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八清晨,天还未亮之时,临颍县东面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3000名骑兵,6000匹战马列成一列列的队伍,整装待发。
在队伍的中间,有10辆单马双轮改造的通讯战车列成一排,同样整装待发。
不同的是,这些单马就能拖动的通讯车此时却在两侧各配备了一匹战马,变成了三马进行拖拽。
本来,杨平是准备再委屈一下自己伤还没好的大腿,骑着战马随骑兵们一起出征,可是吕姝死活不同意。
毕竟杨平大腿磨的伤,虽然已经结痂了,但要是再骑着战马跑上六、七百里,估计又是一片血肉模糊。
于是张绣、徐晃等人就将军中用来传讯的单马双轮通讯车,给改造了一番。
虽然昨日烈日暴晒了一天,泥泞的路面稍微干了些,通讯马车轮子也相当宽,但是一匹马驮着总是费劲儿,变成三匹马拖拉就无比轻松了。
于是,10辆战车,一辆上面插的是杨平的护民大旗,另外一辆就成了杨平的座驾。
在杨平的强烈要求下,吕姝也坐了一辆战车。
另外7辆战车,坐的是7名杨平军中医术高明的医疗兵,带着一大批药品。
昨夜赶到的齐峰、牛壮等人齐齐来此为杨平送行。
杨平交代了诸多事宜,见东方已经亮起了鱼肚白,杨平登上战车,对着送行的齐峰、牛壮、何仪等人拱手说道:\"诸位请回吧,后方就交给你们了。
本都督去徐州救回温侯,便快马而回,无需挂念。\"
齐峰等人齐齐行礼道:\"祝都督马到成功。\"
说完,杨平大手一挥,两侧骑兵亲卫吹响了长长的号角,整支铁骑洪流开始缓缓向东。
刚走出没多远,从颍河的浮桥上过来了12匹战马,和1辆同样是三马拖拽的通讯车。
只见,通讯车上一个穿着黑色长袖(太平民团官服)的英俊青年傲然而立。
待接近杨平的中军后,腰部被绳索固定在通讯车上的曹昂,面色不渝地对杨平行礼说道:
\"昂,见过都督,不知都督如此这般加急将吾叫来,有何要事?\"
原来,杨平在六月初五傍晚收到吕布被围困在彭城的消息后,就已经做好了结束颍河北部战事之后,率部前去救援吕布的准备。
他派出传讯兵到信阳新城,把曹昂带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这次已经不是公务出差了,曹昂身边杨平的亲兵就思索:如果让曹昂骑马,这家伙要是跑了怎么办。
于是就用传讯战车,把曹昂的腰部捆上锁链固定到战车上。
从信阳新城到临颍县几百里,杨平下令修建的南北大道,此时一边已经彻底通车,全是水泥路,根本不惧下雨泥泞,这才能在两天三夜之间,奔波千里把曹昂带了过来。
见到曹昂腰间捆着锁链,杨平也没说什么,只是淡淡地说道:\"曹子修,本都督带你去见你父亲,随后,你便可以回兖州了。\"
曹昂听了倒是吃惊了一下,拱手问道:\"杨都督,我等一年之约之期尚未到,怎地想着将我送回?\"
杨平此时对曹昂也没有几个月前刚俘虏时的那种新鲜感。
毕竟,这位大孝子在自己治下的所作所为,那确实还是一个标标准准的世家子。
即便从后世而来的杨平再怎么对这位孝子有好感,他也能分得清什么是朋友,什么是敌人。
曹昂在自己治下学习能力确实好,也达到了自己暗戳戳给曹操埋雷的目的。
但这位大孝子,你说同情心吧,人是高高在上的同情底层的民众,可真让他认同杨平的理念建立大同社会,这位是没有改造价值的。
杨平也不和曹昂废话,直接说道:\"我外舅被你父亲围在了徐州彭城。
两个月前,你给你父亲送信的时候,本都督与你父亲有约定,你父亲可以拿我外舅来换你。\"
说完也不理曹昂惊诧的神情,转过身来看着前方奔腾的大军。
混在杨平车队里的曹昂,终于从震惊中醒悟过来。听着奔腾的马蹄声,借着微亮的晨曦光芒,他扭身看着身前、身后这支甲胄齐全、兵强马壮的骑兵队列,再次惊得说不出话来。
遥想三个多月前,杨平俘虏自己之时,军中只有那么二十多匹马、十多辆战车。
短短三个多月,以曹昂的眼光来看,此时的行军队列,最起码有3000骑兵、5000多匹战马。
这种实力,放眼天下诸侯,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了!
