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变紫禁城
公元1449年,北京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中。刚刚经历土木堡之变的大明,看似逐渐恢复元气,实则暗流涌动。
乾清宫内,明英宗朱祁镇正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手中紧攥着奏折。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身上,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自土木堡之变后,他虽被赎回,但大明的威望已一落千丈。这些年推行改革,本想重振朝纲,没想到此时瓦剌又来犯。
“皇上,瓦剌兵打进来了!”
随着一声焦急的呼喊,一位气喘吁吁的太监匆匆跑入殿内,跪倒在地,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他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身上的太监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双手止不住地颤抖,连膝盖都在青砖地上磕出了声响。
朱祁镇猛地站起,龙袍在身后飞扬,“慌什么!快说,到底怎么回事?”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强撑的威严,可微微发颤的尾音,还是暴露了内心的不安。
太监咽了口唾沫,颤抖着说道:“启禀皇上,瓦剌首领也先亲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已经突破了好几处边关,正朝着京城而来,离京城不过百里之遥了!”太监说着,想起路上看到的那些溃败逃回来的士兵,心有余悸,“沿途守军死伤惨重,根本无力阻挡,瓦剌人烧杀抢掠,百姓们流离失所……”
殿内瞬间陷入死寂,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朱祁镇只觉得一阵眩晕,差点站立不稳。他强撑着扶住龙椅,眼前浮现出土木堡那场惨败的惨状,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士兵们的哀嚎声。
这些年的改革,投入了无数心血,可边境的防御竟还是如此不堪一击。他的指甲深深掐进龙椅的扶手上,指节泛白。
“传于谦、石亨等大臣速速进宫议事!”朱祁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焦虑。随着他的命令,几个小太监立刻飞奔着去传旨,脚步声在空旷的宫道上回响。
不多时,于谦、石亨等一众大臣匆匆赶来,个个神色凝重。于谦踏入殿内,官服上还带着匆忙赶来沾上的尘土,目光坚定地看向朱祁镇,“皇上,如今瓦剌来势汹汹,我等需立刻商议对策。”他说话时,眼神中透着忧虑,却也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稳。
朱祁镇微微点头,“于爱卿,你有何见解?有人提议朕移驾南京,暂避锋芒,你意下如何?”说罢,他的目光扫过殿内其他大臣,看到有些人微微低头,似有赞同之意,心中不禁一沉。
于谦神色一凛,向前一步,大声说道:“万万不可,皇上!京城乃大明根基,若皇上移驾南京,民心必乱,瓦剌定会乘胜追击,届时大明江山恐将不保。如今之计,唯有坚守京城,调动各地兵马勤王,与瓦剌决一死战!”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在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众人心中。
石亨也抱拳说道:“于谦所言极是,皇上。末将愿率京城将士,死守城门,定不让瓦剌军踏入京城半步!”石亨身材魁梧,此刻虎目圆睁,手握拳放在胸前,尽显武将的豪迈与决心。
然而,朝堂之上并非所有人都支持坚守。一位文官颤颤巍巍地站出来,说道:“皇上,京城兵力不足,粮草也未必充足,如何能抵挡瓦剌的虎狼之师?移驾南京,保存实力,才是保全之策啊。”他话音刚落,又有几位大臣纷纷附和,一时间,殿内争论不休,各方意见僵持不下。
朱祁镇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愈发烦躁。他时而皱眉,时而摇头,眼神中满是纠结。他看向于谦,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犹豫,“于爱卿,你可有把握守住京城?”
于谦挺直腰板,目光如炬,“皇上,臣虽不敢说有十足把握,但只要皇上下定决心坚守,臣愿倾尽所能,组织京城防御,调集粮草,整顿军队,定能击退瓦剌!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说罢,他重重地跪在地上,额头贴地,表达着自己的决心。
朱祁镇沉思良久,脑海中不断闪过这些年改革的艰辛,以及百姓们对太平的渴望。最终,他重重地一拍龙椅,“好!朕决定坚守京城!于爱卿,朕命你全权负责京城防御,石亨将军协助于爱卿,务必守住京城!”
于谦跪地领命:“臣定不负皇上重托!”起身之后,他立刻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防御事务。他先是详细询问了太监关于瓦剌军队的规模、行军速度等细节,随后又和石亨讨论京城现有兵力的分布。
随后,于谦迅速行动起来。他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向各地发出勤王令,要求各地将领务必星夜兼程赶来支援;一面组织京城百姓加固城墙,收集粮草。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刻的拖延都可能让京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于谦亲自来到京城的粮仓,查看粮草储备情况。粮仓内,一袋袋粮食整齐堆放,但他仔细估算后发现,这些粮食仅够京城守军和百姓支撑半月有余。他立刻下令打开官仓,将部分粮食分发给百姓,同时号召京城内的富商大户捐粮。
京城内,百姓们听闻瓦剌来犯,人心惶惶。街道上,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群,有的收拾行囊准备逃离,有的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于谦亲自走上街头,站在一个高台上,大声安抚百姓情绪:“乡亲们,莫要惊慌!皇上已下定决心坚守京城,我等众志成城,定能击退瓦剌!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加固城墙,运送粮草,就是为保卫京城出力!”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渐渐地,百姓们围拢过来,安静地听他讲话。
在于谦的号召下,百姓们渐渐安定下来,纷纷投入到防御准备工作中。老人们自发组成后勤队伍,帮忙运送物资,在路边烧水煮饭,为忙碌的士兵和百姓提供食物;青壮年们则拿起工具,与士兵们一起加固城墙。城墙上,锤打声、呼喊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在为保卫家园而努力。
而此时,瓦剌大军正浩浩荡荡地朝着京城逼近。也先骑在马上,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容,“大明经土木堡之变后,不过是个空架子,此番定能一举拿下京城,重现大元荣光!”他身后,是一望无际的瓦剌军队,战马嘶鸣,军旗飘扬,气势汹汹。
京城之外,一场生死之战即将拉开帷幕。于谦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心中暗暗发誓:“大明江山,绝不能在我手中丢失!瓦剌,我定要让你们有来无回!”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是对大明,对自己最严峻的考验。但他无所畏惧,为了守护大明,为了不负皇上所托,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城墙上的风呼啸而过,吹起他的衣袍,他却岿然不动,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恶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