投射,同样让斯塔德迈尔防不胜防。
比赛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疯狂的对攻模式。
苏哲在第一节中段登场。他上场后,立刻开始执行教练的意图。他不再像之前那样,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无球跑动上,而是主动持球,呼叫挡拆。
一次进攻中,他与诺维茨基在弧顶打出挡拆。太阳队选择包夹苏哲。苏哲没有慌乱,他一个精准的击地传球,找到了顺下的诺维茨基。德克接球后,面对空篮,轻松扣篮得手。
下一个回合,太阳队改变防守,选择换防。斯塔德迈尔换到了苏哲面前。
这是一个经典的小打大机会!
苏哲没有丝毫犹豫,他连续的胯下运球,紧接着一个大幅度的变向,瞬间就过掉了移动相对缓慢的斯塔德迈尔,突入内线。马里昂过来补防,苏哲一个高抛,篮球越过马里昂的指尖,空心入网!
整个上半场,苏哲打得极具侵略性和智慧。他时而自己攻坚,时而为队友做嫁衣。他半场就送出了8次助攻,同时还得到了12分。他完美地扮演了球队第二引擎的角色,将小牛队的进攻梳理得井井有条。
在他的串联下,小牛队全队开花。特里、芬利、范霍恩都获得了不错的出手机会。
半场结束,小牛队竟然以65-63,领先了太阳队2分!他们用对攻,在客场顶住了太阳队的攻势!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决战,在下半场。
苏哲承担着巨大的攻防责任,他的体能正在被急剧消耗。而太阳队,也绝不会在自己的主场,轻易地缴械投降。
一场生死一线的终极对决,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