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想给孩子们吃好些,最近来寻师婆瞧病的人只有二三个人,且都是附近的村民,又能给多少诊金。
正愁着,便听到大丫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麻姑,麻姑我们有肉和精米吃了,小三、四丫,小五我们有肉吃了.......”
麻姑起身朝外面瞧去,便看到三个孩子扛着东西进来。
麻姑的脸上带着惊恐:“天爷呀!这么多肉你们从哪里弄来的,快给人家还回去。”
麻姑面色不好,以为三兄妹去偷东西了。
“麻姑,这些都是东家送给我们过年的吃食,在作坊做工的人每个人都有。只是,东家知晓我们家的情况,多给了一些。”
大丫小嘴巴巴的解释着,小奴和二丫却把东西放到了灶房里。
“九哥,大丫说的可是真的?”
麻姑追到灶房,问小奴。
“麻姑,你就放心做给弟弟妹妹们吃吧,都是东家给的。”
一旁的二丫,小脸上带着喜色,拉着麻姑一顿比划。
应该是和麻姑确定着。
屋子里,12岁的小三和11岁的四丫听到动静也走了出来。
小三是个男孩,他通身都是雪白。
麻姑和孩子们说他得了“白驳病”,按着前世的话说,应该是患了白化病被家人丢弃的。
四丫头嘴上患有“豁缺”,她怕吓到人,出来时总是用面巾遮面。
瞧着哥哥姐姐们带回来的东西,四丫天真的瞳眸里都泛着星光。
他们太久没有吃过肉食了,更何况还有这么好的精米。
几个孩子瞧着麻姑,都等着她说晚上做肉和精米给他们吃。
麻姑提着大丫递给她猪肉,浑浊的双眸变的湿润起来。
因着麻姑脸上的麻子太多,孩子们竟然看不清她脸颊上的泪水。
娘几个在灶房里闹哄哄的,在前屋的师婆摸索着走了过来。
“你们这是在干啥?是小七不行了吗?”
师婆双目失明,又刚午睡醒,没有听懂他们几人在院子里聒噪了啥?
“娘,不是小七,是九哥和大丫、二丫他们带回来了好东西,我们过年节有东西吃了!”
“是吗?好好好......”师婆饱经沧桑的脸颊展开了舒颜。
“麻姑,小七的病还没有好吗?”小奴关心的问。
麻姑无奈的摇摇头,轻叹一声:“唉,小七恐怕是留不住了!”
闻言,小奴心头一沉,想着才七岁的小丫头,本应该是活泼开朗的年纪。
却因为严重的咳疾折磨的不成样子。
“麻姑,晚上多做些肉,给弟弟妹妹们吃顿好的,我去小七屋子里去瞧瞧。”
“行,你去瞧瞧吧!”
四丫拉着二丫的手臂,吐字不清高兴的说道:“二姐,太好了我们有肉吃了。”
“是呀,大姐二姐你们东家真好,给了我们家这么多肉,我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多的肉!”
说话的是小三,他得的白驳病在这个时代,被誉为不洁会给人带来厄运的象征。
除了通身的白还算健全,可来到麻姑家这些年。
为了不引起,村里人的恐慌小三白天从没有走出过这个院子。
只有到了夜深人静,村里人都关上院门休息的时候。
小三才会把自己用黑色的麻布包裹起来,从屋后的竹林上山走走。
小奴来到小七躺着的简易的木床边,瞧着因咳嗽而呼气不畅,一张小脸被憋的通红的小七。
“咳咳咳,九哥......咳咳咳咳......你回来了?”
躺在床上的小七睁开眼,瞧着她喜欢的九哥回来了,病容的小脸硬着扯出一抹笑意。
“小七,不舒服就别说话,九哥把你抱起来。”
“嗯。”小七幸福的笑着,一双清澈的眸子中,却是含着泪。
小奴心疼的把床上的小人儿,小心的抱了起来,让小七的脑袋贴在他宽厚的肩膀上。
如此,患有咳疾的小七,便能呼吸通畅舒坦些。
“九哥,刚才三哥才把我放在床上,咳咳咳你去做工赚铜板,他有好好的在家照顾小七咳咳咳......”
轻拍小七的后背,给她顺气:“小七,你别说话了,九哥都知道的。”
小奴来到这个家那么久,把他们早已视作骨肉亲人。
他每天去作坊做工临出门前,都会和家里的小三、四丫交代一番。
他们两人身体算是好的,让他们帮着照顾一下家里。
8岁小五的患有心疾,比小七也好不到哪里去。
同样8岁的小六,和5岁的小八得了(软脚温)现在人叫小儿麻痹症。
小六病的严重,只能在床上躺着,小八倒是能在院子里爬着前行。
这样的一家子人,都不知这些年麻姑一个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把小七抱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小八也爬出了屋子。
“九哥。”小八穿着粗布麻衣,一身是灰尘清脆的唤道。
“小八,今晚有肉吃哦。”
小奴在院子里坐下,告诉小家伙这一好消息。
“九哥不能骗我。”小八稚嫩的说着,明显不相信的样子。
“你自己爬到灶房去瞧瞧。”
“嘿嘿嘿......”肩头上,传来小七笑声。
她知道九哥不会骗她,九哥说家里有肉吃,晚上他们一定能吃上满嘴是油的肉食。
小八爬过去时,麻姑正在腌着猪肉。
他好奇的爬到凳子上,瞧着麻姑的在干什么?
“别看了,你们九哥都说要给你们吃肉了,我还能都腌上,留了两块吃的。”
小八笑了:“我就知晓,麻姑最好了!”
忽然,小八感觉到身体腾空被人拎起。
“二姐,我错了,下次不贪玩去后院的竹林了。”
小八知晓自己偷跑出去玩,被二姐发现了。
把小八放在院子里,二丫生气的比划着,下次再偷跑出去玩就不给他洗衣裳了。
大丫和小奴在院子里,瞧着小八挨揍没有上前阻拦,反倒是看好戏一般。
便知,小八虽然患病,也是位淘气的孩子。
晚上,东倒西歪的摇摇欲坠的小院里,飘出了香气馋人的肉香,一家子孩子都翘首以盼,等着大丫喊开饭。
小奴在院子里,还抱着小七在怀里不舍的放下,如此小七便能呼气通畅些,没有那么难受。
孩子们拿回来的肉和精米,让过年节家里有了吃食,麻姑脸上的担忧一扫而去。
走到前院的香案边,点了三支香是拜了又拜。
心里对神明满是感激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