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霍,我刚看了世界排行榜。\"刘薇突然发来消息,\"郑怀仙已经突破90万米了!\"
行不更名紧接着补充:\"而且这货的气囊居然是聚酯纤维的!我在交易频道看到有人出售截图,抗撕裂比我们的尼龙还高30%!\"
霍哲瞳孔微缩,立即调出全球高度排行榜:
【全球高度排名(实时更新)】
1.郑怀仙 - 901,234米
2.林夜 - 875,678米
3.徐江 - 843,210米
...
4820.霍哲 - 774,921米
...
876.刘薇 - 752,843米
...
3560.行不更名 - 736,921米
\"这家伙怎么做到的?\" 霍哲盯着榜首数据喃喃自语。郑怀仙的爬升速度又提升了 —— 原以为自己改用高能燃料后上升速率已大幅提高,双方差距即便不缩短,至少也能维持稳定。没想到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从之前的近 10 万米增至 12 .6万米。
小队频道里,行不更名发来一张截图:\"大哥,世界频道有人在讨论郑怀仙的装备——他好像有【等离子推进器】和【轻量化气囊】!\"
刘薇紧接着补充:\"不止!据说他从某个特殊浮空岛获得了【反重力核心】,能大幅降低热气球重量。\"
霍哲眉头紧锁。这些装备听都没听过,很可能是紫色甚至更高品质的稀有物品。
霍哲快速输入:\"先不管别人,我们按自己的节奏来。现在离百万米还差22万米左右,按当前速度明天中午前就能到达。\"紧接着又说道:“我们总体也不错!全球排名都还是有所上升,虽然涨幅不大。\"
...
同队友们沟通完后,困意再次袭来~!
霍哲抬手看了下时间,又过去了接近半个小时了!
\"先休息吧,等天亮再行动。\"霍哲再次提醒道:\"电离层扰动预计会持续减弱到凌晨4点,需要取出的物资都记得先拿出来备用...\"
关闭聊天频道后,霍哲把需要的物资从空间储物柜中取出后,做了最后的系统检查!
霍哲再次醒来时,窗外已是晨光熹微。电离层特有的蓝色天幕上,星辰正逐渐隐去。他揉了揉眼睛,看向系统时间——06:30。
【当前高度:847,856米】
【外部温度:-40c】
【内部温度:18c】
【能量储备:65%】
【...】
【电离层扰动强度:低→持续上升】
【带电粒子浓度:4.7x10^8\/m3→持续增长】
【静电云风险:中(28%)】
【空间储物柜存取失败率:50%→55%→...】
【轨道碎片风险:中(45%)持续上升】
【...】
脑子寄处!当前部分物理规则被改写学霸们别头铁!
(科普小知识:在现实 84 万米高空(属于热层,也称暖层),白天的温度会受到太阳活动、高度等因素影响,热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在该高度白天温度可达 500c至 2000c甚至更高。这是因为该层大气吸收了大量太阳紫外线和 x 射线,导致温度飙升。虽然白天温度极高,但夜间因缺乏太阳辐射、云层和水汽,无法通过大气逆辐射储存热量,热量快速散失至太空。以及云层等的蓄能,温度会急剧下降至 - 100c以下,昼夜温差极大。)
一夜之间,热气球又上升了七点七万米。霍哲伸了个懒腰,开始晨间例行检查。窗外,晨光中的云海呈现出瑰丽的玫瑰金色,如同一片燃烧的火海。
\"灰灰,小白,早安。\"霍哲给两只鼠兔添了食物和水。
小队频道里,刘薇和小老弟已经在线:
刘薇:\"搭子们早安!我高度突破80万米了,一切正常。\"
行不更名:\"大哥,我刚突破78万米!预计两小时内能突破80万!不过发现个问题——超过75万米后,普通木炭的效率开始下降了。\"
霍哲立即回复:\"太好了!我这边已经84万米,按当前速度,三小时内就能冲击百万米目标!\"随即眉头微皱:\"这个自己倒没注意到。有一段时间没使用普通木炭作为燃料了。\"
下意识的开始权衡,\"按这种情况发展的话,后续是不是得逐步淘汰普通木炭了。\"同时手指飞速在屏幕上点击!
很快,霍哲找到了想要的信息:
【燃料效率变化记录】
50万米以下:普通木炭热值100%
60万米:70%
70万米:60%
75万米:50%
80万米:30%
\"每上升10万米,效率成几何式下降...\"霍哲快速心算,\"按这个规律计算的话,到百万米时那不得只剩10%左右。\"这是巨大的隐患,毕竟普通木炭仍是主要燃料储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念及于此,霍哲看着储物格上整齐码放的普通木炭,以及空间储物柜里成垛的存货。若真不能用就太可惜了。除非能找到提升普通木炭燃烧值的办法,可这已超出自己的认知范畴了!
“回头看下【系统商城】以及世界频道能不能找到这类技术。”短短几秒钟,脑海中念头飞速转动,霍哲心中有了决断。
...
霍哲指尖在屏幕上轻点,切换至雷达操作界面查看周围空域。
屏幕上的信息显示,在雷达回波扫描范围内,空域一切正常,没有任何的回波信息。
透过窗口望去,此刻大气层清冽得近乎透明,连一丝卷云都未挂,极目之处能见度几乎延伸到地平线。
然而就在视野边缘,几朵庞然的蘑菇云正蛰伏在晨曦里 —— 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它们并未在雷达回波上留下任何踪迹,铅灰色的云柱托着雪白的冠顶,在鎏金晨光中折射出诡异的光晕。
霍哲的瞳孔因那诡谲的云团骤然收缩,连忙把眼睛抵住复合弩8倍镜查看 —— 在这离地面数百公里的高空,按理说不可能出现这种云团!
随着镜头焦距拉至极限,霍哲稍稍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