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驼寺伏击战后的第三天,雨水把战场冲刷得干干净净。于学忠蹲在临时指挥所的屋檐下,看着炊事班长老赵头用缴获的日本铝饭盒煮小米粥。饭盒内壁上还刻着\"昭和十二年步兵第22联队\"的字样,被火焰熏得发黑。
\"总座!\"情报参谋赵明急匆匆跑来,雨水顺着他的圆框眼镜往下淌,\"打扫战场的弟兄们在那个自杀的日军少佐身上发现了这个。\"
皮质封面的记事簿沾着褐色血迹,于学忠用刺刀挑开封皮时,几张照片滑落在地。照片上是几个穿白大褂的人站在标有\"防疫给水部\"的建筑前,背景里隐约可见成排的铁笼子。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滨州试验场昭和十五年四月\"。
\"这鬼子官儿是军医?\"老赵头凑过来,突然瞪大眼睛,\"娘咧!笼子里关的是......\"
于学忠用脚尖把照片翻过去,但已经晚了。老赵头转身就吐在了墙角,把刚喝下去的小米粥全呕了出来。指挥所里瞬间安静得只剩下雨声,几个年轻参谋的脸色变得惨白。
\"赵参谋。\"于学忠把记事簿塞进怀里,\"带特务连去青驼寺后山,把鬼子没运走的那些铁皮桶都埋了,越深越好。\"他顿了顿,\"找军医要些生石灰。\"
走出指挥所时,于学忠撞见了八路军联络员肖华。这个总是一脸平静的年轻人此刻额头青筋暴起,手里攥着张被雨水泡软的信纸。
\"于总司令,您最好看看这个。\"肖华递来的信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日期和数字:\"3月15日,第47号实验体,肺炭疽,存活72小时;3月22日,第53号实验体,鼠疫杆菌,存活120小时......\"
记事簿最后几页的记载让于学忠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那个叫佐藤的日军少佐用冷静的笔触写道:\"5月20日,特别运输队抵达。用支那战俘测试新研制的'茶剂'效果显着,可在30分钟内使感染者丧失行动能力......期待在沂蒙山区实地验证。\"
雨越下越大,于学忠的军装彻底湿透了。他想起上个月突然集体发病的暂七师三营,那些士兵死时指甲全部脱落,皮肤溃烂得像腐烂的桃子。
沂水县城的福源当铺表面做着典当生意,实则是日军特高课的秘密联络点。老板金田一郎正在后院焚毁文件,忽然听见前厅传来三长两短的敲门声。
\"佐藤少佐的日记落在于学忠手里了。\"来人穿着伪警察制服,领口别着枚不起眼的铜纽扣——那是特高课线人的标识。\"总部命令立即启动'落樱'预案。\"
金田把一包沉甸甸的大洋推过去:\"名单上的人全部处理掉。尤其是那个在于学忠部队当军需官的吴天佑,他知道得太多了。\"
伪警察刚离开,后窗传来轻微的响动。金田猛地拔出手枪,却见窗台上放着朵新鲜的樱花——特高课行动组的死亡通告。他苦笑着放下枪,从抽屉取出装有氰化钾的玻璃瓶。比起落在\"樱花小组\"手里,这算是仁慈的死法。
同一时刻,于学忠部队的军需处帐篷里,吴天佑正对着油灯数钞票。这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参谋突然听见外面哨兵倒地的闷响。他迅速把钱塞进贴身的暗袋,刚摸到枕头下的手枪,帐篷帘子就被挑开了。
\"吴参谋好雅兴。\"李振唐带着两个卫兵走进来,枪口在煤油灯下泛着蓝光,\"总座请您去认个人。\"
临时审讯室里,于学忠正在翻看吴天佑的档案。桌上摆着从吴天佑住处搜出的铜纽扣,还有半张烧焦的收据,隐约可见\"防疫给水部\"几个字。
\"民国二十七年加入东北军......\"于学忠头也不抬,\"履历很漂亮。说说吧,滨州试验场运来的那些铁皮桶,是谁让你接收的?\"
吴天佑的眼镜片反射着跳动的烛光:\"属下不明白总座的意思。那些是正常的医疗物资,有战区后勤处的批文......\"
\"放你娘的屁!\"王瘸子拄着拐杖冲进来,假肢在地上砸出深坑,\"老子的兵死了二十七个!浑身烂得亲娘都认不出来!\"
