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北极熊国这一次派出的将领。
就是有北极熊国战神之称的朱可夫元帅。
至于小鬼子的指挥官则是分为几个阶段。
在战役前期,小松原道太郎。
即小鬼子关东军第23师团师团长,是诺门坎战争的实际挑起者。
他利用外草原地区马群越境事件主动请示并获准挑起对北极熊国的战争。
等到了战役的后期,
小鬼子的参谋本部组建了第六军,荻洲立兵被紧急调任第六军司令官,负责指挥诺门坎地区的作战。
第六军下辖小松原道太郎的第23师团和第8国境守备队等部队。
由于在诺门坎战役初期,小鬼子陆军参谋本部派遣了一支精锐部队前往诺门坎地区作战,但由于战场形势复杂,小鬼子在战斗中遭遇挫折。
为扭转战局,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决定派遣快正信本前往诺门坎地区担任实际指挥官。
此人到达后,深入分析战场形势,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利用地形优势,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取得了一系列战斗胜利,迫使北极熊国军队撤出诺门坎地区。
从兵力上来看,北极熊国和外草原地区的联军
兵力总数,约为10万余人。
其主要部队:包括第1集团军(辖第57师、第82师、第152师等),摩托化第36师,机械化第5旅,装甲第7旅、第8旅、第9旅,坦克第6旅、第11旅,空降第212旅,机枪第5旅,炮兵第185团,反坦克炮第37营、第85营,第63营、第66营、第150防空营等其他部队,以及蒙古骑兵第6师、骑兵第8师等。
武器装备方面,北极熊国军队拥有498辆坦克,346辆装甲车,542门大炮,515架飞机2。
至于小鬼子陆军,其在初期的兵力约为2.5万人,后增至约7.5万人。
主要部队:包括第23师团,第7师团第26联队、第28联队第2大队,第8国境警备队,关东军炮兵团(第3野战重炮兵旅团,下辖第1野战重炮兵联队、第7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第1炮兵侦察联队,穆棱重炮兵联队),第3、4战车联队,伪满洲军兴冈支队(第1坦克师团主力),伪满军队等。
武器装备方面,小鬼子陆军拥有约500门火炮,182辆坦克,300多架飞机。
北极熊国和外草原地区联军在兵力、坦克、装甲车和飞机数量上均占据优势,而小鬼子在火炮数量上略占优势,但坦克和飞机的质量和数量均不及北极熊国军队。
这种兵力对比最终导致了小鬼子在战役中的惨败。
当然!
对于北极熊国而言,也不算是巨大的胜利。
甚至是可以称得上惨胜。
要知道,在战斗期间,小鬼子的82门师属火炮只有3万发炮弹。
相比之下,虽然北极熊国军队前线到铁路之间距离有600公里,是小鬼子补给线的3倍,但是储备的炮弹达到了60万发,战争期间又补充了吨弹药,双方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而且在兵力,装备几乎是全面碾压小鬼子的情况下。
据北极熊国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
北极熊国军队死亡约7000人,失踪超过1000人,受伤约人,总计伤亡约人。
装备方面的损失:北极熊国军队损失坦克280多辆,装甲车90辆,战机207架。
至于小鬼子方面,鬼子陆军阵亡7696人,受伤8647人,失踪1021人,生病2350人,总计损失约人。
装备损失方面,小鬼子损失战车装甲车30多辆。
以绝对优势,打成这种战绩。
用苏长青的评价,那就是如果大夏国的德械师如果拥有北极熊国军队的装备,完全可以将东洋陆军给吊起来捶。
当然,苏长青也并不是看不起他的老友——朱可夫将军。
能在斯达琳同志的运动之后,率领被掏空的北极熊国军队取得惨胜的战绩。
已经算得上是把一手烂牌,打出了相应的效果。
毕竟无论是从芬蓝之战,还是日耳曼帝国陆军在初期闪击北极熊国来看。
朱可夫都算是能打的那一种,至于其他人?
跟纸糊的,也没有太大区别。
“朱可夫?”
“这个朱可夫将军,好像是你在北极熊国的时候,认识的同志。”
“还有,如果真如你的判断。”
“北极熊国的战斗力已经差到这种地步了,一旦东洋人真的决定北上的话。”
“对于北极熊国而言,绝不是什么好事。”
苏长青笑了笑,也不知道自己来到这方世界扇动的蝴蝶翅膀,会不会影响到小鬼子的决策。
否则!
小鬼子陆军和日耳曼帝国陆军,联手夹击北极熊国的话。
这头北极熊,还真得是喝上一壶。
“说句很多同志可能不太爱听的话,北极熊国的情况越是危急。”
“对于我们而言,未必不是什么好事。”
“再说,这些毛子这几百年来,蚕食了我们大夏国多少土地?”
“让他们受点教训,不是应该的嘛?”
“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
“北极熊国越是无力支撑,我们就越能开出价码,让他们将侵占我们大夏国的土地,还回来。”
“以我来看,最好是恢复到《尼布楚**》签订之前的疆域范围。”
听到苏长青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政委立刻朝着门外看了一眼。
要知道!
北极熊国的拥趸可不少,而且目前八路军和北极熊国的合作相对比较愉快。
即便是首长,对斯达琳派过来的一些人也是维持着关系。
而在长征之前,这些北极熊国背景非常深的家伙,更是差点将我党带入绝境。
政委可不想苏长青的这番话,被一些人给听了过去。
毕竟组织中,就有一些人对苏长青极为不满。
甚至公然声称要灭一灭苏长青身上的“匪气”,打一打苏长青的山头。
党和八路军,需要的不是带着“匪气”的将军。
尽管有首长顶着压力庇佑,但“祸从口出”这个道理。
政委还是懂的。
“长青!”
“慎言!”
“隔墙有耳!”
苏长青闻言,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多说什么。
“政委!”
“不管北极熊国和东洋人的这一战,是否会爆发,什么时候爆发。”
“这一战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个巨大的机会。”
“让斯达琳同志,见识到八路军战斗力的机会。”
“所以,我们的一些准备也应该加紧了。”
“有道理!”政委点了点头。
“最近以程嘉树等一众天才为首的专家,倒是在一些方面。”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没想到啊,在五台山。”
“我军竟然能够诞生这样的划时代武器装备,这还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呢!”
……