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园的书房内,纸墨的冷香混合着窗外飘来的草木清气,却压不住那份从脉案和食单里渗透出的、令人窒息的沉疴与奢华交织的诡异气息。苏窈端坐案前,指尖的墨笔悬在雪浪笺上方,迟迟未能落下。
摊开的太后脉案抄录,字迹工整却透着冰冷的绝望。脉象虚浮如柳絮,沉取无根,寸关尺三部皆弱,尤以肾脉为甚。心脉时有结代,肝脉弦细如刀刮。这哪里是寻常的凤体欠安?分明是油尽灯枯之兆!更让苏窈心惊的是那些御医开出的方子。百年老参、雪域灵芝、南海血燕……皆是补气吊命的圣品,然而君臣配伍却透着一种急功近利的粗暴。几味大补之药,如附子、鹿茸,药性猛烈如火,却与太后虚不受补的脉象格格不入,甚至与方中另一味滋阴养血的阿胶隐隐相冲!药力在体内互相倾轧,非但不能补益,反而如同在残烛上浇油,加速其燃烧殆尽!
她的目光移向那份盖着“珍馐司核准”朱印的赏菊宴食单。蟹酿橙、菊花暖锅、玉髓羹、金齑玉鲙……名字雅致,用料奢华。然而,当她的视线落在其中一道名为“翡翠羹”的汤品旁,那行小字标注的配料上时,一股寒气瞬间从脚底直冲头顶!
主料:嫩菠菜、鸡茸、清高汤。
辅料:秘制提鲜粉(含瑶柱、虾籽、蟹膏等)。
看似寻常。但苏窈的指尖,却死死点在了“瑶柱”二字之上!
瑶柱,干贝之精华,味咸性平,滋补肝肾,本是上佳食材。然而……苏窈猛地翻开太后的脉案,指尖划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记录——“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尤甚,夜尿频多,下肢时有浮肿”!这是典型的肾阳虚衰、水湿内停之象!
瑶柱补肾,本无大错。但关键在于,这“翡翠羹”的食单,与太后此刻正服用的一味汤药,在时间上几乎是重叠的!而那味汤药的主药之一,赫然是——甘草!
甘草!药中之国老,调和诸药,性平味甘。然而,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此乃药家常识!而瑶柱……生于深海,其性虽非海藻,然其生长环境与汲取的深海阴寒之气,其“咸寒”之性,与海藻有着微妙的相通之处!甘草与瑶柱同用,虽不至于像反药那般立时致命,但那股相克相冲的阴寒滞涩之力,对于本就肾阳虚衰、水湿内停的太后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它会如同无形的冰针,悄然刺入太后的肾经,加重其畏寒浮肿,更会滞涩经脉,使得那些本就药性冲突的猛药,在体内郁结成更凶险的火毒!
“好毒的心思……好隐秘的手段!” 苏窈的指尖因为用力而深深陷入掌心,几乎要掐出血来。这不是巧合!这绝不可能是巧合!珍馐司核准食单的人,必然深谙药理,甚至对太后正在服用的汤药了如指掌!他们利用了食材与药物之间那微妙到几乎被忽略的“相恶”关系,在看似无害的珍馐美味中,埋下了慢性侵蚀的毒针!一次两次或许无碍,但长此以往,太后的生机,便在这无声的“食药相克”中被一点点蚕食殆尽!
珍馐司……这哪里是掌管宫廷美味的衙门?分明是杀人不见血的毒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