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实验楼斑驳的窗,落在地上,像是谁随手撒下的碎金。昨夜训练后的疲惫还未完全散去,但我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
食堂里人声鼎沸,比往常多了不少陌生面孔。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眼神时不时扫向我这边。我知道,他们是冲着我们来的。
“昭姐,名单已经整理好了。”周悦递给我一张纸,“申请的人数比预想中多了一倍。”
我接过名单,目光扫过那些名字和年级信息,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曾经,我也只是个被忽视的存在,如今却成了许多人想要靠近的对象。这种转变来得太快,也太沉重。
沈珩站在我身边,声音低沉:“这些人里,有些动机不纯。”
我点头:“所以才要筛选。”
周悦已经开始组织登记,按年级、班级分组,秩序渐渐井然。林悦则在一旁用便携设备扫描身份信息,筛查异常记录。她动作利落,神情专注,仿佛一台精准的机器。
忽然,她朝我投来一个眼神。
我走过去,低声问:“有情况?”
她不动声色地指了指一名男生:“他佩戴的徽章……和之前敌对团体的一个标志很像。”
我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那名男生正低头翻看着手机,胸前一枚小小的金属徽章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图案模糊,但确实与我记忆中的某个标志相似。
我没有立刻揭穿,而是轻轻点了下头:“留意一下。”
接下来的流程继续进行,但我的注意力始终没有离开那个男生。他没有主动靠近我,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只是安静地排队等待。
筛选的过程并不轻松。有人是因为仰慕而来,有人是出于好奇,还有人带着明显的试探意味。每一个人都需要经过初步评估,才能进入下一步的训练计划。
图书馆的秘密测试室成了我们的临时考场。我设计了三阶段模拟任务,分别测试反应速度、逻辑推理与协作意识。这些能力缺一不可,是我们团队最基础的要求。
周悦和陆渊担任考官,交叉打分,确保公正。而我,则在一旁观察每一个人的表现。
有一名男生,在协作任务中表现得格外低调。明明能力出众,却总是故意落后一步,仿佛在隐藏什么。我记下了他的名字——李昊。
测试结束后,我让林悦调出他的资料。他的成绩不错,活动记录也很干净,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可就是这份“完美”,让我更加警觉。
分配岗位时,果然出现了问题。
一名叫王浩的男生拒绝接受后勤安排,坚持要进入核心决策组。他语气激动,眼中藏着不甘。
“我不是来打杂的。”他说,“我是来改变现状的。”
我看着他,缓缓开口:“改变现状的前提,是你必须了解它。”
他咬牙:“我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你的确有能力。”我点头,“但你没有实战经验,更不了解我们这个团队真正的运作方式。”
他不服气地看着我。
“如果你真的想加入核心组,可以参加‘影子行动’。”我说,“那是晋升考核机制的一部分,只有通过,才有资格参与决策。”
他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好,我参加。”
我知道,他眼中的野心不会轻易熄灭。但至少,现在他愿意听我说话。
当天下午,我们进行了首次联合训练演练。新旧成员混合编组,模拟遭遇战,测试协同作战能力。
结果并不理想。
新人缺乏默契,几次关键配合都出现了失误,导致任务延误。老成员们情绪难免受到影响,有人甚至直接表达了不满。
我立刻暂停演练,召集所有人开会。
“这不是你们的错。”我环视一圈,“每个人都在努力适应新的节奏,这需要时间。”
“但我们不能一直这样拖后腿。”一名老成员皱眉,“战斗不会给我们试错的机会。”
我点头:“所以我决定调整小组配置,强化沟通机制。每组安排一名经验丰富的成员作为引导者,帮助新人更快融入。”
会议结束后,训练重新开始。虽然仍有些生涩,但明显比之前顺畅了许多。
林悦悄悄告诉我,她在战术模拟室注意到,有一位新成员使用的战术模式,并不属于校园标准体系。那种打法,更像是某种专业训练的结果。
我心头微动,却没有立即追问。
夜晚降临,实验楼内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风吹过窗外的树梢,带来一阵阵沙沙声。
我坐在角落,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明白,这支队伍正在逐渐壮大。但同时,也埋下了未知的风险。
沈珩走过来,在我身边坐下。
“今天怎么样?”他问。
“比我想象中顺利。”我轻声道,“但也比我想象中复杂。”
他点头:“你一直在筛选。”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信任。”我说,“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太完美的。”
他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我靠在他肩上,感受着他身上的温度。这一刻,我很清楚,自己已经无法回头。这条路,只能继续走下去。
“明天开始,正式训练。”我说。
他笑了:“随时奉陪。”
夜深了,风更大了些,吹得窗帘轻轻飘动。我望着窗外,星光洒在大地上,像是某种无声的见证。
我知道,新的挑战即将到来。
而我,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