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吉普车驶入东四分局那略显破旧的院门时,雨已经完全停了。灰白的天光均匀地洒落。梁兴邦局长已经站在分局大楼门口的石阶上等候。他同样一夜未眠,眼窝深陷,但身板依旧挺直。
林默推开车门,脚步带着沉重的疲惫踏上泥泞的院子。梁局长快步走下台阶,迎了上来,一把握住林默冰冷、沾满泥污的手,用力摇了摇:
“林默同志!辛苦了!快进屋,喝口热水!” 他的目光充满赞许和深深的关切,“城西那边的情况,我都知道了!干得漂亮!在那么危急的情况下,能把群众一个不少地安全撤出来,了不起!我向市局王局长汇报时,王局长也高度肯定了我们的快速反应和处置!”
豆爱国也迎了上来,关切地看着林默。
林默对梁局点点头,声音沙哑:“梁局,您也熬了一夜。” 他随即转向豆爱国,问出那个盘旋心底的问题:“院里呢?”
豆爱国立刻简洁汇报了四合院的情况:“……三位大爷这次没撂挑子,算撑住了场面。天亮时街道王主任去了,说了句‘这才像点管事大爷的样子’……”
林默听完,几不可察地“嗯”了一声。
梁兴邦在一旁听着,拍了拍林默湿透的肩膀,感慨道:“大灾面前,能稳住基层,也是功劳啊。林默同志,你先去换身干衣服,喝口热乎的。九点钟的党委扩大会,还要你详细介绍抢险情况和后续部署。豆爱国同志,你也辛苦了,治安科那边受灾情况统计和后续的巡逻防控,也要立刻抓起来!”
“是,梁局!” 豆爱国立正应道。
林默对梁兴邦和豆爱国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他拖着疲惫却依旧挺直的背脊,踏上台阶,走向那扇透出明亮光线的、刷着绿漆的木门。身后,梁兴邦看着他的背影,又抬头看了看放晴的天空,对豆爱国低声说:“多好的同志啊……这一夜,分局上下,都经受住了考验。”
豆爱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当林默的身影消失在分局大楼那扇刷着绿漆的木门后,梁兴邦局长站在石阶上,目光扫过泥泞院子里昨夜风雨的痕迹——折断的树枝、飘落的碎瓦、深深的吉普车辙。他脸上的关切迅速被一种全局在握的凝重所取代。作为分局的掌舵人,灾后的航向需要他立即校准。
“豆爱国同志!” 梁兴邦的声音沉稳有力,唤住了正欲离开的治安股副股长。
“到!” 豆爱国立刻转身立正。
梁兴邦没有立刻下达指令,而是转向一直等候在旁的分局办公室主任老赵:“老赵,通知分局党委成员、各股股长、城区各派出所所长,十五分钟后,一楼会议室开紧急党委扩大会!通报灾情,部署工作!”
“是!梁局!” 老赵立刻小跑着去安排。
梁兴邦这才将目光重新投向豆爱国,语速沉稳,条理清晰:
“豆爱国同志,灾后治安是重中之重,林默同志分管治安,他刚从一线回来,需要稍事休整,但工作不能等。你们治安科,是灾后维稳的拳头力量,必须立刻动起来!”
“请梁局指示!” 豆爱国挺直腰板。
“第一,隐患排查,人命关天!”
梁兴邦竖起食指,语气斩钉截铁,“昨夜这场暴雨,很多老房子泡透了,成了酥皮点心!你立刻组织治安科全体、各派出所全部警力,发动各街道治保积极分子,对辖区内所有低洼地带、老旧房屋、年久失修的建筑,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
重点是昨夜漏过雨、进过水的房屋!发现墙体开裂、房梁歪斜、地基下陷等险情,立即动员住户转移!一刻不能耽搁!联系街道办,务必安排好转移群众的临时住处!原则就一条: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确保不发生次生伤亡!这是政治任务,也是铁律!”
“是!坚决执行!绝不让一个群众留在危房里!” 豆爱国声音洪亮,迅速掏出小本记录。
“第二,治安防控,严防死守!”
梁兴邦竖起第二根手指,目光锐利,“大灾之后,往往人心浮动,宵小之徒也会蠢蠢欲动!要给我把警力压到街面上去!压到受灾最重的胡同巷子里去!各派出所、治安岗亭,取消轮休,全员上岗!
白天晚上都要看到有公安巡逻!震慑趁灾打劫、偷盗哄抢物资的不法分子!
同时,密切监视市场动态,特别是粮店、煤铺、杂货铺!发现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苗头,露头就打!及时固定证据,依法严惩!还要注意打击造谣传谣,稳定人心!社会秩序不能乱!”
“明白!严防死守,确保秩序!” 豆爱国笔尖飞快。
“第三,防疫灭病,刻不容缓!” 梁兴邦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积水退去,留下的就是烂泥塘、垃圾堆!蚊蝇滋生,疫病温床!你立刻以分局名义,紧急联系区卫生防疫站,请求他们火速支援消毒药品、防疫指导和卫生宣传员!
同时,组织各街道、居委会,发动群众,大搞爱国卫生运动!
首要任务:清除积水、淤泥、垃圾!所有死水坑洼,必须撒上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水井、公共水源地,要派人看守,竖立警示牌,严防污染!对群众集中安置点,如大车店库房,要协调防疫站派驻卫生员,监测健康状况,发现发烧、腹泻等疑似传染病例,立即隔离,迅速上报!防疫如救火,慢不得!”
豆爱国一一记下,神情肃穆:“是!保证不留死角,严防疫情!”
“人手方面,” 梁兴邦最后强调,“分局所有能调动的警力,包括内勤文职除必要值班和会议记录人员,全部由治安科统一调度,优先保障排查、巡逻和秩序维护!各派出所所长直接向你负责!林默同志稍后会具体抓总落实,你先动起来,把架子搭好,把任务铺开!”
“请梁局放心!我马上去办!” 豆爱国合上本子,敬礼,转身跑步离开,雷厉风行。
梁兴邦看着豆爱国的背影,微微颔首。他转向老赵,继续部署:
“老赵,你这边,三件事:
第一,汇总灾情。把昨夜到现在所有接报的房屋倒塌、财产损失、道路桥梁损毁、农田被淹情况,分门别类,统计清楚,九点党委扩大会上,我要详实数据!
第二,起草紧急报告。详细汇报城西皇城墙根抢险过程、群众转移安置情况、现存隐患、以及我们亟需上级支援的物资清单:工程队、沙袋木料、救济粮、药品、漂白粉、生石灰!报告要快、要准、要突出紧迫性!
写好后我立刻签发,派通讯员骑最快的自行车送去区委和市局!第三,后勤保障。通知食堂,熬一大锅热粥,蒸几屉窝头,咸菜管够!让熬了一夜的同志们,包括开完会马上要下片区的,都吃口热乎的垫垫肚子!钱,先垫上,回头打报告!”
“明白!梁局!” 老赵也领命而去。
部署完这些,梁兴邦才深吸了一口雨后清冷的空气,整理了一下衣襟,大步走向一楼会议室。作为分局的主心骨,他需要在党委扩大会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将他的全局部署转化为整个分局的行动纲领。他知道,具体的落实、细节的打磨、难题的攻坚,将落在分管治安、此刻正在换下湿衣准备参会的林默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