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恭迎陛下!”
随着刘禅步入长乐宫,恭敬地冲吴太后行跪拜礼:
“母后,朕以幼冲,继承宗庙,寸功未立,反倒连累母后担忧,朕之罪。”
吴太后看着跪拜在身前的刘禅,并无丝毫责备之意,示意刘禅起身:
“陛下请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本宫听闻陛下此言,老泪纵横。”
“自先帝崩殂,陛下临危受命,初登大宝,本宫一直忧惧。”
“既忧陛下年幼,无法撑起国事,又惧无法守住祖宗家业,给先帝蒙羞。”
吴太后说着,迈步下来握住刘禅的手,神色间满是骄傲:
“本宫没有想到,陛下无论才智德行,都有先帝之风,国事蒸蒸日上,此百姓之福。”
“陛下此行,已开创大汉皇帝未有之先河,史书上定有陛下浓重一笔,
本宫替陛下守好宫闱,静候陛下凯旋!”
刘禅再次向吴太后磕头,这才离开长乐宫,前往校场点兵。
有久经沙场的马谡协助,大军开拔的诸多事宜进行得非常顺利,
在成都百官和自发而来的百姓簇拥下,刘禅的竖起了天子旌旗。
醒目的大纛底色赤红,上面装饰着日月星辰,
大纛正中是“大汉皇帝刘”五个大字,异常醒目。
左上方是“奉天讨逆”四个小字,而右下方则是“克复中原。”
大纛上面装饰的游龙和白色牦牛尾迎风飘扬。
文武百官跪拜,行大礼,山呼:
“陛下威武!克复中原!天佑大汉!”
“圣驾亲征!贼魏必诛!四海归心!”
“大汉必兴!万岁,万岁,万万岁!”
“开拔!”
浩浩荡荡的大军山呼着万岁,踏上金牛道,向着汉中进发。
“马参军,距离汉中城还有多远,大军几日可到?”
行进途中,刘禅向参军马谡询问道。
马谡查看了一下舆图,使用算筹计算了一下,这才回答:
“启禀陛下,如今我军已过绵阳(今涪城),马上就要到剑阁,
距离汉中城大概还有七百余里(汉里,约等于的三百公里)”
“预计需要六天”
“陛下不必担忧,魏延将军久守汉中,多次击退曹魏进犯。”
“马参军,朕多次听相父说汉中城是北户锁钥,究竟是什么情况,担得起如此称赞?”
马谡只当刘禅对于汉中情况好奇,于是命人搬来了一个木盘,
木盘上面用陶土捏了山川河流,呈现在刘禅面前。
“这就是沙盘?”
刘禅惊奇道。
马谡点点头:
“陛下果然博闻强记,此正是先祖远征交趾时所创沙盘。”
“陛下请看,这里就是汉中城,位于汉中盆地中心(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
此城四面环山,北依秦岭,南靠米仓山(今大巴山山山脉),
汉水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形成天然屏障。”
“盆地内平坦肥沃,自有出产,而四周山脉险峻,仅通过狭窄的栈道与外界相通,可谓易守难攻。”
有了立体的山川形态,刘禅这才知道,为什么古代打仗还非得去死磕城池。
尽管这个沙盘没有现代有遥感技术之后,制作的那么精确,汉中城扼守在两处高山之间,
不通过这个城池,难道要翻越绵延的秦岭,在这个时代来一出荒野求生不成?
按照马谡的指点,在汉阳城北边,是拱卫汉中平原的群山,
分布在群山之中的平关、定军山、黄金围三座险要关隘,构成汉中城的第一道防线。
紧随其后的是汉中城,汉水以及西侧的阳平关一线,构成了第二道坚实防线。
至于之后扼守金牛道的米仓山等关隘,只能是聊胜于无了。
没了汉中郡的保护,南下成都一路上无险可守。
就在刘禅和马谡查看汉中地形的时候,小黄门推开大帐:
“启禀陛下,该用膳了。”
刘禅头也没抬回应:
“将士们都还没安顿吃上热饭,朕着什么急?
去巡视各处营地,什么时候将士们吃上饭了,再给朕送来。”
小黄门受命离开,刘禅抬头,看到马谡一脸崇拜地看着他,有些疑惑:
“马参军,朕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马谡连忙行礼:
“谡唐突,谡只是觉得陛下有统兵天分,实乃大汉之福。”
刘禅挠了挠头,马谡分析军务看起来挺靠谱的啊,怎么莫名其妙就夸了起来?
刘禅率领的都是各部精兵,马谡等各级将官也能力卓越,更何况这支队伍中还有大汉天子刘禅,
一路上的行进速度非常快,刘禅跟着马谡巡视营地,
加上结合实际所见山川以及沙盘地图,他对战场的形态也有了初步理解。
而在巡视各处营地的时候,不仅那些叫的出名的武将,这些普通士兵对于刘禅也是狂热回应。
大汉天子对于普通士兵的士气鼓舞,实在是非同一般。
一路上驻扎,饮食,乃至前锋,哨探的布置,刘禅受益颇多。
除了日常的调兵遣将学习,刘禅也没有忘记和关淑他们叮嘱演练阵法。
看到关淑带领的五百多孔武有力士卒,就算在扎营间隙,也要挥舞长兵列队演武,
这些军中宿将只是当少年皇帝倾慕军旅,一笑而过,
别说这种来来去去就三下的粗浅功夫,
光是这三米多长,半截包裹着粗布的武器,看起来就不轻,根本不适合实战。
能有几人像关军侯一样,可以在战阵上施展大刀?
更别说这些普通士卒。
没看关兴率领的骑兵,除了他自己家学渊博,使用小一号的关刀之外,
其他士兵都是清一色的长枪?
攻击距离远,灵活,致命,好上手,这几个优点,让实战之中枪的地位不可动摇。
就算是治军严格的陈到,也没有干涉这些属于皇上的亲兵不切实际的演武。
陛下已经做得够好了,还要苛求什么呢?
关淑在关家遭逢大变之后,受到的冷眼和怜悯早已习惯,
她没有在意其他人看戏一样的眼光,只要一有空闲,就带着这五百多人操练。
大军刚过了剑阁,就看到前方一骑探马跑了过来:
“启禀陛下,赵云将军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