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去的路上,赵悦和父亲坐在车里,话题围绕着房产和工程建设徐徐展开。赵悦一脸认真地对父亲说道:“爸,现在这房子啊,一直在增值,上海的房子今年估计又得大幅涨价。我手里的地要是拿过来两年不盖,人家就会给我作废。您知道的,那沿河、沿海大道都是我修的,旁边还有个绿植园也在我这儿。就靠着这绿植园和我修的路,周边那些小区的土地最后大概率都会卖给我。所以啊,我不愁以后拿不到地。但您说,这房子越来越贵,我其实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您看有些人,一辈子就为了买一套房,最后过得可可怜了。这不,北京现在房价也在涨,我就想着赶紧把这边的楼盖起来,让开发商觉得卖给我这栋楼不吃亏。要是北京的房子马上翻倍涨,他肯定会觉得亏大了。”
父亲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房价的忧虑,说道:“是啊,老百姓生活真不容易,要是房价像你说的那样飙升,那日子可就更难了。北京、上海的房子都得涨,这一涨,可能政府为了卖地,土地价格也得跟着涨,这种情况虽然不合理,可咱们也没办法啊。”
赵悦接着说道:“爸,咱这栋楼到时候花不了多少钱。您想啊,开发商1 : 3的赔偿,再加上这地皮本来就是咱们的,而且咱还帮他重新设计了小区,他应该不会要太多钱。再者,肯定会用您的工程款来抵一部分,这样算下来,成本就更低了。”
父亲拍了拍赵悦的肩膀,说道:“话是这么说,但做工程,每一笔账都得算清楚,该我出多少就出多少,咱不能占人家便宜。”
赵悦点头称是,随后又说道:“爸,上海那边酒店装修的人,您把他们调到这边来。这边房子的图纸设计好后,咱们抓紧时间,争取一年把楼盖起来。”
父亲思索片刻后说道:“行吧,调这么多人过来,吃穿用度啥的都一起安排,应该能在一年之内盖好。最后一些小活就留给别的工程队做吧,都一样的。对了,你还记得咱工地上之前死过人的那个河南老乡王建国吗?”
赵悦回忆了一下,说道:“记得啊,怎么突然提起他了?”
父亲笑了笑,说道:“他现在发展得还不错,就是有一点让人不太理解。他娶了好几个老婆,那时候李婶子还担心他勾搭自家女儿呢,结果后来发现他真娶了不少老婆,还盖了一栋楼,把那些老婆都安排在那栋楼里生活,孩子也生了不少。”
赵悦惊讶地说道:“啊,真是个奇葩。不过他对工人倒是挺好的吧?”
父亲点头说道:“没错,他对工人确实好。就说当年工地上死了人的那次,他那一年一分钱没赚,可最后还是把工人的工资都发了。而且还有一件事,他手下有个老乡在别的工程队干活,从楼上摔下来了,双腿摔断,那家工程队就包了三万块钱,然后就不管了。那老乡双腿都截肢了,只能住在深山里,可怜得很。王建国知道后,就把他和他父母都接过来了。”
赵悦好奇地问道:“然后呢,他咋安排的?”
父亲继续说道:“他让那个工人的老婆在家里照顾孩子,每个月把给这个残疾工人的工资打给他老婆,就怕他老婆跑了,撇下这可怜的一家人。这样安排后,这老乡就杵着拐杖淘米做饭,他父亲帮忙烧锅,一家人把厨房的活儿包了。到吃饭的时候,他就坐在那儿,工人们也都很自觉,自己打饭。从这些事儿能看出来,他还是挺有同情心的。”
赵悦听了,感慨地说道:“虽然他这人生活方式有点特别,但心地还挺善良的。看来人不能光看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