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勇。”
“到!”赵大勇的声音如同闷雷,魁梧的身躯绷紧如铁塔。
“你负责防御韧性、耐力抗压、战场生存、阵地构筑。你的‘稳’,就是队伍的基石。我要看到你们能像叹息山脉一样,扛住敌人最猛烈的炮火,在绝境中为反击钉下楔子。把‘不动如山’给我刻进神经反射里。”
“是!明白!”赵大勇的回答简洁有力,眼神沉凝如山。
“具体训练方案,你们两人协同拟定,报我审批。只问结果。”陈胜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训练场,就是你们的战场。练不出能拧断敌人脖子的兵,我就拧下你们俩的脑袋,挂在这‘铁砧’上当警示。”
冰冷的话语如同重锤,砸在王磊和赵大勇心头,也砸在所有队员心上。没有玩笑,只有铁与血的承诺。两人齐声怒吼:“是!拧不断敌人脖子,提头来见!”
陈胜微微颔首,目光掠过下方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第二件事。林震少校,李玉凰上尉,留下。其他人,解散。按新计划,开始训练!”
“解散!”
命令下达,下方瞬间爆发出巨大的声浪。队员们迅速有序地散开,奔向各自的训练区域。引擎的轰鸣、金属的撞击、格斗的呼喝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狂暴,更加充满力量感。王磊和赵大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燃烧的战意,立刻大步走向中央控制台,开始调取数据和划分训练区域。
砺剑坪的“铁砧”再次化身为沸腾的熔炉,钢铁的意志在其中被反复锻打。而陈胜的目光,则落在了依旧笔挺站立在平台下方的林震和李玉凰身上。
“跟我来。”
---
陈胜的宿舍,代号“磐石-01”,位于砺剑坪基地深处,与“盘古”实验室同处最高安保级别的区域。厚重的合金门无声滑开,内部的景象却出乎意料的简单,甚至…空旷。
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一张铺着白色床单的硬板行军床,床头放着一本翻开的、书页边缘已磨损的《高维晶态金属拓扑结构假说》。一张合金书桌,上面只有一台连接基地内网的高保密级别终端,屏幕还停留在某个复杂的能量流变分析界面。一个单人衣柜。墙角立着一个哑铃架和几个不同重量的壶铃,是房间里唯一与“生活”沾边的东西。
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一种淡淡的、类似金属冷却后的冰冷气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整洁得如同一个随时等待检阅的武器库,而非一个“家”。
陈胜走到书桌前,拉开唯一一张椅子坐下,指了指床边:“坐。”他的声音依旧带着挥之不去的沙哑疲惫。
林震和李玉凰依言坐下。林震坐姿端正,如同标枪,双手平放在膝盖上。
李玉凰则微微侧身,目光下意识地扫过这个过于简洁的空间,尤其在墙角那排冰冷的哑铃上停留了一瞬,秀眉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陈胜没有看他们,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似乎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对抗那深入骨髓的倦意。
沉默在冰冷的房间里蔓延,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被厚重隔音材料过滤后的基地运转低鸣。
“第二阶段‘星火’淬炼,”陈胜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清晰,“你们打磨得如何?”
“报告大队长!”林震立刻挺直脊背,声音沉稳有力,“‘拓源’已臻圆满,神经信号强度稳定在Γ值99.8峰值附近。‘集束’能量池充盈稳固,运转流畅。
‘灵肉合一’贯通全身经络,神经电流与肌体力量协调性达到理论最佳值,可承受龙巢一号极限环境模拟超过八小时。”他的汇报简洁精准,如同在陈述一份训练报告。
李玉凰接口,声音清冷,带着一贯的自信:“Γ值99.3,能量池运转效率峰值达97.5%,‘灵肉合一’状态下,反应速度与力量控制精度提升42%,‘龙巢星火模拟舱’地狱级模式耐受时间七小时四十五分。”
她微微扬起下巴,补充道:“‘游隼’机甲在干扰环境下的本能冗余训练,完成度评估为优秀。”
陈胜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赞许的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仿佛这成绩早在预料之中。他抬起眼,那双深褐色的眸子终于正视两人,眼底深处仿佛有幽蓝的电弧一闪而逝。
“很好。这意味着,你们体内的‘输电网’,已经饱和了。”他顿了顿,指尖敲击桌面的节奏变得更有力:“第二阶段圆满,只是基础。能量在经络中奔流不息,终究如同无根之水,无库之电。强则强矣,却难以持久,更难以应对瞬息万变战场上的极限爆发与消耗。”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仿佛要穿透两人的血肉:“第三阶段,‘穴窍蕴星’。目标——将你们经络中奔流的星火磁场能量,引导、锚定、蕴藏于全身三百六十五处大穴,以及更多细微隐穴之中。”
林震和李玉凰的瞳孔同时微微一缩!引导能量进入穴窍?这完全超出了他们之前对“星火”的理解!经络是能量通道,穴窍…在传统认知中,更多是中医理论中气血交汇的节点!这简直是颠覆性的跨越!
“大队长,这…如何引导?能量如何能稳定存储在细胞组织构成的穴窍内?”李玉凰忍不住开口,清冷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困惑和探究的急切。
林震虽未开口,但紧抿的嘴唇和专注的眼神,同样暴露了他内心的巨大震动。
“量子隧穿。”陈胜吐出四个字,如同扔下四颗冰冷的石子:“能量,本质是场,是信息。细胞壁,并非不可逾越的屏障。在特定频率的神经信号引导和精神意志的绝对掌控下,星火能量可以产生量子隧穿效应,穿透细胞屏障,进入穴窍空间。”
他抬起手,指尖在虚空中轻轻一点,一道极其微弱、却凝练如实质的幽蓝色电弧凭空闪现,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穴窍,并非简单的生理凹陷。它们是人体这座精密‘星舰’上,天然存在的‘能量缓冲舱’、‘备用电池组’。”陈胜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本质的冰冷理性:“将奔涌的能量引导、压缩、锚定其中,如同在体内构建无数个微型的‘归墟引擎’。平时蓄能,战时爆发。不仅能大幅提升持续作战能力和瞬间输出峰值,更能为脑域核心减轻负荷,提升神经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他指尖的幽蓝电弧缓缓熄灭:“简单说,第一阶段让你们拥有强大的“发电机”,第二阶段让你们拥有了发达的‘‘输电网’。第三阶段,是给你们全身装上‘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