曹昂再结合自己在杨平中军当礼部司正这段时间汇总的信息,说此时的杨平为天下第一诸侯也丝毫不为过。
曹昂就这么心情复杂地坐着战车,陪着这支队伍隆隆向前。
骑兵速度推进速度确实够快,即便是道路泥泞,两个多时辰后就挺进了六十多里。
此时烈日当空,杨平下令在颍河岸边暂时休整,让战马人员歇息。
到下午三四点钟太阳不太毒辣了,杨平才再次率部东进。
这一次,一直挺进了四个时辰,至午夜时分,赶到了涡河以东的阳夏县(今太康县)。
等在这里的护民军第六师师长何冬,按着行程给杨平这3000多骑兵准备好了宵夜、住处,同时也给战马准备好了饲料。
安置完兵员,杨平在阳夏县的县衙内接见了何冬——这位自从五月初接管护民军东部防务的老部下。
两人已经一个多月没见了,见面后是一顿寒暄,随后,何冬向杨平仔细汇报了目前涡河附近的防卫情况。
只听何冬说道:\"禀报都督,前些时日,根据都督的防卫要求,我等沿沙颍河北上拿下了项城、陈县。
又派兵接收了整个陈国的六座县城。如今整个陈国地区,我等已完成了分田编户工作,各县的警备团也建立了起来。
同时,在上蔡县的新兵大营按都督要求,已经挪到了陈县颍河南岸。
目前水军第三师主力仍然驻扎在淮河边上的颍上县,同时阜阳县也由水军第三师负责防守。
护民军第六师主力驻扎在陈县,另在项城、阳夏县各部署有一个旅进行驻守。我护民军东部防线仍然安稳。\"
杨平听完以后,便对何冬下了一个命令:\"何冬兄弟,本都督东进以后,你将我军涡河以东辖地内的民众,全部搬迁到涡河以西地区。
若有愿意在颍川郡安家落户的,需妥善安置;
若仍愿意在故乡生活的,告诉他们:我太平民团雇他们为雇工,待战事结束后再许他们回家生活。
你要与他们说清楚,那个喜欢用人肉做军粮的曹阿瞒,已经在徐州彭城了。
随后,护民军将以涡河为防线,与敌军在涡河以东地区大战。
想活命的,就给我退到涡河以西。\"
何冬起身领命,表示自己明白了。
杨平示意何冬坐下,这才补充道:\"何冬兄弟,本都督率骑兵东进以后,待道路通畅,张和会带领车骑部队携带辎重,由此向东前去支援本都督。
随后,由你叔父——第三镇总兵何怡,率领近卫旅、教导旅两个旅的主力,与战车部队的步兵配合,向东、向北拿下新郑、鄢陵、尉氏等县,
沿涡河西岸,北起大河,南到淮水建立起一道防线。
你第六师暂时划归给第三镇指挥,为我军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
何冬听了,先是为自己的那位叔叔终于去掉了代理二字而高兴,然后就是毫不犹豫地起身对杨平行礼说道:
\"请都督放心,我第六师一定配合各部友军,完成东部防线的建立。\"
交代完正事,两人稍微交谈了一会儿,主要就是杨平想看看这位很早就投资自己的军阀侄子,现在的思想情况。
结果,何冬也没让杨平失望——至少这位对太平民团的理念、管理方法,学习得很通透。
至于这位到底能不能成为自己的同志,那就看他以后的表现了。
第二天,同样是天光刚亮,休息了两个多时辰的骑兵们,便再次踏上了征程。
同样是行进六十多里后,就找地方避暑休息了。
下午三四点钟再次出发,行至午夜时分,两天下来已经挺进了二百三十多里,进入了徐州境内,这已经算是敌占区了。
杨平命令部队略作休息,吃了顿宵夜,给战马补充了饲料以后,又连夜赶路。
又是四个时辰的急行军,这支三千多人的骑兵,在六月初九清晨,已经整整行进了三百三十多里,行程过半。
初十白天,无论是士兵,还是战马,都好好休息了一天。
初十傍晚,部队开始了昼伏夜出的行程。
六月十三日清晨,徐州彭城东南方向,陆陆续续升起了十多个红色的孔明灯。
城头上守卫的兵卒,迅速将这个奇景通报给了在彭城县衙内给伤兵疗伤的张木。
张木出了房间抬头一看,果然一个个红色的亮光,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是如此的耀眼。
张木哈哈大笑,对着亲兵们说道:\"我等援军到了!我等援军到了!\"
说着说着,张木便忍不住悲从心来:\"都督,您总算是来了,您知道我这几天是怎么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