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桃忍住诱惑越过一堆堆金银珠宝往前走。
她心里有种直觉,能让一位可能是天武师的武林高手在此驻守,还困死那么多人,绝不可能只是为了这些金银珠宝。
必然还有其他宝物。
果然在穿过一条长长的通道后,周梓桃又看到一道石门。
还是用之前进入的老办法,结果这道石门比之前那道坚固多了,用内力注入匕首在石门上凿了半天,她竟然只在石门上留下细细的两道裂痕。
还是不仔细看看不出来那种。
看来想像之前那样暴力破门是不行了,她的内力不足以让她破开厚厚地石门。
但周梓桃不是入宝山空手而回的人。
她原地调息了半个时辰,直到身体里的内力一点点恢复。
然后拿出长刀对着石门裂纹处使用最大的力气或劈,或挑,或砍,几十个连招下来直到刀口卷刃,她的双手虎口裂开鲜血渗出,石门终于支撑不住,开始裂纹横生最后“哗啦”一声碎裂开来,露出里面黑洞洞的石室。
周梓桃又坐在原地调息一会儿,等空气流通,她才举着火把进入石室。
这间石室并不大,只有外面的五分之一大小,里面只有一个石桌,石桌上放着两个木盒。
木盒平平无奇并无任何装饰,周梓桃就是觉得里面装得东西可能比外面那些金银珠宝还要贵重。
但她没有贸然上前打开木盒,而是用长刀挑开其中一个木盒的盖子。
里面并没有有暗器射出,只有一个拳头大小羊脂白玉做的印章,上面刻着几个篆体字,周梓桃看不懂,她略有些失望。
不过印章旁还有一卷羊皮纸,她好奇打开,幸好里面是是她认识的繁体字。
看完羊皮上的字,周梓桃这才明白刚才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印章。而是经历了几个朝代却在大济朝开国时期就失踪的传国玉玺。
而这个地方是前朝大魏朝的藏宝地,毋庸置疑,传国玉玺被大魏最后一任皇帝魏厉帝给提前藏了起来。
没有传国玉玺,大济朝就得位不正,所以大济朝开国女帝刚夺得天下后,并没有受到万民臣服,时有暴乱发生,要不是她以武治国,手下有许多强将,她和子孙后代的皇位都坐不稳。
也因此大济朝女帝日夜殚精竭虑,才四十出头就去世了,可以说是英年早逝。
周梓桃手里的羊皮纸是魏厉帝知道自己大势已去给大将军周稳下的最后一道圣旨,命他世代隐姓埋名驻守在这里,不让大济女帝和他们的后代得到这批宝藏和传国玉玺。
外面那些白骨是魏厉帝在位时命人送到这里挖底下密室的工匠,为防止他们透露宝藏位置,魏厉帝把他们困死在这里。
大魏大将军姓周?
会不会是上河村所有周氏族人的祖先?
要不然怎么那么巧呢?
周梓桃没在这个地方纠结,她继续往下看,魏厉帝除了把国库和皇宫里大部分宝藏和传国玉玺藏到这,还把一块天外来的奇石一块送来。
魏厉帝得到这块奇石后研究了好久,可惜始终一无所获,但直觉又告诉他,这是一个宝贝,还是至宝。
毕竟这块石头火烧不坏,刀砍不断,可以说比世上所有物品都坚固。
魏厉帝怕女帝得到,所以让周稳把那块奇石和传国玉玺一道送了过来。
莫非旁边的盒子里就是那块天外奇石。
周梓桃打开第二个木盒,看到里面是一颗乒乓球大小的黑色石头。
她想拿起来看看,又怕有辐射。
想想圣旨里魏厉帝得到那块石头后,放在身边研究十年都没事,应该没什么辐射,这才伸手拿起研究。
谁知周梓桃只顾看黑色石头,没注意虎口处还未愈合的伤口有丝丝血液渗出,鲜血一接触石头,立刻被黑色石头吸收。
周梓桃眼前的场景忽地一变,她竟然处在一处空地上,前后左右都是和黑色石头一样质地的石地,大概有五亩地大小,周围全是灰蒙蒙的迷雾,她想伸手往外探,却被迷雾阻挡,哪怕用内力都破不开迷雾。
这里不会是那块黑色石头的内部空间吧?
周梓桃新奇过后就是担心,她该怎么出去?不会一直困在在这里吧?
她想出去的念头一起,周围场景再次猛地一变,她又回到那间石室里,手里黑色石头消失不见了,但手背处多了一颗圆圆的小黑痣。
莫非这颗黑痣就是那块小石头?
周梓桃摸着小黑痣又试了一次,果然能进入出来。
她放心了,同时除了惊喜还有一点儿难以置信,她今天运气太好了。
看到宝藏刚苦恼自己带不走,就莫名得到了一个随身空间。
就仿佛为她量身定制的似的。
不过很快她就不纠结了,反正这个金手指是她冒险得来的,不是抢来的,她更加心安理得。
临走时,周梓桃不仅把外面金银珠宝全收走,把那个传国玉玺也带走了。
她虽没有称帝之心,但也明白有传国玉玺在,朝代会更安稳。
大济朝之所以后期衰败如此快,除了后来皇帝越来越昏庸,还因为大济朝从开国初期就没有传国玉玺,没有传国玉玺的天子就是得不到天命认可的人。
会让许多野心勃勃的人觉得有文章可做有机可乘。
一旦打仗,最受苦的还是百姓,还是少一些战乱为好。
但大济朝必须亡,这个朝代已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彻底腐败了。
若李煜真和小说里一样是个明君,不仅平乱天下,还让他建立的大晟朝人安居乐业,到那时她再把传国玉玺给他不迟。
离上河村千里之遥的西北边关军营,李煜正带着手下三千兵将奋力杀出重围。
“李煜,你可要想好,一旦走出军营,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你不在乎,不为跟随你三年的兵将们想一想吗?”
眼看李煜带兵杀出重围,大将军范文阳急了,这李煜中了毒都这么勇猛,一旦让他逃离,无异于放虎归山呐。
不等李煜说什么,跟随他杀出重围的兵马里有几人大喊:“我等自愿跟随,即便做乱臣贼子也心甘情愿,大济朝如此谋害忠臣良将早该亡了。”
“是啊是啊!”
剩余所有兵将跟着点头,他们为他们的将军鸣不公,凭什么李将军把来犯的燕国人打的节节败退,得到功劳的却是躺在后方享受的范文阳。
如此也就罢了,这范文阳怕李将军在军中功高盖主,还下毒暗害,当真是卑鄙无耻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