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终究负了她。”
“统一天下,这本是我的愿望。”
“可我所求不过是与冬儿共享这盛世太平。
如今她不在,这宏愿又有何意义?”
嬴正苦笑着,满心绝望。
此刻的他,只愿永远陪伴在冬儿身旁,与她 ** 一处。”嬴正。”
“你竟想就此了结?”
“即便你赴死,阿房就能欢喜了吗?”
“即便你离世,阿房就能归来了吗?”
“错了。”
“你的逝去无法改变她的结局,若她在九泉之下见到你如此,定会伤心至极。”
“生死不可逆转,此乃天道。”
“阿房确是你最爱之人,但她亦是我女儿。
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以为我好受?”
“你以为我不痛?”
“嬴正,你错了。”
“我的伤痛远胜于你。”
夏无且怒斥道:“女婿……”
嬴正目光沉重地望向夏无且,内心充满愧疚。”不错。”
“冬儿已逝。”
“但他并非毫无所留。”
“他为我们留下了孩子,那个承载了我们十七年情感的儿子。”
“我们的儿子不仅成就非凡,更帮助消灭了两方势力,这是他献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而且,我们还有了孙子和孙女。”
“这些都是冬儿留给我们的念想。”
“嬴正,试想一下,若你不在了,他们会如何?”
“李奇又该怎么办?”
“那些孩子又该如何面对失去祖父的事实?”
“你若离去,李奇不但失去母亲,也将彻底失去父爱。”
“他心中的怨恨将伴随一生,难以消散。”
“你的孙子孙女也会知晓,他们的祖父是那种抛弃家人的负心之人,这份过错他们绝不会宽恕。”
夏无且直视嬴正,情绪激动地高声说道。
这些话语...
---
pS:期待支持,欢迎赞赏,希望获得关注。
这些话犹如惊雷,重重撞击着嬴正的心灵。”正是如此。”
“冬儿离去了。”
“但留下了我们的骨肉,而我们的儿子也赐予了我们孙子和孙女。”
“他们是冬儿留下的血脉传承。”
“一旦我故去,谁来保护他们?”
“若还有人伤害李奇,伤害我的后代,冬儿在天之灵定会责怪于我。”
嬴正神情恍惚地看着墓碑,注视着冬儿的名字,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见到此景。
嬴正似乎有所振作。
夏无且急促地呼吸着,紧紧盯着嬴正。
若嬴正再有轻生之念,他定会出手阻止。
此刻,君臣之情已然淡去,唯有岳父与女婿的牵绊。
女婿行事荒唐,作为岳父绝不会袖手旁观。”冬儿,
在李国时,是你护我周全;
归咸阳后,你依旧守护着我。
你一生为我嬴正而活,可你的正哥却未曾为你真正活过。
你离去后,连你为我所生的儿子都在助我。
你知道我们的孩子有多么优秀吗?
他助我灭韩、亡李,立下赫赫战功。
李国的庞煖、廉颇,皆败于他手。
就连曾欺辱我们的李偃,也死在他手中。
得知此讯,我心中虽感欣慰,却也感激李奇替我们复仇。
那时,我便决定,只要他不背叛国家,无论何事我都愿宽恕他。
但如今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因果轮回,是我们儿子为我们报了仇。
你知道吗?他现已成为我大秦的上将军,地位显赫,无人能及。
不仅如此,他还是天下最年轻的上将军,这份荣耀无人可敌。
你可知?
