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衍生世界的雍正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简述名下最大的远洋船队抵达琉球群岛,二百零八艘远洋巨兽如一座座大山将不大的琉球团团围住,用时两年才竣工的深水港口,第一次迎接这支远洋船队的到来。
这支仿制于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所驱使的船队,几乎一比一地复刻了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整支船队中包括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等等,所有船只均配有火枪及火炮。其中宝船为船队中的主要船型,船队中宝船的数量为六十艘。
为保障船队的最大战力,简述名下的这支远洋船队中宝船的货物载重量接近一万五千吨,较小的宝船的货物载重量约为六千吨。每艘船的载重比郑和时期的宝船少五百到一千两百余吨。
而当时清朝的大型洋船的载货量通常可以达到一万至一万二千石,换算成吨位大约为六百至七百二十吨。而简述的船一艘能顶大清远洋海船的十艘。
在这支远洋船队到达琉球的第二天,六十余条大型货船装满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由天津出发经南运河出海,历时二十天抵达琉球。这些货船均以近海运输为主,每条货船可装一百二十吨至一百八十吨货物。简述用得都是能装裁一百八十吨左右的大船。
货船在琉球修整七天后,装满银锭和粮食后再由原路回航天津卫。到达天津卫后,卸下船上的银锭和粮食,再装满货物后再次出港入海。
银锭由漕船运输,走北运河经通州运至京城城外。
粮食则分地存储,入各地府库。
雍正年间一条漕船可明清漕船最多可容纳四百至五百石的容量,约合二十四吨到三十吨。清朝时一两白银约有三十七点三克,一百万两白银约为三十七点三吨重。
简述这次运银入京是跟雍正请了圣旨的,出运的是能装三十吨货物的大型漕船,为加快运输速度,每只漕船装银五十万两,出动漕船二百余只。以每二十只漕船为一队,除押运船队所需的粮?及护卫外,每只船队押送银锭四百万两。船队首尾相接,浩浩如游龙般在行驶在江面上。从天津卫驶出,用时五日抵达京城。
因为此次运银之巨亘古罕见,雍正皇帝下旨,运银期间沿途两岸各地商船及民用船只,片板不得下水,沿途各地驻军岸边随行,要务必保证漕运安全。同时对周边所有水路匪患进行清剿,凡对运银漕船伸手者,无论官匪平民就地绞杀。
这是雍正登基后首次下如此严旨,举国震惊。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次运银每两月一次,历时半年,总运银二亿四千万两,运送粮食二十四万石,相当于大清十年的税银总和。要知道,当时的清朝一年的税银最多不过是二千四百四十万两。
漕船抵达京城后,卸下银锭绕行京城,另路返回。
银锭到达京城后由户部的官员接手,用车队运入京城,入城后先至京中的广储银庄,由银庄掌柜胡长禄清点核实,再运入位于皇城东华门内的大清内库。
而这些不过是简述近年所得的一半。
面对如此巨利,让向来以抄家发家致富的雍正皇帝感到深深的震撼,更加坚定了进军海贸的决心。
雍正看了看面前的折子,他顿时觉得抄家不香,抄家哪有海贸香啊?雍正动了动笔,把上辈子被他抄家杀头的几个罪臣的判决改成了罢官,想了想又添上了一句——没收家产。雍正满意地点了点头,银子再少也是朕的!都是朕的!
******
半年前。
工部的都水清吏司正在日夜赶工,可是要造能出海的大船,从开工到下水至少也得两年。
九贝勒允禟这段时间成日里呆在工部,名为督促海船建造,实则无聊得都快长毛了。
正当允禟琢磨着如何才能让雍正给他换个工作时,雍正将各府产业名录及账册誊抄卷送了过去。上百本账册摊在面前,让允禟一时间有点不知今昔何昔。但总比闲着无事整日数钉子强。
可当他翻开账册后,这血压就再没降下去过。
若是没有简述的例子在前,允禟还看不出这些账册哪里不对。正因为是有了简述的例子在,允禟再看这此账册,轻易地就能看出下面的经手人都是如何糊弄他们这些主子的。
允禟不经意地回想起过去他名下的那些产业,被喻为“财神九”的九爷彻底怒了:这是把他们这些主子当傻子耍呢!
可再如何气愤,如今也成了事实。事要一件一件的办,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
允禟有心将这些产业都梳理一遍,心说:“与其在京中闲着,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先将各府的产业归拢一遍,也把那些欺上瞒下的奴才好好收拾一番,免得他们欺上瞒下,糊弄主子。”
正当允禟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开口让雍正同意他出京的时候,当今的淑贵妃向雍正请旨,恳请雍正下旨调动京城至天津沿岸各地驻军协助漕运护送银子进京。
调动驻军护送民银,这本就是一件荒唐的事,但任谁也没想到,当今的雍正皇帝竟然同意了。
正当大家都为此感到困惑时,雍正皇帝便下旨,命怡亲王允祥监管户部,命九贝勒允禟协助,户部所有官员协助广储银庄接收银子入京。
刚开始允禟还出言嘲笑雍正耽于美色,连这样荒唐的旨意都敢下,然后就被啪啪地打脸了。
第一批银子顺利入库时,允禟感叹了一声:“四哥的命真好啊!”
当第二批银子也成功入库时,允禟又感叹了一句:“四哥果然是真命天子啊!”这次,他对雍正的好运气已经不仅仅是羡慕,而是充满了敬畏之情。
到了第三批银子入库的时候。允祥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允禟,心想他这次又会说出什么样的感慨呢?就在允祥准备开口询问的时候,允禟突然冒出了一句让人瞠目结舌的话:“不知道淑贵妃有没有休夫的打算?”
幸好众人都习惯了他的口无遮拦,没太当回事。
连续半年的时间里,允禟和允祥几乎住在了户部。在保证每一批银子分毫不差地入库的同时,还要应对雍正财大气粗后下发的一连串的拨款旨令。
而本就勤政的雍正皇帝,近半年里更是如同长在了养心殿一般。一项项为民政策在养心殿草拟,经内阁复核重抄,然后经由户部请旨向内库借银,再到向全国各地下拨专项用银。
让刚有点发福的九贝勒,又变得瘦骨嶙峋如刚解除圈禁时的模样,怡亲王允祥骨瘦如柴,可即使这样,二人的精神随着经手的银子越多越亢奋。
自愿到户部给他九哥帮忙的敦郡王允?,没能坚持一个月就无情地抛弃了他亲爱的九哥自己玩去了。用他的话说:“九哥已经被四哥附体了,再也不是他的九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