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症总括
自汗属于阳症,存在虚实之分,其成因或为胃热,或为表虚。而睡梦中出汗,醒来汗止,称作盗汗,这是由于阴液虚弱导致,具体又有心虚和血热等不同情况,应依据具体症状来进行医治。
【注释】汗液是人身体的津液,存在于阳分的叫做津,存在于阴分的叫做液,外泄于体表的就是汗。如果汗无缘无故流出,是因为阴阳失调偏盛。像小儿无缘无故自行出汗,就叫做自汗。自汗属阳证,有虚证与实证的区别,虚证表现为微微出汗,伴有发热、怕冷,这是表虚;如果出汗热而多,发热但不怕冷,这是里热。表虚的情况,治法应当固表;里实的情况,治法应当清泻里热。另外,睡觉时出汗,醒来汗就停止,这叫做盗汗。盗汗主要与阴虚有关,但还应区分是心虚不能固摄,还是心火损伤阴液。心虚就应当补心,心有热就应当凉血。医者应该详细分辨,这样才不致出现差错。
自汗
若因表虚导致自汗,可选用玉屏风散。若症状严重,可遵循桂枝加附子汤的治法。若是里实引起的自汗,应用白虎汤。若伴有便秘,则需用调胃承气汤攻下。
【注释】因表虚而出现连绵不断自汗的情况,用玉屏风散治疗。若患儿怕冷,这是阳气虚弱,需用桂枝汤加附子来固护阳气。若因阳明里实,出现热而多汗的自汗症状,用白虎汤清热。若同时伴有便秘,就用调胃承气汤攻下实热。
玉屏风散
黄芪(蜜炙) 防风 白术(土炒)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表气虚弱时自汗,玉屏风治颇相宜,黄芪防风炒白术,水煎温服不拘时。
桂枝加附子汤
白芍药 桂枝 甘草(炙) 附子(制)
以生姜和大枣作为药引,与相关药物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表气虚弱甚,桂枝汤最良,芍药桂枝草,加附病渐康。
白虎汤(方剂见“里热”相关内容)。
调胃承气汤(方剂见“里热”相关内容)。
盗汗
若是因心虚导致盗汗,患儿睡眠中多有惊醒,服用酸枣仁汤就能安宁。要是心火损伤阴液而盗汗,必然伴有烦热,此时当归六黄汤能发挥功效。
【注释】盗汗分为两种情况,即虚症与实症。心虚导致的盗汗,是由于阴气不能收敛,患儿睡眠时容易惊醒,这种情况用酸枣仁汤治疗。心有热导致的盗汗,是因为火热损伤阴液,患儿身体多有烦热之感,对此应用当归六黄汤治疗。
酸枣仁汤
当归 白芍(炒) 生地 茯苓 酸枣仁(炒) 知母(炒) 黄柏(炒) 五味子 人参 黄芪(炒)
加水煎煮后服用。
(方歌)酸枣仁汤治盗汗,阳不能藏阴本虚,归芍生地茯苓枣,知柏五味共参芪。
当归六黄汤
当归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芩 黄柏 黄连 黄芪(炙)
拿浮小麦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起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当归六黄治盗汗,阳盛伤阴液自流,生熟二地芩连柏,归芪浮麦汗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