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厌躺在鹤翎怀里,听大上面沈长赫的声音,浅笑,“四哥这戏真足。”
鹤翎掏出纱布,为沈厌包扎,沈厌跳下来的时候,被荆棘割伤了身体各处,脸上,胳膊,大腿,哪里都是口子,虽然他早早准备在下面寻了一处松软的地方,又在沈厌跳下来的时候,接住他,但他还是满身的伤。
“六王爷,若是殿下在,您就不用吃这些苦了。”
“无妨,都是些皮外伤,人你准备好了吗?”
鹤翎点头,“这附近农户有一家刚死了儿子,身量和王爷差不多,一会儿王爷将衣服换下来,保证万无一失。”
“嗯,为了以防万一,将他的脸刮花。”
“已经刮了,保证看不出生前的模样,王爷放心。”
沈厌叹了一口气,“好,那我们走吧。”
鹤翎背着沈厌,带着他将行踪收拾好,便直接朝着山中走去。
沈长赫悲痛起身,对着身后的人说:“都下去找,务必将阿厌找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
黑衣人那边也改了决定,趁着夜色找寻沈厌的踪迹。
双方同一时间找。
沈长赫特意带着士兵在稍微偏僻的地方绕,保持和那些黑衣人的距离。
等到天明,悬崖下的一切都能看的清晰了,沈长赫才朝着事先安排好的地方去。
果不其然,在那里看到了一个死去的男孩。
沈长赫跑过去,摸着沈厌的衣服,“阿厌!太医呢?快将太医找来!”
一旁的士兵壮着胆子,伸手摸了摸‘沈厌’的手,又慌张的抽回手,“王爷!不用找太医了。”
“六王爷已经去了。”
“不可能!本王不信!”
士兵:“王爷,这是四王爷的衣服,这腰间还是四王爷最喜欢的龙纹玉佩,这就是六王爷!”
“王爷节哀!为今之计,是尽快将六王爷带回去下葬。”
沈长赫眼角猩红,颤抖着身子,将‘沈厌’抱起来,一路上不让旁人插手。
躲在暗处的黑衣人看向自家老大,“老大!六王爷已经死了,咱们的任务完成了,可以跟将军交差了。”
“先跟着,必要时,将六王爷的头颅带回去。”
“是。”
沈长赫将‘沈厌’腰间的玉佩取下来,小心的擦干净,塞进胸口,眼里没有丝毫悲伤,满是担忧。
不知道阿厌怎么样?他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将沈厌交代的事情都做完。
“王爷,您一夜没睡了,一直守着六王爷,去休息一会儿吧,属下在这里守着。”
沈长赫看了亲信一眼,点了点头,“嗯,你去帐篷外守着就行,不用在帐篷里,阿厌不喜欢外人靠近。”
“是,王爷。”
沈长赫从帐篷走出来,直接去了一旁的树下闭眼休息。
躲在暗处的黑衣人慢慢靠近,直到看到沈长赫闭着的双眼,好似真的睡着了一般。
那位被称呼为老大的人,悄悄的趁着夜色上前,从帐篷后面用剑划开,整个人钻进去。
帐篷内没有人,他直接冲到尸体面前,掀开尸体上面的白布,伸手摸了摸。
确实个六王爷身子,这脸上怎么被划的如此。
想来是悬崖下的树枝过于密集,才变成这般的。
他手起刀落,将尸首噶下来,塞进布袋里,便准备退出去。
沈长赫一直留意着帐篷,他假寐的地方能看清帐篷外的情况,在看到黑衣人进去后,他没有动。
而是伸了伸腰,悠悠转醒,在黑衣人拿着头颅出来的时候,他便直接起身。
“去帐篷看看!”
“是。”
守在帐篷外的士兵,撩起帐篷便钻了进去,刚巧看到刚迈出去的黑衣人,也看到了没有了头的‘沈厌’。
“六王爷!有贼!”
“有贼偷走了六王爷的头!”
沈长赫愤怒起身,带着人直接追了上去,他手里拿着弓箭,看着前面马上要跑掉的黑衣人,直接射箭。
正中胸口。
黑衣人倒地,旁边接应他的人,选择直接拿过他手中的头颅离开。
沈长赫带着人追,等到双方都快筋疲力尽的时候,沈长赫叫停了众人,悲伤的坐在地上。
“回去吧,到底是没有保住阿厌的尸身。”
“四王爷。”
“走吧。”
沈长赫带领剩下的十余人,在路上买了一口棺材,将‘沈厌’的尸身装进去。
众人回京的路上,没有遇上一次截杀。
黑衣人带着‘沈厌’的头颅回去复命。
“大将军,我们将六王爷沈厌的头颅带回来了,您看看。”
萧渊从位置上起身,看着装在布袋子里的头颅,嘴角勾起,“不错,你们都有赏,去下面领赏吧。”
“谢大将军。”
等黑衣人走出去,一名黑衣人眼角滴落一滴泪,拉住走在前面,准备去领赏的人。
“姜哥!我们为什么不为老大争取下赏赐,明明是他将头颅带出来的。”
被唤姜哥的人,捂住这人的嘴,“你不要命了,小声些,这头颅是谁弄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带回来的,我们将头颅带回来的,自然赏赐是我们的。”
“姜哥,可是老大对我们很好,从未亏待过我们,而且他家里还有刚出世不久的儿子,他不在了,以后他家怎么办?”
姜哥:“你别傻了,你没看出来大将军根本没问老大吗?大将军根本不关心咱们的死活,尽快领了赏赐,日后快些攒够钱回乡。
你年岁也不小了,快些回乡找了女人,生两个胖小子,比什么都重要。”
被叫姜哥的人扭身,继续朝领赏的地方去。
而这位士兵看着姜哥他们越走越远,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便直接放弃了领赏,扭头回了营帐。
他现在自然不知道,他躲过了被杀的命运。
大将军萧渊的帐篷内。
萧渊看向副将,“将头颅装好,送去京中,给三王爷瞧瞧。”
副将点头,拎起头颅便出去了。
萧渊从案牍上抽出一张纸,给三王爷沈长赫写信。
“事已办妥,请三王爷安,萧妃娘娘安。”
信跟头颅分了两批人朝京中赶去,送信的人比沈长赫到的还早一日。
沈长赫带着棺材来到大楚京城门口,沈长赫骑在大马上,一眼便看到了守在城门口的沈知瑜和李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