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0-18,周六,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止收盘,道指涨0.52%,纳指涨0.52%,标普500指数涨0.53%。
这么看,A股上周五的杀跌大概率就只是因为国内资金的选择问题,成交萎缩之后,向下破位了。
连续三天成交萎缩,叠加几个热点板块行情确认下跌趋势之后的破位杀跌,这是上周五看到的情况,上证指数虽然还没破位,但距离这次趋势低点3800.11也只有-39.65点,不一定守得住,但是否跌破可能影响也不大,资金会不会离开才是关键,但这个分析不出来,只能盯着看,希望能尽早发现资金的态度变化。
有成交的上涨,向上的确定性才好,可以看上表10月15日,上证指数涨46.98点,但成交减少5033亿,连续萎缩两天就是周五的杀跌,股市的涨跌就是资金态度决定的,10月15日资金其实就有信号了,上涨反而严重的缩量。
还有一个信号可能一般散户不会太注意,我也是昨天未来拿到板块的成交明细才无意间发现这个问题。
指数成交的萎缩直接就会体现在板块上,但每个板块萎缩的情况也是有差异的。
这个成交萎缩有点太大,两市总成交大概减少了-27%,但热点板块普遍减少-40%左右。
成交减少就是资金的态度,流入的资金减少(包括场内资金不愿意买的情况),成交就会减少,而成交减少之后,股价自然会下跌。
股价,对散户来说,都以为是个“死物”,总是会和一般的商品价格混淆,例如觉得北汽蓝谷就应该是7元、8元或9元;实际,股价绝对是个“活物”,它会因为市场内买入和卖出资金的变化而随时变化,有时候会阶段性的表现为“横盘”,让人们觉得北汽蓝谷可能就是7-9元的东西了,关键点,最终股价不是由投资者的判断来决定它的价格,而是由资金决定。
同样是北汽蓝谷,对北汽蓝谷股价影响最大的是场内相关有实力的主控资金,他们有机会利用手上的资金和筹码来引导股价走势。
但最后决定北汽蓝谷股价走势的还是整个参与北汽蓝谷资金所形成的合力,这个合力表现出来的就是当下的趋势,个股是如此,板块也是如此。
而且市值越大,越不容易被某个主控资金操控,主导趋势的是整体市场的合力。
除非这个主控资金在局部控制了筹码,又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来控制股价,这是个股的走势特征,而且一般都是中小市值的股票,极端的就是最近15连板的天普股份。
但对于大市值的个股或者一个板块,那一般靠得就是合力,而大家看合力的标准就只能是趋势。
然后根据趋势做出选择,所以趋势决定资金的态度。
而昨天,10月17日市场的下跌,我们基本可以否定是外盘的影响,那很可能就是各个板块下跌趋势的确认,叠加连续三天成交萎缩而形成的一次资金“集体投票”卖出。
为什么资金会在昨天杀跌?
我们昨天在整理板块数据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前期热点板块基本都处于下跌趋势。
而这轮行情里影响最大的一个板块——半导体,昨天第一天确认下跌趋势。
大家可以看上图,25-10-09那天,半导体板块冲高到4539.02点这个阶段高位之后一直下跌,昨天刚好第七个交易日,确认了板块的下跌趋势,这个下跌趋势是昨天上午就确认的,指数只要跌破10月15日的3945.5点,就确认了,然后就看到昨天全天板块杀跌。
但一个板块的下跌趋势,即使是两市成交最大的板块,就能让市场整体杀跌么?
实际上杀跌的板块不止一个,形成下跌趋势的板块也不止一个。我们看一下今年的几个热点板块:
人形机器人:
消费电子:
固态电池、消费电子都和半导体类似,也是昨天确认下跌趋势:
算力租赁已经提前杀一波了,看着比汽车整车还弱:
今天最强的算力分支,英伟达概念,看着像双头,也是下跌趋势:
今年另一个比较强的板块,黄金概念,这个还没形成下跌趋势,但位置看着不低:
黄金高位出第一根绿K,估计对黄金概念板块和有色板块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10月17日的杀跌应该是国内资金的原因,大概也就是几个核心板块都确认了下跌趋势,大家开始做风险回避的选择,这一点不仅是K线趋势有所反馈,成交更明显。
几个核心板块和非核心板块的成交都距离最高成交缩量了一半多:
行情要企稳,资金应该就不能离开,所以成交应该会逐步恢复,但未必每个板块都会回到前期的成交高点,理论上能较早突破前期成交高点的板块更有希望在股价也形成对前期高点的突破。
所以,趋势、成交、融资余额,这三个核心数据的变化最终可能会锁定下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