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雍亲王府里,四皇子胤禛的侧福晋钮祜禄氏生下一子。
婴儿呱呱坠地的啼哭宣告着新生命的降临,与此同时,一股奇异的香气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噫!好香啊,哪里来的香味?”侍女莲儿不禁惊叫道。
那香气宛如春日百花混合交融散发的气息,在王府四处萦绕,久久不散。
王府上下的人都大为惊诧,管家老李是个老学究,见多识广,只见双手合十,喃喃说道:“这个孩子将来必定不凡,说不定……”
四皇子胤禛看着襁褓中胖嘟嘟的幼子,想到自己中年得子,心中隐隐觉得这孩子是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不禁亲了亲婴孩的额头。
这个婴孩被取名为弘历,他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按照传统史料记载,帝王或者重要人物出生时,必定伴随着天象或者环境的变化,这暗示着天人合一的道理。
当然,这都是封建迷信的说法,大家听听就好,不必较真。
很快就到了孩子的百日,胤禛精心筹备宴席。王府中张灯结彩,红绸高挂,到处都洋溢着喜气。
57岁的康熙皇帝当上了爷爷,似乎感受到了生命延续的强大力量,在臣子们的簇拥下,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雍亲王府。
走进正厅,之前听闻的那股奇异香气又幽幽飘散开来,仿佛在迎接圣驾,康熙心中暗自称奇。
当弘历被乳母抱出来时,只见这百日小儿生得粉雕玉琢,天庭饱满圆润,一双漆黑的眼眸清澈明亮,好似藏着星辰,眉眼间带着与生俱来的贵气。
小家伙一点也不怕生人,见到康熙,还咧开小嘴,露出童真的笑容,小手不停地挥动着。
康熙心中一暖,赶忙伸手将弘历接过抱入怀中。他轻轻抚摸着怀中幼孙细嫩的小脸,群臣纷纷贺喜。
康熙看着这个聪慧讨喜的孙子,笑意盈盈,连连称赞“好福相”,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
……
时间来到了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夜色深沉,好像风雨欲来的样子,乾清宫内烛火在风中摇晃不定。
“岂有其理,又是开会又是招兵买马,皇太子想干什么?”康熙帝满脸怒容,把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摔在龙案上,震得茶盏都摇摇欲坠。
“朕满心以为他已经改过自新了,没想到现在变得更加张狂肆意,目无尊长!”康熙那苍老的声音里,压抑着几近失控的愤怒。
翰林院学士张廷玉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站着,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康熙皇帝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张廷玉说道:“朕顶着压力重新立他为太子,皇子们对此颇有微词,可他却不珍惜朕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依旧我行我素,凌辱大臣,诅咒兄弟,府中还豢养死士,难道他是想效仿八王之乱,重演兄弟相残的悲剧吗?”
说到这里,由于情绪激动,康熙皇帝猛地一阵剧烈咳嗽,身体也微微颤抖。
“皇上息怒,太子胤礽不思悔改,幸亏大臣们及时汇报情况,在太子还未形成气候之前,皇上早下决断,以免追悔莫及。”张廷玉在一旁小心地劝解道。
康熙长叹一声说:“果然大臣们没有看错,之前极力推荐八皇子,却被朕否决了!”康熙自责地说道。
“啊,对了,廷玉,托合齐会饮案审理结案了吗?”
“回皇上,已经结案了。”说着,廷玉把审理结果呈给了康熙。
……
各位网友,什么是“托合齐会饮案”呢?简单来说,就是太子的党羽找机会聚在一起开会。
事情是这样的,康熙四十八年十一月,安郡王马尔浑去世。他是安和亲王岳乐的第十五子,母亲是辅政大臣索尼之女,属于清皇室成员。
康熙为其举办了高规格的葬礼,同时颁布了“禁酒令”,
康熙这么做是为了打击大臣们聚在一起非议朝政,打着节约、避免浪费粮食的旗号禁止饮酒,禁止设宴。
皇上一句话,朝廷再没人敢饮酒了。但是有人敢挑战康熙的权威,谁这么大胆呢?无他,太子党的爪牙们。
过了几天,马尔浑的弟弟,镇国公景熙向康熙揭发:“皇上,你颁布了禁酒令以后,大家都能遵守,但是有一伙人与皇上唱对台戏。”
“啊!谁这么大胆?”
“回皇上,步军统领托合齐父子公然违抗禁令,在家中聚众会饮。”
托合齐是太子党中的重要成员,他的妹妹是康熙的妃子,他因受太子赏识而担任步军统领,与太子关系密切。
康熙一愣,“镇国公,会饮的都有谁呢?”
“回皇上,参与会饮的人员多达二十余人,包括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等朝中重臣。”
“这些人手握兵权,过去大多是索额图的旧部,他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
“皇上,不用问,是为太子早日登基的事。”景熙突然想起了什么,忙道:
“太子曾对这些人说,我从来没见过当了将近四十年的太子,言外之意着急登位,莫非这些人……?”
景熙的一番话,让康熙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由想到之前太子夜窥行军营帐的事。
刚开始康熙没多想,只是认为托合齐触犯了禁酒令,没想到要处理这伙饮酒人,心说不就喝了一场酒吗?
等景熙汇报走了以后,康熙越想越怕,联想到太子这三年来,好像没多大变化,反而越加变本加厉。
不管托合齐的初衷是什么,这回他算是接到了死亡之邀,康熙认定托合齐等人借会饮为太子“缘结朋党”,为太子拉拢官员、扩充势力,还密谋“阴谋”。
康熙五十二年,经过两年多的审理,该案定性有个结果,还没执行,托合齐就死在狱中,被挫骨扬灰,
手握兵权的齐世武被钉在墙上折磨至死。尚书耿额等数名大臣以“为太子结党会饮”罪被处罚。
……
老话说得好,“不作不死!”康熙对胤礽本来就愤怒快达到顶点了,
然而胤礽一点也不收敛,他为了发泄心中不满,训斥胤禩,说‘你不过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也配觊觎储位’。这话就被臣子上奏给了康熙。
康熙最终下定了再废太子的决心。
康熙五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废太子位,幽禁咸安宫。”
十月初一日,康熙以御笔朱书向诸王、贝勒、大臣等宣谕重新废黜太子的理由,并要求诸臣“各当绝念,倾心向主,共享太平。
后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
康熙这回彻底绝望了,直接把三立太子的路封死了。
众臣子诺诺躬身退去。
望着空旷的大殿,康熙皇帝仿佛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无力地瘫坐在龙椅上。
他的白发凌乱地散落在额头,泪水不受控制地从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滑落。
康熙帝一生开疆拓土神明英武,最后在选择接班人上败的一滩糊涂。
康熙发誓:“朕以后不再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