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军的操控下,天下皆知燕国遣人行刺秦王,才引得秦军讨伐,燕军将士对此也心知肚明,明白此战自身处于劣势。”上将军。”
“很快你就会明白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只要击溃秦军,我大燕便不会灭亡。”
“只要击败秦军,齐楚两国定会意识到秦国并非不可战胜,必定出兵相助。”
“这一战,我们必胜无疑。”
燕丹立于战车之上,环顾身旁的庆秦,话语中透着无比的笃定。”唉。”
庆秦轻叹一声,无言以对。
燕丹的稚嫩让燕国之主震怒实属正常。
他原本主张依托城池固守,尽量拖延与秦国的对峙时间,期待齐楚两国局势转变,或许能获得额外援助。
然而,燕丹执意要主动出击。
在燕丹的强硬要求下,庆秦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应允。”上将军欲与秦军周旋,为我国争取机会,但秦国情势强盛,而我燕国本就国力疲弱,实在无力支撑持久战。
三十多万大军对抗秦军,粮草仅够维持三个月。”
“若一味拖延,粮草又从何而来?”
因此,唯有倾尽全力一战,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燕丹再次开口,眼神愈发坚逸。
此刻,他高呼:
“我燕国将士何在?”
“暴秦侵我疆土,意欲毁我根基,今日,我燕丹与诸位将士同生共死。”
“誓与秦军血战到底!”
“胜,则我燕国永续;败,则燕丹与国同亡!”
“众将士听令,准备迎战!”
燕丹拔剑指向秦军,怒吼连连。”杀!杀!杀!”
三十多万燕军齐声咆哮,战场回荡着震天的杀声。
然而,在这汹涌的喊杀声中,三十万秦军依旧冷眼旁观。
随即,李奇冷笑:
“燕丹啊,不过是长不大的孩子罢了。
既然自寻死路,那本王便成全你。”
湛卢剑出鞘,直指苍穹。”燕国暗箭伤人,刺杀我大秦君主,如今,我秦军乃正义之师,不灭燕国,绝不退兵!”
“大秦锐士何在?”
李奇厉声喝问。
风起,风起,大风呼啸。
三十万秦军齐声呐喊,声震九霄。
漫天战意弥漫,似要撕裂苍穹。”杀!\"
李奇挥动湛卢宝剑,发出号令。
顷刻间,数百传令官策马疾驰,将命令送往四面八方。”武安君有命。”
\"进攻!\"
号令迅速传遍全军。
秦燕决战即将拉开帷幕。
李奇麾下的三位主将拔出佩剑,齐声喝道:
\"布阵!\"
三十万秦军迅速列阵。
二十万步卒稳步向前推进,十万骑兵从两翼包抄而出。”冲锋!\"
燕丹依旧充满信心:\"嬴正,李奇。”
\"我燕丹绝不会败,我大燕也不会亡。”
\"今日之战,我必让你们明白,燕丹绝不逊色于你们。”
\"若由我执掌大燕,定能胜过嬴正百倍。”
燕丹眼中有难以掩饰的愤怒与妒忌,他一直憎恨嬴正,因嫉妒而扭曲了内心。
当年在寒郸做人质时,嬴正身边已有可为他赴死的红颜相伴,而他孤身一人。
回国后,嬴正即位称王,地位尊崇。
他却仍只是太子。
嬴正步步崛起,掌控天下,他却始终未能超越。
这种不甘与妒火已深植心底,成为他的心魔。
唯有真正失败,才能让他认识到差距与恐惧。”燕国儿郎们,出击!\"
燕丹怒吼着。
刹那间,三十多万燕军如潮水般涌出,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与秦军的生死较量。
胜利,则燕国尚可苟延残喘;
失败,则玉石俱焚。
燕国注定覆亡。”希望凭借兵力优势,我们能取得胜利。”
庆秦轻叹一声,唯有默默祈愿。
战斗拉开序幕。
天地因两军交锋而剧烈震动,声震四方。
一场毁灭无数生灵的战役正式开始。
轰!
双方碰撞,刀光剑影交织,箭矢漫天飞舞,巨石横扫战场。
对秦军来说,战阵之力让他们的战斗力倍增。
瞬间。
燕军阵型被突破。
相较之下,燕国显得不堪一击。
李奇立于战车,血虎吞噬战场血气,不断壮大。”这是杀戮的盛宴。”
李奇冷言一句。
经历过诸多战事,这种场面已无法激起他的内心波动。
摧毁敌军,就是他统率的大军目标。
战事继续。
一个时辰不到,燕军阵型便土崩瓦解。
两个时辰后,秦军完成合围,展开全面屠杀。
此时。
秦军骑兵中突现异变。”吼!吼!”