李奇这孩子很有出息。
还有一个深爱他的姑娘,想必你也认识,她便是李燕儿,也是你的儿媳。
她为咱们添了一对龙凤胎。
当年我说李奇不仅善战,还是一位好父亲,竟得龙凤胎,现在想来,是我们夫妻福气,我们的儿子给了我们一对龙凤胎孙辈。
……
嬴正抚摸着墓碑,泪眼婆娑地诉说。
12 将他们儿子的诸多事迹娓娓道来。
见此情景,
夏无且、蒙武,
就连站在对面的辛胜,也都红了眼眶,泪流满面。
他们从未见过嬴正这般失意的模样。
不论是谁,
见到的嬴正总是威严无比,宛如王者。
今日的嬴正,全然失去了昔日 ** 的威严与掌控力,只剩下失去爱妻的悲痛与内心的绝望。”岳父。”
“我打算将冬儿的墓迁入王陵,若我将来离世,愿与冬儿同穴。”
嬴正直视夏无且,目光中透着坚定不移。”不可。”
夏无且听后,脸色骤变,当即拒绝。”为何?难道要让冬儿独自长眠于山间吗?”
“即便我们未曾正式成婚,她也是我唯一的妻子。”
“难道就不能与她同葬吗?”
嬴正声音沙哑地说道。”你的深情令人动容,阿房对你也是真心相待。”
“但你的身份何等尊贵?阿房又只是普通女子。”
“你是大秦之王,纵然手握王权,却也受礼法规束。
若将一名平民女子安葬于王陵,朝臣怎么看?天下人又怎么看?”
“我知道你对阿房念旧情,但更要顾及大秦与天下的安定。”
夏无且严厉说道。”为了冬儿,我不在乎他人怎么看。”
“无论我是暴君还是明君,我就是嬴正,从不惧世俗眼光。”
嬴正语气坚决。”你说得对。”
“因为你身为 ** ,自当如此。”
“但阿房不过是个凡人女子,即便离世,依然是普通人。
众人又会如何看待阿房呢?”
“若阿房知晓你为此违逆礼制,定不愿如此。”
夏无且温和劝解。”都是这可恨的礼法。”
“当年正是这礼法拆散了我和冬儿,让我们分离二十年,如今生死两隔。”
“当时我无力反抗,如今我统御秦国,百万将士听我号令,谁敢违抗?”
“违者杀无赦,灭其满门。”
“谁敢阻拦,我必杀之。”
“寡人已非当年的嬴正,再难护冬儿周全。”
“寡人既已掌权,若仍无力庇佑冬儿,这君王之位又有何意义?”
嬴正对夏无且的规劝充耳不闻,目光中透着决绝。
他决意迁移冬儿的坟茔至王陵,待自己百年之后,愿与冬儿同穴而眠,生死相依,永不分离。”辛胜。”
“替寡人传旨。”
“命人将冬儿之墓迁往王陵。”
嬴正沙哑地命令道。”大王……此事恐……”
辛胜首次显露出迟疑。
他深知此令一旦发出,必然招致朝臣非议,以嬴正此刻的雷霆之怒,只怕会给大秦带来莫大的祸患。”莫非你竟敢违抗寡人旨意?”
嬴正冷眼瞪向辛胜,眼中闪过杀机。”确实。”
“你如今手握王权、兵权,无人能阻拦于你。
但你是否曾想过李奇?”
夏无且再度开口。
此言一出,嬴正神情微凝。
李奇的身影浮现脑海。
那与自己和冬儿有几分相似的面容。
大秦赫赫有名的战将,天下最年轻的上将军,他的亲生子。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父子间的羁绊如此深厚。
当年李奇屡建军功,嬴正即便从未谋面,也破格赐爵加封,此后愈发倚重信任。
然而那时,
嬴正从不曾料到,李奇竟是自己的骨肉。
直至咸阳城内见到李奇模样,嬴正顿觉其与冬儿似有瓜葛,遂派黑冰台暗中查探。
结果查明 ** 。”他,当真对我这般憎恨吗?”
嬴正声音沙哑,微微颤抖。”恨,深恨。”
“但他所恨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他母亲。”
“他怨恨你为何当初舍弃他母亲,让她孤苦度日十余载,至死都未能再见一面。”
夏无且低声说道。”可那并非我初衷,我实不愿舍弃冬儿。”
嬴正苦笑道。
嬴正忆起昔日与李奇酒后之言,当时李奇愤然提及要寻父质问,为何抛下母亲。
那股怨恨,嬴正至今记忆犹新。”你打算将阿房迁至王陵。”
“李奇若知晓你便是抛弃他母亲之人,你该如何应对?”
