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有事需要我帮助?”我笑着问。
对于这个秦重,我渐渐多了一些尊敬。像这样勤劳又懂分寸的人,确实,很值得帮。
“小可专程来感谢韩公子。”秦重深深鞠躬道。
“谢我干啥?”我有些吃惊,“我好像没有帮你什么。”
“小可当时愚钝,没有醒悟。”秦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幸亏瑶琴提醒,又出钱让小可前往各处寺庙捐香油。这几个月下来,小可走遍了昭庆寺、灵隐寺、法相寺、净慈寺、天竺寺等寺庙……”
“这是你和莘姑娘的功德,与我无关。”我笑了笑,很纳闷秦重为何叫莘瑶琴叫得如此亲切。
“不,瑶琴说了,如果没有韩公子提醒,小可恐怕和父亲同住在临安城内,老死不能相见。”秦重恭敬地说道。
“你遇到你父亲了?”我笑着问道。
“是的,韩公子,小可遇到父亲了。”秦重笑着,“那天,小可因为天竺寺中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处香火都很旺盛,山路崎岖,不通舟楫。于是,聘了几个人帮忙,担了一担香烛和三担清油,前去上天竺。”
“然后呢?”我笑着问道。
“小可按照瑶琴的吩咐,将这些捐给寺僧。寺僧将小可迎进殿内,小可的父亲正好负责点烛添香。”秦重很激动地说道,“小可当时可没有想到父亲会在这里,只专心上香。这么些年过去,小可长大成人,父亲也不认识小可。”
“那你们怎么认出彼此的?”我笑着继续问道。
“油桶。”秦重笑着,“小可在油桶上写着汴梁和秦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让小可的父亲留了心,问了小可一些问题。”
“哦?你们都聊了什么?”我也好奇。
“小可的父亲端出茶盘,寺僧给小可递上茶盏。”秦重笑了笑,“父亲直接发问了,问小可姓朱,为何油桶上写着汴梁和秦。”
“所以,你们相认了?”我问道。
“是的,不仅相认了,而且,还知道了一些秘辛。”秦重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原来,小可和父亲并不是走散的。当年避难,小可的父亲在实在无法养活小可的情况下,将小可过继给了朱家,自己则到了天竺寺出家。”
“奇遇啊,天竺寺奇遇。”我叹了一口气,“你们父子现在算是久别重逢了,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小可今天来,就是这事。”秦重有些不好意思,“小可和瑶琴想趁着双方父母都在,办一场婚礼,想邀请韩公子前去为小可和瑶琴证婚,不知韩公子可愿意拨冗?”
“好事啊,好事啊,你们竟然真的走到一起了。”我笑着,“这件事,我一定参与。”
秦重郑重递上了请柬。我也很开心。
没有想到,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莘瑶琴和秦重还是走到了一起。看来,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是真的。只有那些用情不够真挚的,才会彼此错过吧?
“你父亲不反对你和莘姑娘在一起?”我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道。
“父亲不反对。”秦重看了看我,“瑶琴想要侍奉父亲,父亲却说,他当年将小可过继给了朱家,这时候朱家将所有的一切都留给了小可,小可这时候将他接到身边,他觉得有些对不起朱家。”
我愣了,这秦家父子还真是不错,竟然在朱十老去世后,还会有这一重顾虑。
看来,善良的人们还是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