千百虎啸声响彻云霄。
数千猛虎兵突然杀出,直扑燕军后方,欲给燕国致命一击。
猛虎军所到之处,杀戮无情,远超普通骑兵的残暴。
燕军后阵,燕丹惊惧地看着这一切。”这不可能。”
“我们的将士怎会如此脆弱?”
“为什么会败?”
“明明兵力占优,为何会败?”
燕丹双目赤红,难以置信。
在他眼中,麾下大军已被击溃,四处溃散,再无战力。”唉。”
庆秦叹息。
本以为……
燕国凭三十多万大军,本可支撑十日以上,然而仅一日便遭遇惨败。”太子,撤吧。”
“我们败了。”
庆秦苦涩说道。”不!我们并未失败!”
“秦军不过是冲散了我军阵型,只要本宫重整旗鼓,必能反败为胜。”
“我绝不会输于嬴正,更不会输给他的臣子。”
燕丹目光中满是执念与不甘。
即便战局至此,他仍拒绝认输。
然而,命运未留给他喘息的机会。
一声声震天虎啸传来,数千猛虎咆哮而至,带着狂暴之气横扫燕军,直扑燕丹的后军。”护住太子!”
庆秦惊呼,指挥万余燕军快速变阵,将燕丹与自己护在中央。”杀!”
章寒冷喝一声,三千猛虎军如潮水般冲出。
血腥弥漫,猛虎愈发癫狂,击溃后军对他们而言易如反掌。
短短一个时辰,战局已定。
燕丹与庆秦被生擒,沦为阶下囚。”启禀武安君。”
“燕国太子燕丹、上将庆秦,皆已被末将俘获,请武安君处置。”
章寒浑身浴血,率领部下将二人押至面前。
此刻,燕丹与庆秦满脸绝望与恐惧。”当年庞煖、廉颇都不敢正面迎战我秦军,你是第一个敢这般挑衅的燕人。”
“燕国若无燕丹,或许还能勉强支撑,但因你,我秦国得以大捷。”
“燕丹,你今日之败,也是我秦之大功。”
“你燕国的列祖列宗若得知你为我大秦立下如此奇功,该作何感想?”
李奇走近燕丹,带着戏谑笑意说道。
燕丹垂头丧气,满心不甘,听后更觉羞辱难当。”动手吧,取我性命。”
“如你所愿,但非今日。”
李奇冷哼,“你总拿自己比作大王,送去咸阳岂非更妙?”
“乳臭未干的储君,无才无德,有何资格与大王相较?”
一番言语,直教燕丹面无人色,只余无限屈辱。”宁死不屈,甘受凌迟,誓不可行!”
燕丹狂吼咆哮,神情暴怒,竟欲咬舌自尽。
然而李奇怎容他轻易解脱?
指尖轻点,一道真气瞬间封住燕丹要穴。
顷刻间,燕丹全身僵硬,动弹不得。
他惊惧地瞪视李奇,眼底尽是绝望。”本君已禁锢你四肢,接下来的日子你只能任人摆布,不必担忧死亡降临。”
李奇冷言相告。
随即挥手,唤来章寒。”押解此人入咸阳,交付大王发落。”
“遵命。”
章寒领命而去。”燕国出了这样的储君,实乃憾事。”
“庆秦,你可有遗言?”