“再者,若真迁移阿房墓地,你与李奇的关系必然世人皆知。
当初驱逐他母亲的那些势力,又怎会善罢甘休?”
“此话有理。”
“你手握王权,那些旧敌虽不敢轻举妄动,却因国本稳固未曾对你下手。
但若让他们得知李奇乃你骨肉,是被放逐女子所生,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真会如此对付李奇?”
“李奇现为上将军,军中安稳,但一旦身份公开,局面便截然不同。”
“他是你血脉相连的长子。”
“以你对阿房的情谊,这些人怎会不知?”
“李奇若恢复公子身份,那些暗中扶持你其他儿子的势力,绝不会让他好过。”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如果你想令李奇乃至你的子孙陷入险境,那就迁坟吧。”
“届时阿房定然难以原谅。”
“我的话已至此,如何抉择,全看你自己的考量。”
夏无且轻声说道,眉宇间透着深深的无奈。
除此之外,他别无他法。
若嬴正执意行事,他无力阻拦,然而可以预见的是,一场风暴即将席卷秦国。
秦国以法治国,凡事皆有规矩。
即便嬴正权倾朝野,将一位无名无分的女子迁入王陵,仍会招致群臣非议,甚至引发动荡。
宗室、权臣、士族等各方势力,绝不会错过这一机会。
尤其涉及李奇,他在众人眼中是位杰出将领,屡建奇功,按功受赏。
一旦长公子身份曝光,嬴正其他儿子的支持者必定千方百计打压李奇,绝不容他安逸。
听闻夏无且之言。
嬴正伫立于冬儿的坟前,目光深邃。
时光悄然流逝,他身上那种苍老的气息渐次消退,原本 ** 的眼神也透出了几分清醒。”何时才能与李奇相认?何时能光明正大地将冬儿的墓迁至王陵?”
嬴正望向夏无且,声音沙哑地询问。
显然,他从未放弃过这个念头。
生前未能陪伴冬儿左右,那么死后他定要与她永不分离。”如今你虽掌控大权,但宗室和权臣仍不容小觑。
若非一统江山、重整朝纲,贸然行动只会引发 ** 。
而且,李奇也可能遭遇危险。”
“唯有天下再无威胁他的势力,且他愿意接受这段关系时,你才能与他相认。
届时,迁坟之事便无人敢阻拦。
唯有成为千古第一人,你才能做到这一点。”
“不过,我有一事想问。”
夏无且郑重开口。”何事?”
嬴正回应。”若日后你与李奇相认,会赋予他怎样的身份?”
夏无且严肃发问。
此言一出,蒙武和辛胜同时抬头看向嬴正。
尤其是蒙武,他双手紧握,内心忐忑。
李奇确为长公子,但在宫中诸公子中,他的身份总显得模糊。”岳父,这些年来您该明白,宫中那些女子对我来说只是延续血脉的工具,我对她们毫无真心,她们亦如是。”
“我心里只有一个人,唯一的妻子便是冬儿。
李奇乃我和冬儿的骨肉,是我的长子。
若将来相认,我会将冬儿迁入王陵,追封为王后,让她名正言顺安息,也让李奇身份名正言顺,成为我大秦的嫡长公子。”
“将来,就由你来做我的储君。”
嬴正注视着夏无且,语气坚定。
嬴正此言表明,在众多后妃与王子中,没有一人能入他的眼。
自一统大业开始,嬴正便专注于此事,未有闲暇顾及其他。
即便天下归一,储君之位仍未确定,这在史册中早有记载。
嬴正期望的储君,必须是足以肩负大秦重任之人。
更重要的是,这个储君需为他钟爱的女人所出。
李奇,这位名扬四海的年轻上将军,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才能无可挑剔,深受百万秦军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