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看这书做什么?你不是开茶馆的吗?怎么还看医书?”
齐天俊就如一个充满好奇的孩子,心中涌出无数个疑问,想从凤倾城那里求解。
凤倾城轻轻叹了一口气,只好放下手中书卷,目含无奈的看向面前这个,一直喋喋不休的王爷。
“王爷,你今日来访,究竟所为何事?”凤倾城略带不解的看着他。
“我没事啊,我就是来喝茶的,我能有什么事啊。”齐天俊一脸欲盖弥彰的表情。
陈素素看着他那副欠扁的模样就来气,实在是这茶馆人来人往的,不适合打闷棍。不然她今天非要把他揍一顿,这世上怎么有这么欠的人。
凤倾城静静的看着齐天俊,也不说话,只看得他心里有点发毛。
“好吧,我确实是有点事,但也不是什么大事。”
齐天俊干咳了两声,终于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我就是听说,七哥那未过门的侧妃是你帮忙牵线搭桥的,你看看我,仔细看看,我合不合适?如果合适的话,你能不能也帮我牵牵线,把你的好姐妹介绍一个——给我做王妃。”
小王爷满脸希冀的看着凤倾城,眼神中闪烁着乞求的光。
任凤倾城再好的脾气,此刻也被齐天俊给整无语了,面前好似有无数只乌鸦飞过,这都哪儿跟哪儿。
“小王爷,您可真会开玩笑,您以为这婚姻嫁娶之事,是买萝卜还是买白菜,你想买一棵就能买一棵的?”
凤倾城面露不悦的轻斥。
“呃,我不是那个意思,凤倾城。我的意思是,我母妃最近天天在我耳边念叨让我娶妃、娶妃,我都快被烦死了。
你是我见过最好的姑娘,聪明、坚韧、端方......如果我真的要娶妃的话,我希望你能帮我介绍一个,你介绍的肯定是顶好的,近朱者赤嘛......”
齐天俊看着那位凶巴巴的姑娘,她手中的茶壶已然高举至他头顶,仿佛立马要倾倒而下,他赶紧找补道。
凤倾城轻轻的拉了一下素素的衣袖,摇摇头:
“小王爷,好了,以后不要再开这样的玩笑,这种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陈素素气呼呼的坐下,倾城为什么要拦她,这种人就是欠收拾,让她好好的把他揍一顿,下次他就再也不敢如此口无遮拦了。
“小王爷,您不是有个至交好友,谢公子吗?谢家桃李满天下,在朝中也是门生遍布,难道就不能让他,帮你找一个门当户对合心意的女子?”
凤倾城似笑非笑的看着这位小王爷。
“唉,别在我面前提这个人,提他我就来气。
他就是个没心没肺的,谢知遥现在已经不是我的好友了。”
“你都不知道他有多绝情,枉我平日里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哪怕是看到好看的姑娘我都想着喊他一起看,可是他呢?
五天前,一个字儿也没给我留,就这么一声不吭的去游历了,也不留个信,说去哪儿游历。我想给他写封信,都不知道寄哪儿去,这世上怎会有这么负心薄幸的人......”
'五天前',凤倾城眼神闪了闪,这么巧,他也是五天前出的京,汝南道是他父亲的地盘,难道......
“好了,你不要在这里废话一大堆。小王爷,我们这里开的是茶馆,不是你吐苦水的地儿。
还有,如果你想找媒婆,出门左拐两刻钟后,有个贾媒婆远近闻名,你去那里。找她说媒,保准一说一个准。”
陈素素实在是再也听不下去了,准备收钱赶人。
齐天俊听罢,脸上露出一丝尴尬,却也只得无奈地起身,向凤倾城二人告辞。
他步出茶馆,心中暗自思量,要不要去找那位贾媒婆试试运气。
不过,这位叫素素的姑娘好像对自己有很大的意见,怎么每次见自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这是为什么?莫非是因为自己的盛世容颜,容易招妒?
齐天俊用手摸了摸下巴,暗忖,回去得好好照照镜子,下次也别穿这么光鲜出门。
凤倾城目送小王爷离去,心中却涌起一丝莫名的情绪。
五日前,谢知遥的突然离开,不知是否与中州那边有关,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中州的百姓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传信兵刚到京,那么今明两日,朝廷那边也该有消息出来了。
不知道珩王有没有可能去那边……
凤倾城复又拿起桌上的书,继续看。这页说,瘟疫没有彻底根除的法子,但是可以隔离和预防,以防蔓延。
之前看到的那本书上曾有记载说:瘟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的一种异气所感……
素素观察到这几日,倾城一直在不停的看医书,便悄然退开,让铃铛泡了杯热茶,替换了之前的冷茶。
中州
谢知遥刚从一个富商家里走出来,一路上他都沉默无言。
一旁的慎行、独行看着自家公子这副模样,心疼不已。这已经连续奔波好几日了,依旧毫无所获。
看看,公子急的都起了满嘴燎泡。这都还没有到安阳,如果这里都这么惨烈,不知那边又会是怎样的人间炼狱。
“公子,要不然,我们给京里去封信,看看老太爷那边......”
慎行在一边试探性的出着主意。
却被谢知遥摆手打断:
“不可,中州与京城相隔甚远,这一去一来不知道又要耽误多少时间,再说,就算祖父知道了,也得圣上同意,然后层层......”
到时候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会命归黄泉。
不行,他不能等,就算他能等,安阳的百姓也等不了,他必须要尽快的想办法,解决眼前的困境。
谢知遥深吸一口气,目光坚毅:
“我们继续往前走,去安阳,今天下午谨行和李府医应该就到了。那边的情况或许比这里严重许多倍,我们必须要把手里的粮食和药材尽快送过去。”
慎行和独行闻言,心中虽担忧,但也知道自家公子说得对,纷纷点头应下。
一行人继续前行,一路上所见皆是灾民,越往前走,景象越惨,令人不忍目睹。
终于,在第三日的黄昏时分,他们赶到了安阳城。
此时的安阳,已是一片死寂,街道两旁,人烟稀少,几乎看不到人,偶尔看到的也是尸体,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腐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