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办公室的百叶窗斜切进来,照在桌面上,像一条条金色的琴弦。刘好仃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上那张流程图,手指轻轻敲着鼠标左键。
阿芳推门进来时,手里拿着一沓纸,脸上带着点兴奋:“刘哥,It那边说可以先做个简易版的数据平台。”
“哦?”他抬头,“他们愿意做了?”
“嗯。”她点头,“小林也帮忙说服了几个技术员,说先做成品出库和原材料库存这两个模块。”
刘好仃笑了笑:“看来上次会议的效果不错。”
阿芳把纸放在桌上:“这是他们列的功能需求清单,你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他接过纸翻了翻,眉头微微皱起:“这功能太复杂了吧?咱们是想让系统帮忙干活,不是让大家去适应系统。”
阿芳也低头看了看:“好像是有点……花哨。”
“得简化。”刘好仃拿起笔,在纸上划掉几项,“我们不需要什么自动分析报表,只要能实时看到库存数据、调度状态就行。”
阿芳点点头:“我这就去跟他们沟通一下。”
“等等。”刘好仃拦住她,“你顺便问下小林,看他能不能抽空做一个简单的界面原型出来,越快越好。”
“行。”阿芳转身出门,脚步轻快。
刘好仃靠回椅背,看着窗外的玻璃厂房反射着阳光,心里踏实了不少。他知道,这一关不容易过,但至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会议室里,气氛比上次会议轻松不少。
小林正对着投影屏幕讲解:“其实这个平台不用太复杂,就是一个网页,大家登录进去后能看到当前库存数量、预计到货时间、出库安排这些信息。”
一个技术员皱眉:“可你们一线员工会用吗?会不会反而增加负担?”
“不会。”刘好仃接过话头,“我们已经在追踪表里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人,现在只是把这张表放到线上而已。”
另一个技术员点头:“那确实简单多了。”
“而且我们会安排专人协助录入。”阿芳补充道,“一开始肯定需要适应期,但只要流程跑通了,效率会提升很多。”
“那测试怎么安排?”有人问。
“先在仓库、运输区和生产区各设一个数据采集点。”刘好仃回答,“明天就开始试录,有问题随时调整。”
小林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流程图,忽然说:“其实我们可以先做个网页版的,不用太复杂,先把数据连起来就行。”
“对。”刘好仃点头,“别想着一步到位,先解决最痛的问题。”
会议很快达成一致,技术组开始分工准备。刘好仃看着这群年轻的面孔,心里有些感慨:原来,推动改变并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的口号,只需要一点一点地往前走。
第二天一早,仓库门口摆了个临时工作台,上面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和几个扫码器。
老李一边扫码一边嘀咕:“这玩意儿要是真灵光,我以后就不用天天打电话问库存了。”
阿芳笑着递给他一张操作说明:“放心,不难用,就是扫个码、填个数字。”
“我看你这套流程挺熟啊。”老李打趣,“是不是自己偷偷练过?”
“哪有!”阿芳瞪他一眼,“我可是第一次上线体验用户。”
“那你得多给我点耐心。”老李摆摆手,“我这把年纪,学新东西慢。”
“没问题。”阿芳拍拍他的肩膀,“咱们慢慢来,一次只改一个小步骤。”
运输区那边,司机们围在数据采集点前,看着小林演示如何填写出库信息。
“你们每次装车前,只需要在这儿点一下‘已到达’,然后等生产区确认装货时间。”小林边说边操作,“一旦确认了,系统就会同步给仓库和运输调度。”
一个司机挠挠头:“听起来好像挺方便的。”
“可不是嘛。”小林笑,“以前你们要打电话问什么时候能装,现在直接看手机就行。”
“那万一信号不好呢?”有人问。
“那就先记下来,回来补录。”刘好仃站在一旁接话,“关键是信息要留下痕迹,不能全靠口头通知。”
他走到电脑前,打开后台页面,看着陆续上传的数据,心里踏实了许多。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林凑过来问:“刘哥,你觉得我适合带团队吗?”
刘好仃夹了一筷子青菜放进嘴里,嚼了几下才回答:“你现在不是已经在带了吗?”
“我是说……正式的那种。”小林有点不好意思,“比如项目负责人之类的。”
“只要你能把这件事做好,谁还管你是谁带出来的?”刘好仃看了他一眼,“能力才是硬道理。”
小林点点头,眼神亮了起来:“那我得加把劲了。”
“慢慢来。”刘好仃夹起一块豆腐,“急不得。”
饭堂里热热闹闹的,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仿佛一切都很平常。只有刘好仃知道,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改动,正在悄悄撬动整个系统的齿轮。
傍晚时分,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查看当天的数据录入情况。
大部分信息都按时上传了,只有个别节点出现了延迟。他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题,准备明天再找相关责任人聊聊。
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小林发来的消息:
“刘哥,你说我们要不要搞个培训手册?这样大家用起来更统一。”
刘好仃笑了笑,回复了一句:“可以试试,不过别整得太厚。”
他合上电脑,起身伸了个懒腰,透过窗户看向厂区的方向。
天色渐暗,路灯一盏盏亮起,照亮了通往未来的路。
而他,还在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