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众人的目光,林晨直接摘了一块叶片下来。
“对于甘薯病,有两种判断方法,第一种发病期是在幼苗的时候,如今红薯已经长这么大了,肯定不可能是甘薯病,而且如果真的是某种疾病,怎么就只有这一片有?”
“另外,蚜虫会导致甘薯病传染,但眼下已经是冬天,就算有虫也都冻死了,这病人是从哪里来的?”
相比宋友贵,林晨解释的有理有据,而且十分清晰。
就算记者们从来没有学过相关的农业知识,也一下子就听懂了。
这下子,就算反应再怎么迟钝的人,也察觉出了不对劲。
因为林晨并不像是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的人,反而说的头头是道。
反观宋友贵,对于甘薯病的了解,好像还没有林晨知道的多。
“啊?那这红薯……”
有记者觉得不对,忍不住看向宋友贵。
宋友贵心中警铃大作,赶紧开口打断: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信他一个普通的知青,不相信我这个堂堂的教授!”
“既然如此,你们就让他说,我倒要看看他能说出什么名堂!”
双眼像是淬了毒,宋友贵恶狠狠的看着林晨,恨不得把人剥皮抽筋。
这该死的小子,怎么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这个时候回来!
这分明是在和他作对!
而且他还就不信。
一个工人家庭出生的人,难道真能看出这红薯得了什么病?
这不可能,一定是这个小子在故弄玄虚!
一个下乡知青而已,就算侥幸研究出了高产的红薯又能怎么样?
被社员们捧一捧,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待会儿这小子说不出来,他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
不把这个小子弄死,他心难安!
众人的注视之中,林晨没有半分紧张。
他早就看出了这红薯到底是什么毛病。
毕竟在空间中已经收了好几茬的红薯了,这样的情况他再熟悉不。
“红薯一开始研究出来,就有两大特点,一个是产量比一般的红薯要高很多,另外一个特点是成熟的时间短,而且抗寒抗病。”
“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明明是同一批种下去的红薯,收获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一起收获?”
“其实不然,一般的品种,可能四五天的时间,差异相当明显,但是因为我这个红薯生长的特别快,所以成熟时间差一两天,就会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区别。”
这话虽然说的比较书面,但大家都听懂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宋友贵暂时不屑地嗤笑了一声。
“听你这话的意思,你是在说,这批红薯没有别的病,而是成熟了?”
他是故意这么问的,话语里的讥讽是个人都听得出来。
然而林晨却直接点了点头。
“我就是这个意思,不用你替大家解释。”
宋友贵愣住了。
片刻之后,王德福蹲在地上,惊喜的说道:“对呀,看起来的确是成熟的标志,叶片没有任何的毛病,仅仅只是有些枯黄,的确像是成熟了!”
说的再多,也不如眼见为实。
林晨直接从旁边捡起了一个铲子,狠狠的刺入泥土之中,然后右脚蹬在上面,形成一个杠杆用力的往上一撬!
顿时,三四个巨大的红薯直接被他撬了出来。
这些红薯一个个的比拳头还大,饱满浑圆,上面还带着泥土。
这一幕,让记者都惊讶的瞪大眼睛。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了,这次过来采访的红薯是特殊品种,哪怕冬天都能生长。
可知道是一回事儿,亲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如今眼睁睁的看着林晨从地里挖出这么大的红薯,他们心中的震撼,远比其他人要大的多。
社员们这个时候,脸上也都露出了诚挚的笑容。
之前他们已经丰收过一次了,对于红薯的产量其实有过预估。
在他们看来,这次一亩能够堪堪达到三千斤,就算达标。
毕竟这已经是三代种了,而且冬天气候寒冷,肯定对红薯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地里的红薯,却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个头这么大,数量这么多,在他们看来,丝毫不比上次的差!
难道这次一亩又能收获三千五六?要是真能如此,那他们冬天就不用担心挨饿了!
“好大的红薯,怎么会这么大?”
“居然真的已经熟了,这个小林同志说的没错!”
在惊诧过后,记者们震撼开口。
两个教授,也顿在原地,呆若木鸡。
尤其是宋友贵,更是浑身发抖。
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这个时候他说什么狡辩的话都没有用。
红薯根本就没病,而是提前成熟!
建议大家的关注点都在红薯身上,他悄悄转身想逃跑。
不过一直盯着他的王有贵,自然不会轻易的放过。
“宋教授,你想往哪儿去啊?”
“这红薯,是林晨研究出来的,上次咱们大队已经种过一茬了,亩产三千五百多斤,你们上次来考察的时候,还吃了林晨亲手种出来的红薯,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明明只是一个大队书记,王有贵却说出了金戈铁马的味道。
毕竟早些年他也当过兵,虽然这几年在大队性子软了下来,可骨子里的铁血却没有丢失。
红薯是林晨研究出来的,谁敢抢功劳,他第一个上去拼命!
社员们也跟着帮腔。
许多记者这个时候都意识到了,这其中有什么猫腻,一个个在旁边看戏。
但也有些记者,依旧站在宋友贵那边。
“你们这话是什么意思?红薯不是宋教授和王教授两人研究出来的吗?都已经申报了!”
“对啊,这是他们两人的功劳,你们怎么能这么不要脸,直接抢夺!”
“虽然这次宋教授看走了眼,但是这种事可不能随便乱说,弄不好你们是要吃处分的。”
王有贵一下子急了:“你们在瞎说什么!你们说这红薯是宋友贵研究出来的?”
“对啊,宋教授和王教授在望山屯研究出了高产的红薯,不然我们为什么要来你们这儿?”
一听这话,众人都齐刷刷的看向宋友贵。
宋友贵还在死鸭子嘴硬:“可能有什么误会,我的确来过望山屯,也的确在研究高产的红薯,有什么问题吗?”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玩文字游戏。
林晨懒得继续纠缠,直接一语道破:“报纸上写了你和王教授两个人在望山屯进行红薯研究,研发出了一种高产的品种,请问你们什么时候来这里研究了?”
沈红菱听明白了,一下子气急败坏。
“原来你抢了林晨的功劳,你也太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