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周梓桃好奇问道:“大堂哥与乔姐姐怎么认识的?”
其实她想问怎么相爱的,想到古人比较保守,别给整害羞不说了。
周梓轩脸色微红:“就是有一次下学时看她一个人站在河边半天不动,误以为她想不开,就上前搭话才发觉自己误会了。”
“她只是看水里游动的鱼入了迷,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小时候跟随家人逃荒来的上河村,之前一直身体不好很少出门,这两年才调理好身体出门,因为很少出门,所以她在村里没有聊的来的朋友,总是一个人在傍晚时出来在河边转转,我看她总是孤单影只,便每天放学路过时陪她聊一会儿天,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们就……”
大堂哥说到这脸色更红了,不好意思再说下去。
周梓桃听得一脸姨母笑,纯情少男少女的爱情开始虽老套但莫名有些好嗑,这不比男女主之间感情好嗑吗?
以前看小说不觉得男女主人设有什么问题,穿书后的她在见过男女主后,是真的磕不动爹味十足并喜欢灭人满门的男主和茶言茶语惺惺作态的女主的爱情。
也不知道当时自己看书的时候咋磕的,大概是作者描写两人婚后酿酿酱酱戏份太多,年轻火力旺还没有男朋友的她看得太上头了,自动忽略了一些三观不正的情节。
周老太听说大孙子想娶乔木匠女儿时没有多说什么,可当听到婚后要给乔家留一个孩子继承乔姓,顿时不愿意了。
“咱们周家又不是娶不起媳妇,何必非要娶外来户女儿,更何况还要舍一个孩子给乔家,这不和上门女婿似的,说出去也不好听啊。”
“奶——”
周梓桃笑道,“当然不一样,上门女婿也要姓乔的,就和女子嫁人后前面冠夫姓一样,大堂哥可不是,是乔家女到咱家,只是乔家一大家子逃荒时死的死散的散,一家子最后只剩乔木匠和他女儿,乔木匠也是重情重义的人,有木匠手艺却一直努力干活没有再娶,就是为了把逃荒时亏了身体的女儿养好,这也导致乔家除了乔姐姐没有后代继承。”
“乔姐姐也是怕乔木匠将来死后没有后人祭拜扫墓,最主要的是乔木匠他有手艺,将来你太孙要是有一个姓乔跟着乔木匠也能学一手木匠活,哪怕没田没地不用担心吃饭问题,到哪都能养活自己不是。”
“可他都姓乔了……”
“姓乔了也是您亲太孙不是,就像大姑姑生的表哥表姐都姓徐,你不是也疼爱吗?”
周梓桃为此专门提起了嫁到隔壁青云州一年才能回来一次的姑姑周修仪。
书里这位姑姑结局也不好,周家就是在去投奔她的路上出事的,她得知周家惨死后,想为周家入殓却遭到夫家强烈反对。
姑父徐浩和大表哥徐帆他们怕惹永安侯裴渊不快连累自家,不仅不让姑姑收殓周家尸体,还把她关了起来,这一关直到死大姑都没能从暗无天日的房子走出来。
大姑姑之所以有这么悲惨的结局是男主授意姑父和表哥如此做的,只因大姑姑以前回家探亲时言语羞辱过女主周梓桐。
那时大表哥徐帆也跟着母亲来了外婆家,他在与周梓桐相处几日后渐渐喜欢上了她,有了想娶她为妻的想法。
那时周梓桐还没重生,十八岁就有秀才功名前途无量的表哥是她所认识的男人中条件最好的,她自然也想嫁给他,但大姑姑坚决反对。
她看不上出生不详的周梓桐,更想让儿子娶原主周梓桃这个亲侄女,想再等两年原主长大后说亲事。
为了让周梓桐死心,大姑姑用了好多难听地话羞辱她,差点逼的她自缢。
就这样大姑姑强行掐断了大表哥和女主的缘分,从而也导致后来母子离心。
想到书中大姑姑结局,周梓桃第一次不知道该如何办,总不能让大姑姑和姑父徐浩和离吧,二人育有一子两女三个孩子,不是说和离就能和离的,姑姑也不会无缘无故听她的与夫家决裂,毕竟这一世裴渊估计当不了永安侯,姑父和大表哥不会被裴渊胁迫半推半就把姑姑关起来。
可是想想姑父和大表哥的行为也挺让人寒心的,以后还是劝大姑姑多疼疼两位表姐。
只有她们为了见母亲与父亲和哥哥抗争过,可惜她们当时已经嫁出去了,娘家又拒绝她们登门,终是改变不了大姑姑结局,但总比恋爱脑儿子强。
想到一年才能见一次的大女儿和外孙外孙女,周老太叹口气,的确在她心中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都喜欢,不过孙子孙女常年承欢膝下感情更重一些。
她的确更看重有血缘关系亲情,否则她也不会怎么都喜欢不起来老大家的养女。
不过她算是看出来了,让大孙子和乔家女以后的一个孩子姓乔的主意肯定是桃丫头出的。
大孙子一向老实听话,就算再心悦那乔家独女,断不敢有这种违背祖宗纲法的想法。
也只有桃丫头这个被她惯的无法无天的臭丫头才敢出这个主意。
周老太只是没想到是桃丫头这么支持大孙子娶乔家女,莫非乔家女美若天仙,可是一想又不可能,要真这么好看早被媒人踏破门槛了,也轮不到她大孙子。
桃丫头从上次那件事后改变很大,性格虽然没多大变化,但从说话做事能看出她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越来越成熟稳重,做事也越来越有章法,她这么支持轩小子娶乔家独女,或许有她的原因。
说不定那乔家女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姑娘。
还有一点桃丫头没说错,乔木匠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木匠,一年到头都有忙不完的活计,即便挣的大部分钱都给女儿调理身体,但在外来户里他们家日子还是数一数二。
如果有太孙能继承乔木匠手艺,将来的确吃喝不愁,比老大的朝不保夕的掌柜活计强多了。
况且乔家只剩父女俩,女儿要是出嫁,就剩乔木匠一个人凄凉度日,给乔家一个孩子传承血脉,让乔木匠有个念想不至于晚年孤独终老也算是一件好事,不过前提是大孙子和乔家女第一个孩子必须姓周。
周老太自我攻略一番后就松了口,乔家乔木匠在听完女儿的话细细思考后也觉得不错。
他之前想让女儿找上门女婿,不仅是为了传承乔家血脉,更怕捧在手心里的女儿嫁出去受人欺负。
后来女儿喜欢上周老太家长孙,乔木匠看他是读书人,想着女儿找个有功名书生也不错,就算女婿将来考不上举人进士,也能当个教书先生或大掌柜,再有他帮衬,女儿就不用辛苦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
可惜周大郎突然放弃读书,不过他为了女儿竟愿意舍弃一个孩子给他们乔家,可见周大郎对女儿感情很重,将来成亲的话女儿有女婿真心对待,日子过得不会多差。
而且他听说周老太虽在家里说一不二,对两个儿媳妇却不错,从不打骂儿媳妇,也不重男轻女,除了对收养的孙女一般外,一家子还算和睦,
想来周老太儿媳妇应该也会有样学样,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他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