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接到了来自洛阳行辕的密信。老将军仔细阅读着李薇和张苍联手制定的“佯动逼战”之策,布满皱纹的脸上,先是凝重,继而舒展开来,最终露出一丝激赏。
“好一个‘正合奇胜’!好一个精妙算度!”王翦抚掌赞叹。此策正中他下怀!他正苦于项燕龟缩不出,此计犹如一把精巧的钥匙,插入了僵局的锁孔。“太后慧眼!那张苍,亦非常人也!”
他立刻召集众将,部署行动:
1. 命蒙恬率五万精锐(骑兵三万,步卒两万),脱离陈城大营,轻装南下。其任务:**大范围机动,示形造势**!可做出奔袭楚国腹地(如寿春方向)的姿态,沿途袭扰粮道,打击小股楚军,散布“蒙恬先锋,寻歼项燕主力”的流言。但严令:**绝不攻坚城!遇楚军主力,立刻避走!以保存实力、制造恐慌为首要目的!**
2. 王翦自率主力五十五万,继续围困陈城。但围而不攻,反而在营寨外大张旗鼓地增修壁垒、挖掘壕沟、储备粮草,摆出一副“老子就在这里跟你耗到天荒地老”的架势,给项燕施加心理压力。
3. 令李信率所部游弋于陈城与蒙恬偏师之间,作为策应和联络纽带。
蒙恬领命,深知责任重大。他挑选精兵强将,其中,因在演练中表现出色而被蒙恬破格调入此次行动的韩信,也作为亲兵随行。少年韩信第一次踏上真正的战场,眼中充满了激动与渴望。
就在蒙恬偏师悄然离开陈城大营,如同利剑般插入楚国腹地的同时,嬴政在洛阳行辕做出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决定亲临陈城前线!
“王上!万万不可!”李薇、王绾、冯去疾等重臣齐声劝阻。前线虽在王翦掌控中,但终究是战场,流矢无眼,风险太大!
“寡人意已决!”嬴政态度异常坚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帝王意志,“陈城僵持,关乎灭楚成败!寡人亲临,一为提振军心士气,示灭楚之志!二为震慑项燕,乱其心神!三为……督战!”他最后两个字,说得极重。显然,他对王翦的“慢”,仍有最后一丝疑虑,需要用帝王的亲临来施加压力,也确保“佯动逼战”之策能坚决执行。
李薇看着嬴政眼中燃烧的火焰和那份近乎偏执的急迫,知道劝阻无用。她心中忧虑更甚。嬴政亲临前线,固然能提振士气,但也将自身置于险地,更会让后勤保障和安保的压力陡增数倍!尤其是那个潜伏的内鬼和逃脱的侯生,如同毒蛇般在暗处窥伺……
“王上若执意亲征,哀家……请随行!”李薇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与其在后方提心吊胆,不如亲赴前线,一方面就近掌控后勤,协调各方;另一方面,她要守在嬴政身边!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她必须成为他身边最坚固的盾牌!
嬴政看着李薇坚定的目光,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准。阿母随行,寡人……心安。”
帝国君王与太后的銮驾,在蒙恬留下的一部分精锐卫尉军护卫下(主力已随蒙恬南下),离开洛阳,浩浩荡荡开赴陈城前线。沿途所经之处,军民跪拜,“王上万年”、“大秦万年”的呼喊声震天动地。嬴政的威望,在灭魏和持续的巨大压力下,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然而,在抵达陈城外围王翦大营的前夜,宿营之时,李薇收到了一封来自咸阳的密报。这封密报,并非关于粮秣或军械,而是由留守咸阳、负责监控境内方士动向的黑冰台分部发来:
“据密探报:咸阳西市,近日有一游方道人,自称‘安期生’,于酒肆间散布谶语:‘**荧惑守心,紫微东移。异星蔽日,龙战于野**。’其语暗指天象有异,主兵戈大凶,帝王有厄。更隐晦提及‘**东海有仙山,可避兵劫**’之语。经查,此‘安期生’行踪诡秘,疑与之前卢生、侯生所属之‘羡门子高’团体有关联。其言……似有所指,恐惑乱民心,或……意有所图!”
荧惑守心?异星蔽日?龙战于野?
李薇看着这些充满不详暗示的谶语,心头猛地一跳!在这个笃信天命的时代,此类谶语对民心和军心的打击是巨大的!更让她警觉的是,“异星蔽日”……这“异星”,会不会是在影射她这个“异魂”?而“龙战于野,帝王有厄”,结合嬴政即将亲临前线……这简直是最恶毒的诅咒和预警!
是侯生一伙的反击?还是那个潜伏内鬼配合制造的舆论攻势?亦或是……六国遗族最后的挣扎?
李薇握着密报,望向嬴政大帐的方向。营火在夜色中跳跃,映照着她眼中深深的忧虑和一丝寒意。前线的战鼓即将擂响,而后方基石之下的暗流,已化作汹涌的恶浪,带着致命的谶语,拍向了砥柱!嬴政亲征的第一战,注定不会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