于学忠抬手制止了暴怒的炮兵团长。他慢慢走到吴天佑面前,突然一拳打在对方胃部。吴天佑蜷缩着倒地时,怀里掉出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十根金条和一张写有日文的通行证。
\"给他打一针那个'茶剂'。\"于学忠用脚翻过通行证,背面印着樱花图案,\"既然吴参谋这么相信皇军的药,让他亲自试试效果。\"
沂蒙山区的夜雾像牛奶般浓稠。于学忠带着特务连摸到日军\"防疫给水部\"外围时,已经是凌晨两点。这座伪装成民宅的院子里不时传出惨叫声,屋顶竖着密密麻麻的天线。
\"记住,不要碰任何容器,不要喝这里的水。\"于学忠低声嘱咐,\"找到实验记录就烧掉。如果遇到穿白大褂的......\"他没说完,但每个战士都紧了紧手中的大刀。
八路军派来的向导是个满脸伤疤的汉子,大家都叫他\"老刀\"。他带人从西侧翻墙进去,很快传来两声布谷鸟叫——这是得手的信号。
于学忠刚踹开主屋的门,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墙上钉着十几具不成人形的尸体,有些还穿着国军制服。角落里堆着铁笼子,里面蜷缩着几个奄奄一息的孩子,最小的看起来不过五六岁。
\"畜生!\"年轻的传令兵忍不住干呕起来。
老刀从里屋拖出个穿白大褂的日本军医,后者用生硬的中文喊着:\"我是科学家!根据日内瓦公约......\"
于学忠拔出佐藤少佐的佩刀,刀身在月光下泛着青冷的光。\"去年在南京,你们遵守过日内瓦公约吗?\"他将军刀捅进对方腹部,横向一拉,\"这是替那些孩子还的。\"
爆炸声突然从后院传来。老刀抱着摞文件冲出来:\"于司令快撤!鬼子在销毁证据!\"
当他们撤到安全距离时,整个院子已经陷入火海。于学忠翻看抢救出的文件,其中一页记载着:\"6月试验计划:在沂河上游投放霍乱菌,预计可造成五万支那平民死亡......\"
\"总座!\"李振唐指着远处公路上移动的车灯,\"鬼子增援到了!\"
回到临时驻地时,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于学忠在溪边拼命搓洗双手,却总觉得指缝里残留着血腥味。军医陈思齐默默递来酒精棉球,这位留洋归来的医生眼里布满血丝。
\"那些孩子......\"
\"都安顿了。\"陈思齐声音沙哑,\"但需要特效药,否则......\"
于学忠摔碎了搪瓷缸子:\"三个月前我就向重庆申请防毒面具!\"碎片溅到刚刚赶到的军统特派员钱耀祖脚边,后者尴尬地咳嗽两声。
\"于总司令,委员长特意派我送来嘉奖令。\"钱耀祖掏出一纸公文,\"青驼寺大捷......\"
\"我要的是防毒面具!药品!\"于学忠一把揪住钱耀祖的领子,\"不是他娘的空头嘉奖!\"
钱耀祖突然压低声音:\"孝侯兄,有些话私下说......\"他环顾四周,从贴身口袋里摸出个小铁盒,\"这是戴局长特意......\"
铁盒里是六支印着德文的药剂。于学忠瞬间明白了什么,死死盯着钱耀祖:\"你们早就知道鬼子在用细菌武器?\"
远处传来引擎声。于学忠转头看见八路军肖华带着辆牛车过来,车上堆着麻袋,上面用红漆画着醒目的十字。
\"这是我们在天津租界搞到的磺胺。\"肖华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虽然不多......\"
于学忠突然抢过钱耀祖手里的铁盒塞给肖华:\"先救孩子!\"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时,于学忠独自站在山崖边。他掏出佐藤少佐的日记本,翻到最后那页。在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下方,有一行小字:\"女儿智子生日,寄去京都人形娃娃。愿她永远不知道父亲的工作内容。\"
于学忠把日记本连同照片一起扔进山涧。旋转下落的纸页中,那个穿和服的小女孩在樱花树下笑得天真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