谈及燕丹,李奇语气轻蔑;提及庆秦,却平淡无波。”武安君,赐我速死。”
庆秦淡然一笑,坦然赴死。”好。”
李奇点头拔剑,锋芒闪过。
庆秦头颅落地。
燕国上将军陨落。”妥善厚葬,他并未败,败的是那个无能的燕丹。”
李奇注视着庆秦遗体说道。”属下明白。”
李青恭敬应答。
传令全军,燕丹已被生擒,庆秦亦已阵亡。
凡愿投降者,既往不咎;若负隅顽抗,必斩尽杀绝。
尤其需优先追击叛逃之燕君,胆敢逃脱者,格杀勿论。
李奇厉声下令。
……
pS:恳请诸位支持正版订阅,您的鼓励是我创作的动力,感激不尽。
对秦国来说,灭燕易如反掌。
当年李国攻打燕国时,燕国元气大伤。
若非秦国及时介入,燕国恐怕早已亡于李国。
即便时过境迁,燕国的实力也难以迅速恢复。
此次倾尽全国兵力——三十多万大军,在燕丹带领下与李奇正面交锋,最终惨败。
此役,李奇部下斩获颇丰,虽有部分敌军侥幸逃脱,但对大局无碍。
此战之后,许多曾为奴隶的降卒得以正式成为大秦将士。
时光飞逝,李奇分兵三路,每路十万大军直逼燕国腹地。
燕国主力部队溃不成军,秦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燕国民心惶惶,四处逃散,权贵与平民皆仓皇逃离家园。
燕国陷入混乱。
没有了抵抗意志的燕国,国土迅速沦陷。
转眼三个月过去,蓟城告急。”呼呼呼……”
“大风起兮。”
城内城外充斥着秦军整齐划一的喊杀声,燕国民众与贵族无不惊惧万分。
城墙上原本驻守的燕军早已失去斗志,纷纷弃城而逃。
街道上满是混乱的人群,士兵混杂其中,秩序荡然无存。”快跑!”
“秦军进城了!”
“我们太子谋刺秦王未遂,秦军必定血洗全城!”
“快逃啊!”
“秦军已经进城了!”
“再不逃恐怕就来不及了……”
蓟城中弥漫着恐惧的气息,满目疮痍。
失去燕军守卫的城门,在秦军巨大的冲城锤撞击下轰然倒塌。
无数身披黑甲的秦军涌入这座燕国都城。
这意味着燕国灭亡即将画上句号。
燕王宫内。
燕王喜端坐于王座,脸上写满国破家亡的绝望,却毫无惧意。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大多神色惊慌失措,眼中充满恐惧。”报!”
“大王,秦军已攻至宫门!”
“禁卫军已难以支撑。”
“报!宫门已被攻破,秦军已杀入宫中!”
大殿中不断有燕国士兵仓皇闯入,惊恐地向君臣报告战况。
听闻这些消息,文武群臣愈发不安。
而高座上的燕王喜依旧镇定自若,仿佛不再感到恐惧。”想逃命的,就赶紧逃吧。
这段时间你们应该都安排妥当了。
从此后宫门出城。
若将来我燕国有复兴之日,希望诸位还记得自己是燕臣。”
燕王喜叹息一声,对慌乱的臣子说道。”大王!”
不少大臣惊恐地看着燕王,但多数心中升起一线生机。”走吧。”
“都走吧。”
“燕国将亡,寡人愿与国共存亡。”
燕王喜苦笑着摇了摇头,对着臣子挥了挥手。”大王厚恩,臣无以为报。
若有为燕复兴之时,臣必肝脑涂地。”
“多谢大王……”
随即,群臣带着慌乱匆匆离席。
转眼之间,原先百余名燕国官员仅剩寥寥数人。
看到这一幕,燕王喜脸上浮现出一抹悲哀。
国家危亡之际,本应高贵的权贵如今只剩下区区几人。”国将倾覆,大难临头各自飞。”
“寡人真是失败啊。”
“逆子啊,全因那逆子。”
“若不是他,我大燕怎会沦落至此。”
燕王喜满眼怒火。
然而,如今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倘若当初知晓后果,他真恨不得亲手掐死燕丹。”你们,还不打算离开吗?”
看着空荡朝堂中仅剩的几位大臣,燕王喜颓丧地问。”我等身为大燕之臣,誓死效忠大王,愿与大燕共存亡。”
这些留下的臣子齐声回应,眼神中透着与国家同生共死的决心。”很好。”
“国将倾覆方知忠义。”
“今日寡人便陪诸位一道赴死。”
“与强秦决一死战。”
燕王喜仰天大笑,从王座起身,紧握剑柄,拔剑出鞘。”愿随大王赴死。”
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亦纷纷拔剑,守护在他身旁。
众人目光聚焦于敞开的大殿门前。
宫内杀声震天,哀嚎四起,越来越近。
最终,一阵甲胄撞击之声传来,燕军士兵疯狂撞击殿门,猩红的鲜血淌入大殿。
无数黑甲战士涌入,直抵权力核心。
朝堂之内,顷刻间布满持长矛、利剑的秦军精锐。”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