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殿内一众大臣,“众位爱卿,盐政监新立,百事待兴,当务之急便是要尽快组建僚属,诸位皆为朝廷肱骨,若心中有合适的人选,切莫藏私,明日早朝尽可向朕举荐。”
“张爱卿,明日早朝你也参加。”
“臣,遵旨!”
李世民点了点头,继续开口说道:“盐政监成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在全国各地生产精盐,惠及我大唐百姓,诸位爱卿有什么好的建议,都说说吧!”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率先向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陛下,依臣之见,可由朝廷出资,在各地兴建官营制盐作坊,选派得力官员监管,同时从民间招募有经验的盐工从事精盐生产。”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精盐的产量与质量,又可将制盐之利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充盈国库。”
长孙无忌话音刚落,中书令房玄龄出列,神色恭谨的说道:“长孙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臣以为民间制盐坊根基深厚,骤然以官营取而代之,恐生事端。”
“不如朝廷与民间制盐坊订立契约,朝廷提供精盐提炼技术,民间制盐坊负责提供粗盐和盐工,双方合作制盐,利润按比例分成,如此既能安抚民间,又能使朝廷获利。”
尚书左仆射萧瑀微微颔首,“房大人所言有理,不过老臣以为还需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监督契约的执行,防止制盐坊偷工减料或者私自销售精盐,确保精盐的品质与供应稳定。”
“……”
殿内众臣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李世民静静地听着,目光在大臣们身上一一扫过,心中暗自思忖各方建议的利弊。
就在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兵部尚书杜如晦上前拱了拱手,“陛下,臣以为诸位大人所言皆有可取之处,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以民生为本。”
“自从惠民制盐坊成立以后,长安城的老百姓对精盐的价格尤为关注,朝廷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格把控价格,切不可让精盐成为百姓的负担,以免失了民心。”
李世民听闻,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克明所言极是,民生乃是国之根本,民心更是我大唐的立国之基。”
“朕在全国推广精盐的初衷便是造福百姓,任何有损百姓利益之举,皆如饮鸩止渴,自毁根基,必须坚决杜绝。”
“陛下圣明!”
殿内众臣齐齐拱了拱手。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即将目光投向了张毅,缓缓开口说道:“张爱卿,说说你的建议吧!”
张毅连忙拱了拱手,“陛下,臣以为房大人建议与民间制盐坊订立契约合作制盐的办法可行。”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玄龄的建议甚合朕意,朕决定与民间制盐坊合作制盐,具体的合作细节由盐政监全权负责。”
“陛下圣明!”
殿内众臣再次拱了拱手。
“张爱卿,与民间制盐坊合作制盐,掌握精盐提炼技术的盐工至关重要,你要尽快在惠民制盐坊培养足够多的盐工。”
“臣,遵旨!”
李世民点了点头,“诸位爱卿,时辰也不早了,今天的议事就先到这,江夏郡王留一下,其他爱卿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殿内众臣齐齐拱了拱手,转身朝中华殿外走去……
张毅刚刚走出中华殿,房玄龄、程咬金、尉迟恭、秦琼就向他围了过来。
张毅连忙拱了拱手,“小子拜见四位伯父!四位伯父这是找小子有事?”
“哈哈哈……”
程咬金大笑一声,随即伸手拍了拍张毅的肩膀,“张小子,处默他们四个混小子去盐政监上值的事,我们可就拜托你了,官职大小无所谓,只要让他们有事做就行。”
张毅再次拱了拱手,“四位伯父放心,只要陛下主动相询,小子一定举荐,就算陛下不问,小子也会主动向王爷举荐,有四位伯父的面子在,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秦琼点了点头,神色温和却又带着几分期许,“张毅,怀道他们四个年轻气盛,初入盐政监,难免会有些毛躁,你多多提点他们,莫让他们误了正事。”
“秦伯父放心,小侄会让四位兄弟先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然后再慢慢熟悉盐政监的事务。”
“张小子,盐政监不似军队,写写算算的肯定少不了,宝琳要是敢偷懒耍滑,你尽管教训他,不用顾及我的面子。”尉迟恭道。
房玄龄也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信任,“张贤侄,房俊性子直爽,自幼不喜读书,就喜欢舞刀弄枪,在盐政监里若有得罪人的地方,还望贤侄能从中周旋。”
“四位伯父请放心,有小子在,定会帮助四位兄弟在其位谋其职 ,不负伯父们的期望。”
“哈哈哈……”
程咬金大笑一声,再次伸手拍了拍张毅的肩膀,“好小子,有你这句话,俺们四个也就放心了,等他们四个混小子在盐政监做出点成绩,俺老程定要好好谢谢你。”
“程伯父言重了,这些都是小侄应该做的,日后若有需要小侄的地方,还望四位伯父莫要客气。”
“……”
说话间,张毅和四位国公出了承天门。
“四位伯父,雍州发解试正在进行,我得尽快返回四门学考场继续主持考试,就先走一步了。”
四位国公齐齐点了点头,示意张毅赶紧去忙,张毅拱了拱手,快步朝不远外的停车台走去。
两刻钟后,张毅回到了四门学考场,见到张毅叶选文四人齐齐向他走了过来。
“四位大人,考试可还顺利?”
卢承庆率先开口说道:“张大人,你进宫的这段时间,我们抓到了三个作弊的,总的来说还算是顺利。”
叶选文点了点头,“张大人,我曾主持雍州发解试多年,考场作弊的每年都有,这都属于正常情况。”
五人一番交流之后,开始在六大考场继续巡视起来。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
下午酉时,考试结束,参加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的士子纷纷退出考场,参加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的士子则继续留在考舍,等待明天的考试。
四门学的考场有叶选文四人监守,张毅也乐的清闲,直接坐马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