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寅时三刻。观星阁的浑天仪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司南正将第 220 章阿夜出示的羊皮卷收入樟木箱,箱底的星象锁突然自主转动 —— 锁芯的赤铜齿轮与发现的司明锻造印记产生共振,在地面投射出 \"紫微垣\" 的星象图,其中代表 \"帝星\" 的光点,竟与司南腕间胎记的位置完全重合。
\"父亲从未涉足朝堂。\" 司南的指尖划过星象图中的 \"天枢\" 星位,那里标注着与洛阳壁画相同的星象坐标,\"他只是个痴迷星象的匠人,\" 他避开阿夜追问的目光,将天枢符按在光点上,符身投射出的虚影中,司明正用突厥弯刀雕刻铜符,刀鞘上的波斯纹饰与使节的星象仪同源。
阿夜的狼首面具突然放大虚影细节,显示司明雕刻的星象纹中,暗藏武德年间钦天监的官造暗码 —— 与墨九考据的前朝铜器特征完全一致。\"若仅是匠人,\" 她指向面具解析出的暗码译文 \"掌钦天监星象事\",\"为何会使用官造密语?\" 墨九比出 \"工艺溯源\" 手势,机关盒证实,这种将暗码嵌入星象纹的技法,是武德九年钦天监少监的专属技能。
寅时正刻,墨九从机关盒取出司南回忆中的星象仪残片,将其与工坊发现的锻造印记拼接,断口处浮现出司明的批注:\"星象为表,机关为里,非血脉者不能解。\" 残片边缘的星象日期,与虚报的冬至时间存在微妙关联,每个虚报日期都对应着一枚铜符的锻造完成日。
\"父亲的技艺确实传承自钦天监。\" 司南的语气终于松动,却仍避开核心问题,\"但他从未承认任职,\" 他指向残片上被刻意磨去的职衔字样,\"或许只是习得技艺的匠人。\" 阿夜的弯刀轻叩桌案,面具将司明的批注与前朝密旨进行笔迹比对,相似度达八成,证实出自同一人之手。
卯时初刻,观星阁外传来密教的晨祷声,与墨九考据的祭祀音律完全一致。司南突然起身,将血书铺在星象图上,血书的 \"止\" 字恰好覆盖司明的批注。\"父亲留下的线索,\" 他望着血书边缘渗出的星象草汁液,\"似乎在阻止我们深究他的身份,\" 这与发现的 \"献祭\" 预言形成诡异呼应。
墨九比出 \"星象推演\" 手势,机关盒模拟出司明的生平轨迹:武德九年任钦天监少监→贞观元年 \"病逝\"→贞观十三年在西市现身→贞观二十三年彻底消失。每个时间节点都对应着铜符的关键锻造阶段,且与突厥波斯星象结盟的时间线高度重合,暗示司明的 \"消失\" 实为潜入西域。
卯时正刻,阿夜突然从怀中取出发现的突厥金币,金币上的星象纹与司明锻造印记的 \"天璇\" 星位完全吻合。\"这是你父亲参与星象结盟的铁证,\" 她将金币按在血书上,金币与血书产生的化学反应,显露出隐藏的突厥文 \"启明会\"—— 与阿夜父亲提及的密教组织名称一致。
\"父亲或许与密教有往来。\" 司南的回应依旧模糊,他将天枢符收入怀中,符身与胎记的共振让他突然皱眉,\"但这不能证明与前朝的关联,\" 他望向墨九新拼接的星象图,\"当务之急是找到天璇符,\" 成功将话题转移至占卜的江南道线索。
墨九适时比出 \"新发现\" 手势,机关盒投射出刚破译的工坊图纸碎片,上面标注着与铜符相同的玄武门地道入口,只是坐标被加密。\"需天璇符才能解密,\" 司南立刻抓住这个契机,\"江南道的线索更为迫切。\" 阿夜的面具扫描到图纸角落的司明签名,与太极宫密道的模具签名完全一致,证实司明确实参与过地道测绘。
辰时初刻,晨雾笼罩观星阁,司南望着窗外的朱雀大街,那里的磁石层在晨光中泛出微光 —— 与地质分析结果吻合。\"父亲留下的谜题,\" 他终于正面回应,却仍语焉不详,\"远比官职身份复杂,\" 他握紧天枢符,\"找到所有铜符,或许才能拼凑完整真相。\" 这个表态既承认了谜题的复杂性,又巧妙回避了阿夜的核心追问。
阿夜收起面具,她知道再追问已是徒劳。墨九将所有线索归档,机关盒自动生成前往江南道的准备清单,其中特别标注 \"需携带司明锻造印记拓片\"—— 为发现工坊图纸埋下伏笔。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司南腕间的胎记与天枢符同时泛光,仿佛在呼应某个未说出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